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借书的故事 钱钟书幽默吗
钱钟书 借书
钱钟书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一生创作了很多知名的作品。而钱钟书借书这一典故也和钱钟书的作品有关。那么钱钟书借书的典故具体是指什么呢?
钱钟书雕像
钱钟书借书的典故其实是出自于他的著名小说《围城》。钱钟书认为用借书这样的方式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他认为在七八十年代思想还比较古老的时候,表达爱情的方法很多都是通过精神上的交流进而进展成感情上的交流,而借书这一做法则是精神层次上的交流。男女之间通过借书可以交流知识,交流彼此的想法,进而延伸到各自的生活环境。
钱钟书认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还没有达到男女可以随便自由恋爱的程度,大多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又相对自由,所以男女之间相互产生情愫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也不乏自由恋爱者,但是他们之间即使有感情但也不能过多的表露,因为过多的表露会遭到当时社会的苛责,所以他们只能借由一些方式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感情,因此借书成了男女之间沟通的桥梁,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彼此的心意,维系彼此之间的感情。
所以说,钱钟书在他的作品《围城》中描写了男女一借一还的场景,实则是透过作品表达他对男女之间靠借书来维系感情这一做法的支持。钱钟书认为精神上的交流要远远的好于物质上的交流。
钱钟书的性格
钱钟书作为一位学者,性格中一定有着学者的风范。
钱钟书油画
钱钟书作为文人,钱钟书的性格中却有着一份坦率直白,他从不装腔作势。他敢说敢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钱钟书接受到了宴会的邀请,钱钟书毅然决然的拒绝了邀请,即便是江青点名邀请他也不去,有人给钱钟书编理由说自己身体不好,借着这个理由就不用去了,可钱钟书不行,他说我自己身体这么好,不用编,不想去就不去不需要任何理由。由此可以看出钱钟书的性格不仅是坦率而且还不会趋炎附势,他一贯坚持自己的想法,即便是得罪他人,也不会违背自己的意愿。钱钟书的性格出来坦率直白,还有乐观积极的性格,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钱钟书也被批斗,在这段时间中,钱钟书遭受着各种折磨,外在的表现有剃光头,其他的一些文人感觉这是很大的耻辱,然而钱钟书却乐观的说我想剃光头的愿望终于有人帮我完成了。在同一件事件上钱钟书的反应表现出来了他遇到困难仍然乐观的精神性格。
因为钱钟书的对文学颇有研究,在当时也是文化界的名人,因为电视要采访名人,钱钟书也是其中一位,可钱钟书拒绝了这个要求,即便是给他钱,他也不接受。可见钱钟书有一种不贪图名利,淡薄的性格。钱钟书在写作时候真的是一丝不苟,每一个细节他都会仔细查阅,可见钱钟书的性格还是十分谨慎的。
钱钟书幽默
钱钟书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接受过媒体的访问,所以会自然地给人一种神秘、高不可攀的感觉,但其实这位被称为‘文化昆仑’的学者是很有幽默感的,只不过钱钟书幽默和别人不一样。
钱钟书照片
钱钟书对于幽默的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幽默最多只是一种脾气,一个人幽默与否并不能以他能不能将身边的人逗笑为基准,在钱钟书看来,幽默其实就是‘躬身自嘲’,钱钟书的幽默并不只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他幽默的了解更多的则是在他的书里,一部《围城》,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最幽默的小说之一,但是这种幽默并不是让人哈哈大笑的那种,反而是让人看见后引起一些思考,之后才淡淡一笑,这种带有些微的嘲讽,却又让人忍不住弯起唇角的就是钱钟书表达幽默的方法,除了这部著名的《围城》之外,其实还有很多相较而言并不是特别著名但也特别幽默的语句,也在透露着钱钟书对幽默的那种独特表达,如《猫》中对李太太对丈夫的态度和表达,《说笑》中钱钟书对笑的理解,《论快乐》中钱钟书对快乐在人生中的作用等等,虽然这种句子在其中并不非常普遍,但是却让人印象十分深刻,而这些书在显露钱钟书强大记忆力和语言组织力的同时,也可以让人从侧面了解到,钱钟书并不像外界传闻的那样严肃,或者说他只是一位对国文、史学很有兴趣的学者而已。
不管是钱钟书对幽默的理解,还是他对幽默的表达,在中国文学的表达中都是很特别的,而这种特别的幽默,贯穿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