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仁和郑洞国 林彪和陈明仁:抬着棺材决战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7年6月的四平之战,是陈明仁的巅峰之战,也是林彪的耻辱之战.据说,平时无话.喜怒不形于色的林彪,曾当着总部参谋的面,嘴里突然进出一句:"都说陈明仁是员虎将,我就不信这个邪,早晚要报这一箭之仇!"在解放战争中,陈明仁是林彪唯一没战胜的对手.从士兵到元帅,林彪所向披靡,战功赫赫,鲜有敌手.他指挥四野大军从零下40摄氏度的东北,打到了40摄氏度的海南.可黄埔师兄陈明仁曾让他吃了大亏. 蒋介石称林彪为"当代韩信" 1925年,堂兄林育英.林育南给正在黄埔军校担任教官的

1947年6月的四平之战,是陈明仁的巅峰之战,也是林彪的耻辱之战。据说,平时无话、喜怒不形于色的林彪,曾当着总部参谋的面,嘴里突然进出一句:“都说陈明仁是员虎将,我就不信这个邪,早晚要报这一箭之仇!”在解放战争中,陈明仁是林彪唯一没战胜的对手。

从士兵到元帅,林彪所向披靡,战功赫赫,鲜有敌手。他指挥四野大军从零下40摄氏度的东北,打到了40摄氏度的海南。可黄埔师兄陈明仁曾让他吃了大亏。 蒋介石称林彪为“当代韩信” 1925年,堂兄林育英、林育南给正在黄埔军校担任教官的好友恽代英、萧楚女写了一封介绍信,让18岁的林彪带着信前往报考已经闻名遐迩的黄埔军校。

林彪由此顺利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编入步科第2团第3连,开始了一个军人的起步。

林彪在军校期间,因文化课基础较好,人也勤奋,各科成绩考评均为“优良”。他喜欢研究战术,不好出演讲、集会等抛头露面的“风头”,因此深受教官赏识,同学们不无妒嫉地称他为“军校之鹰”。

在中山舰事件前夕,蒋介石与汪精卫争权夺势斗争激烈,这让他心里烦躁,于是上黄埔岛散散心,顺便视察岛上情况。恰巧,正逢第四期步科的学生上战术课,他没有惊动别人,悄悄地坐在了后面。 课题以前不久发生的惠州攻坚战为例,要求说一说这次战斗的取胜要素。

这一仗乃蒋介石亲自指挥,他当然最熟悉不过了,于是听得饶有兴趣。 轮到林彪上台了,只见他也不多言语,就开始在黑板上画起惠州地形图。他画得很投入,城郭民居、地势地貌、山川河流等,一一标示清楚。

用兵之道,在于谋定而后动。林彪已经凭着其天生的禀赋触摸到了战争艺术的精髓。蒋介石悄悄地走出教室,吩咐随行的人,下课后,让林彪去校长室见他。 这一次谈话,10多年后,蒋介石仍记得每一个细节,林彪看似一个不谙世事的学生娃,却是城府很深,惜语如金。

在以往与人的谈话中,蒋介石一向是多问少答,始终掌握着主动。这种方式与林彪则很难进行,对方从不多答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却是极得体、中听。

蒋介石心中有一股怪怪的感觉,年轻人本应该血气方刚、朝气蓬勃,很少有像林彪这样少年老成、稳重、有心机的。凭着直觉,他意识到坐在他面前的乃是难得一见之将才,但却很难驾驭,让人捉摸不透。

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想起了汉代名将韩信,此人才华若此,心术若此。当然,这种感觉也是随着以后对林彪的认识逐渐加深的。蒋介石与部下谈及林彪时,曾多次以韩信作过比喻。 周恩来向陈明仁举枪致礼 1925年1月,陈明仁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团见习排长,接连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东征等重大战役。

1925年10月,在第二次东征攻打惠州战役中,团长倒下去了,陈明仁带病冲锋在前,担任敢死队长。

他腰缠数枚手榴弹,手持驳壳枪,冒着炮火爬云梯攻上易守难攻的惠州城墙,将国民党旗帜插上城楼。远处的蒋介石通过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同时也记住了陈明仁这个名字。 惠州战役获胜后,蒋介石、周恩来、何应钦等人出席庆功仪式。

大会开始之后,蒋介石亲自发布口令:全体信号枪手鸣枪三响,全体司号员吹号三通,向陈明仁致敬。之后,蒋介石率三军将士带头高呼口号:“向陈明仁看齐!”呼完口号,蒋介石当场宣布晋升陈明仁为3营少校营长。

此后,蒋介石多次公开称赞陈明仁是“黄埔一期的一面旗帜”。陈明仁则凭借战功,屡屡升迁。 1949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见到陈明仁时曾说:“你还认识我吗?打惠州的时候,我还向你举枪致过敬哩。

