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贵书法家排名 对话名家丨叶培贵:中小学书法教育怎样才是真正可持续的?
美术文化周刊:请谈谈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
叶培贵:中小学书法教育在近现代以来的教育体系中整体缺席时间偏长,因为废除私塾改用新学堂后,按照西方构架,学理上没有书法的位置,只有音乐、美术。当然,书法毕竟是我们传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民国和新中国建立之后,书法虽没有明确规定成为学科,但从局部看也一直没有中断,不过缺乏系统性,因而出现很多问题,如内容体系、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培养宗旨、师资准备等等,这不是一代人的问题,而是长期缺席造成的。
仅就师资问题而言,近些年高校书法教育蓬勃发展,但即使是师范院校的书法专业,培养目标也不都是中小学书法教师。
大学没有师资方向准备,中小学没有该学科定位,书法教研员也很少,其它教研员一般不会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再说教材,社会上有书法教材,但是没有稳定的课程设置来对应,到底怎么编,一直以来是各自为政的。
所以说,教育部2011年8月下发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之前,虽然不能说书法教育没有成绩,但也绝不能我们对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准备是充分的。
系统性欠缺,是新学堂课程设定以来就注定了的。没有政策支持时,很多学校也在认真做,但很难形成系统。教育部的举措,从政策层面弥补了缺失,这就使得我们有机会把各方面的努力汇聚起来,形成合力,弘扬传统文化。
2011年8月教育部编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打开了大门;2013年1月颁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从大的方面定位准确,值得肯定,应该为教育部大大的点个赞!2013年下半年教育部开始审定全国具有教材出版资质的80多家出版社的教材,经过评审确定其中11家为指定教材。
这些举措使中小学书法教育有纲可循、有理可据、纳入到统一有序的轨道上来,经过教育部审查就意味着提升了这门课的权威性,具有了国家课程的性质。
经过审查后的三到六年级书法教材纳入政府采购,意味书法课成为义务教育必修课。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教育部规定书法教材必须附带练习纸,这个要求为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减轻了书写材料的负担,有助于保障书法教育的全覆盖。
美术文化周刊:书法教材有了,师资哪来?
叶培贵:让教育部一夜之间变出千百万书法教师是不现实的,所以近几年来,书法师资问题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的焦点,教育部组织了大规模师资培训,基教司、师范司等都在行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全面推进。社会力量也在积极参与,如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等。
2014年中国书协启动“翰墨薪传”师资培训工程,中书协承担全部费用,联合12个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从重点中小学选拔培训书法老师,原计划每个省培养50名,却还是杯水车薪,有的地方书协自筹资金,将培训人数增加到100名,仍然满足不了需求。
中国文联将这个项目列入2015年重点公益项目,并协调联络了教育部以及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共同参与,中国书协组织专家编订了9册培训教材,免费发放。
2015年8月份,这项工作在全国铺开,引起了广泛关注。接受培训的老师,有的已经是专职书法老师,但更多的则是准备兼课的语文老师、美术老师、音乐老师等。专职教师需要提升,兼课教师更需培训。此外,各教材出版社也是一支重要的师资培训力量,如华文、北师大、湖南美术等。一方面使采用教材的老师深入熟悉教材,一方面通过培训领会教育部的精神。
可以说,现在的师资培训,已形成了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统领、中书协和文联等社会组织配合、各教材出版单位补充落实这样一个立体的机制。但师资培养培训是长期工程,一年根本不够,“翰墨薪传”的计划是5年,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这是目前最艰巨的事情。
近30年,高等书法教育蓬勃发展,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书法专业毕业生加入到中小学教师队伍,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师资问题早晚会解决,从而保证中小学书法教育持续发展下去。
附带说一个问题。对于中小学校来讲,还有一个困难是是教学场地。书法工具不是特别麻烦,但没有专门教室却可能影响到其它课程。
美术文化周刊:书法课会不会进入应试考试?
叶培贵:据我所知,书法不会作为应试考试的一科,但教育部发布的传统文化教育纲要中,要求小学生临摹毛笔字,将书法考核融入到相关科目中,所以书法知识有可能出现在语文、历史考试中。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素质教育方面有所提升,这一现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想长期坚持下去,除了政策不要轻易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者把这个事情做到位,让孩子真正从中受益。使全社会真正看到书法的功用。当然学习书法的目的不能过于现实功利,它是一个长期的养成教育,也许短期看不出有明显作用,但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是深远的。让社会各界认识到这一点,书法教育才是真正可持续的。
美术文化周刊:对书法教育工作者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叶培贵:我是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闯入者”,不敢说是“建议”和“期待”,只能说是一些粗浅的想法。领会教育部基本精神,不要拘泥于技术,认为就是纯写字,不要过早强化艺术,不要企图传播太深奥的文化概念。应当有机处理“作为基本书写技能”、“提高审美能力”以及“通过书写适度地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这三者之间的平衡,找到适合的度。
此外过早强调艺术性不好,因为艺术有多样性,甚至表面看来“很丑”的也可能是艺术的一种类型,过早强调艺术性会严重破坏孩子这个阶段的学习目标。
在关注书写技能提高的同时,进一步领会书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既不要矮化它,也不要神秘化。书法是在汉字书写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承载民族观念的艺术形式,要有技巧地把文化融入课堂,并在课外有所延伸。学校方面应给予配合,如教育设施、教师编制解决等,校园文化建设中多考虑书法元素。
对有志于长期从事书法教育的老师来讲,目前是非常好的机遇。中小学书法教育也是书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严格来讲,过去没有多少人有条件系统、深入、持续地进行研究,有关方面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现在不同了。十届全国书协讨论会有一篇获奖论文是《关于卧钩的写法》,就是杭州的一个基础教育老师研究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填补了空白。
可见这类研究正在引起重视。老师们努力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一方面优化自己的教学成果,一方面也可以变成科研成果,进而加入到书法的专业研究者队伍中,使这项工作慢慢变成自己人生的追求。我热切地期待着,在高层次书法展览和学术研讨活动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基层书法教育工作者活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