论语子张 《论语》初读——子张学干禄
《论语,为政第二,第18章》: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释疑]: 子张,姓颛(读专)孙名师,字子张,孔子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记载"少孔子四十八岁"。
干,求取之意。 禄,古代官吏的薪水叫俸禄,可以是土地钱粮等。 干禄,求取官职之意。 阙,缺,引申为放置在一边,"搁置"。 疑,名词,疑问,有所怀疑或困惑的地方。
寡,少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如同"山多石,少土"中的"多"和"少"的用法。 尤,过错。 殆,读带,本义是"危险",也有说法是通"疑"。 [意译]: 子张向老师请教求取官职的学问(如何找个好工作,如何找个薪水高的工作,加薪秘籍,职场通关攻略,公务员晋升大法云云)。
孔子说:"多听别人怎么说,搁置疑惑之处别乱说,其他没有疑惑自觉明白的事情也要谨慎地说,那么,你就很少会犯错。多看别人怎么做,搁置有危险的事不要做,其他自觉没有风险的事也要谨慎地做,那么,你就很少会有悔恨。
说话很少犯错,做事很少悔恨,俸禄就在其中啊。" [发微]: 看到这一段时,感受特别强烈,因为此时此地的感受是有了工作实践经历之后的感受,与大学校园里不同,与初出茅庐不同。
回想起师长父辈当年的种种教导,诸如"少说话,多干活","眼勤,手勤,脚勤","对老人儿要恭敬,多向老人儿学习"等等,还是孔子概括精当——慎言慎行。
按照年龄差,子张问这话时应该是二十偏上一点,我们大学毕业踏入社会的情形吧。看"禄"字,探讨的还是从政为官之道,不过官有百业,理解为现代的"工作"问题,也不为过。从孔子的教导看,"慎"的背后必定有"仁"的底线,有"礼"的节制,有"智"的发挥。
所以,不宜只理解为"少说少做"。换言之,孔子还是只给了一个纲——慎——至于如何"慎",又是学问。
对于初入职场者,抛开给人第一印象顾虑之外,保有一份谨慎谦虚,正视自己菜鸟身份,多看多听多问多学,然后谨慎实践,这应该是有利于自己的成长的。便是成长起来,能独当一面了,也还是有很多新问题新变化,总有不了解的地方,且向上行去必然成为新领域的新菜鸟,还是要从头来过。
所以,"多闻""多见"的背后包含着少说少做的意味,还有少装,少夸,少拍的种种变化。 进一步讲,"多闻多见"正合"见闻"二字,耳闻目睹者,正是学识经验。
那么,"多见""多闻"又有了博学的要求,原来其核心里有个凡事学习的观念。孔子的自我定位是"学不厌",就是学无止境,长久地学下去,不满足。用今天的观点,不就是"终身学习观"么?古人推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跨越时空与不同时代地域之先贤名达神交,走出家门国门遍访山川游学天下,皆是广博见闻之道。
再说"阙疑"之道,即是存疑。是"存","搁置",暂时放在一边,而非扔掉,也非"无视",更不是人间蒸发。
人的学习经验是"已知"之圆愈大,则与"未知世界"接壤之圆周愈大,方才醒悟"无知"更多。诸如向内人体之奥妙,向外宇宙之万方,向后生命之起源,向前人类之归宿。无论哪个方面,我们总会感觉到无力:已知太少。
于是,搁置疑问,择机探讨,则是一种需要,一种智慧。所以,别怕问题搁置在那,不是不解决,而是火候不到,学识不到,能力不到,领悟不到。举几例:东海油气开发、钓鱼岛问题、南海争端、台湾之回归等等,都在存疑——所谓"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为什么不可以一下子,彻底地解决?天不遂人愿,时机未到,谨慎的做法:存疑。 不知道子张领悟到多少,我们,则希望多多益善。而且,又何必局限于"干禄"呢?人生多种境遇,多可套用此法。 说一个经历: 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