” 陈明仁让林彪吃了亏 1948年辽沈战役全面胜利,败在林彪手下的黄埔校友摞成了一堆:黄埔一期的杜聿明、范汉杰、郑洞国、侯镜如;四期的同窗阙汉骞、潘裕昆、刘玉章、向凤武、沈向奎;五期的郑庭笈、六期的廖耀湘更是不在话下。

这场在东北大地上的黄埔同学会,成就了林彪和四野的赫赫威名。可他曾在吉林四平吃了个大亏。 1947年夏天,林彪指挥解放军向四平发起了进攻。四平是东三省的铁路枢纽,是个四通八达的咽喉要地,蒋介石特意把得意门生陈明仁派到了四平。

陈明仁一辈子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打仗,而且打起仗来不要命。抗战时,他带着71军,在滇缅公路重镇回龙山全歼日军,此役被毛泽东称为“战术杰作”。 蒋介石亲自给陈明仁写信,叮嘱他:“四平乃东北要地,如失守则东北难保矣!

”可带着一支仅有两万来人的溃军,去对付林彪的十几万大军,陈明仁胜算能有几何? 战前,陈明仁当众立下遗嘱,并抬出为自己准备的棺材示众,同时告诫全体官兵:守不住四平就只有死路一条。

林彪把四平围成了铁桶,并破天荒地动用数百门火炮,连轰了3天。3天后,林彪下令总攻,一场激烈的攻坚战全面展开。 但林彪没想到后续攻坚却遭遇了陈明仁部的顽强阻击,非但未能速战速决,反而陷入了逐房争夺的血腥巷战。

巷战第6天,解放军进攻陈明仁军部。陈明仁下令用吉普车堵死房门,用粮食袋当沙袋垒作工事,同时严令手持冲锋枪的督战队,凡有后退者扫射打死勿论,自己则坐在核心的地下室里,做好了殉国的准备。

似乎是天不灭“陈”,林彪在四平走了他在战场上极少有的一次“麦城”。因判断不明,林彪被陈明仁的顽强防守迷惑,竟错误地以为陈明仁兵马甚多,便分兵扫清四平外围,放弃了正面进攻,结果给了陈明仁喘息的机会,让他等到了援兵。

此时解放军如不撤退,将陷入两面作战的危险境地。林彪考虑再三,下令撤兵。四平又回到陈明仁手中。 此役,陈明仁部下伤亡约17000人,林彪手下亦损失13000余人。

后来,林彪手下的骁将如李天佑等,皆评价陈明仁“是员悍将,是头狮子”。 战后,林彪沉痛地说:“这是一场得不偿失的击溃战,我们总部要检讨。” 两年多后,毛泽东请陈明仁到家中作客,鼓励他继续带兵,并幽默地说:“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哟!

”陈明仁自感四平之战罪孽深重,连称不敢。这是后话。 林彪发誓报一箭之仇 据说,平时无话、喜怒不形于色的林彪,曾当着总部参谋的面,嘴里突然进出一句:“都说陈明仁是员虎将,我就不信这个邪,早晚要报这一箭之仇!

” 几个月后,林彪致电毛泽东,提议再次攻取四平。毛泽东回电:“如果能拿下四平的话,既可以控制东北的交通枢纽,扼住北满的门户,又对坚守北满、经略南满十分有利。你部将第71军引出四平,将其歼灭于外围应为上策。

” 林彪雪耻心切,并没有按照毛泽东的部署去做,还是决定攻坚。 1948年3月5日,经过充分的准备,林彪指挥麾下3个主力纵队,1个独立师和炮兵纵队包围了四平。总攻命令下达后,攻城部队足足用160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向喊内轰击了40分钟,然后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采用多路突破、向心攻击的战术,在23小时之内攻占四平。

而此时陈明仁早已因“纵兵抢粮”之罪被蒋介石免职,赋闲到了南京。

1949年8月,陈明仁率部在湖南起义,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在1949年的第一届政协会上,被蒋介石称为“创造了人世间的奇迹,不愧为难得将才”的陈明仁发言道:“我起义了,这既是对白崇禧实行兵谏,也是我对蒋介石的大义灭亲……记得我在黄埔的时候,蒋介石经常对我们说:‘我是革命的,实行三民主义的,我什么时候不革命,你们应该打倒我。

’我现在发现蒋介石不仅是不革命,简直是反革命,简直是人民公敌,我当然要打倒他。并且不但我要打倒他,凡是黄埔同学乃至全国人民都要起来打倒他。他是我们的校长,现在我便给他一个大义灭亲,我想蒋介石用不着怨恨我,应该去怨恨他自己。” (责编/陶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