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权高温段子 朱广权告诉你国家级段子手是个什么段位?
炎炎夏日,除了空调冰饮西瓜,还有段子手可以给人带来快意,继“地球不爆炸”后,央视新闻主播朱广权凭着“撒葱花”又又双叒叕火了……
小伙伴儿们,我只想告诉你们,热不仅仅是今天的事儿,明天后天大后天都是热情似火的艳阳天,原本想空调WiFi西瓜,却热得差不多能出锅撒把葱花。
在之后的节目和微博里,吐槽高温更是上了瘾…
来看这张中国最高温预报图吧,可以说是红红火火,热得人是恍恍惚惚。
受高温天气的影响,山西运城盐湖呈现出七彩色,宛如一个“七色调色盘”,这是高温要给你一点颜色看看。
而他喊冷也很好玩,冷的,冷的,全是冷的~
最著名的还是朱广权的春节单口相声集,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没有四季,只有两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换台就是淡季。
地球要爆炸,我们做突发;宇宙要重启,我们直播新媒体;风里雨里岁月里,我们永远守候你。没有4G,还有wifi,用你手机流量,点我一生明亮。用你余生电费,续我一世旺季。
这…这真的不是看了假央视?他还正儿八经送上一副对联…
至于他和手语老师的爱恨情仇,更是网友们关心的焦点…比如,强迫手语老师撒葱花……
《鬼怪》盛行时,呼吁网友们给手语老师插剑…
还让翻译各种绕口、哲学、抽象题……
当他玩绕口令时,网友也立马想到手语翻译…
折腾手语老师还不够,朱广权还喜欢给网友出各种烧脑题,居然还压中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上下滑动,语数外物做起来)
有时更让人觉得喊麦、打碟才是他的本行…(上下滑动,freestyle嗨起来)
他又是一个篆刻好手,微博头像也是自己刻的印章…(上下滑动,艺术修养提起来)
他的迷妹无处不在,电视剧、网吧、路边、手术台…(上下滑动,共同关注看起来)
不知不觉,押韵诗也成了衡量忠粉的必要手艺…(上下滑动,押韵段子编起来)
虽然朱广权在节目里时不时说着段子打着趣,但和这种style联系在一块的另一个关键词却是“一本正经”。事实上,“相声好青年”朱广权早在2013年就以“淡定哥”的身份火了一把。
当时《共同关注》正在直播,一名工作人员乱入其中,收走了朱广权面前的一个话筒,并在桌旁整理文件,期间还瞄了他两眼。虽然全程不到5秒钟,但朱广权一直神色淡定,视若无睹,正常播报,让人们感慨其专业敬业。
今年的春节报道和近日的“撒葱花”,让人们发现了朱广权作为“国家级段子手”的能力,称其为“主播界的泥石流”,而人们对其的关注和褒奖其实离不开两方面的讨论。
第一个方面,源于人们对“央视新闻主播”的刻板印象。在很多人看来,这个身份意味着严肃、正统、不苟言笑、无法亲近。有趣的是,网上的“央视直播失误爆笑合集”却深得人们的欢心。人们或许出于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视央视为高不可攀的权威,有心找茬;另一方面,却又包容这些错误,甚至因此增加了好感。
在这些播出事故中,主播们无意识的自我袒露,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哈欠、口误、忘词…出其不意的窘况,在带来戏剧性趣味的同时,让人们感受到人性化的坦诚。相比“高大全”的零失误,偶尔的小错让人们觉得亲切可信。
网友们热衷于想象手语老师的内心戏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知晓他的困境,让平面单薄的人有了情绪,也有了活力和真实感。
人们对央视主播又有哪些期待呢?近年来出现的央视实习主播就带来了一波话题热,相比小鲜肉们的盛世美颜,人们更喜欢的或许就是他们身上的新鲜活力。而重大报道敢用新人,更是央视鲜活生命力的体现,“能给新人机会”更向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信号。
这些年轻的实习主播们或许还残留着些许青涩的校园气息,但他们和老将同台播报不输气场。而下了班,他们又和普通大学生一样挤地铁,住宿舍,具备着一种朴实而又积极的力量。
(1991年的王音棋与朱广权播报交接)
人们也喜欢个性特色鲜明的主播,人们对白岩松里约奥运期间“西红柿炒鸡蛋”的段子耳熟能详,人们知道康辉最不喜欢别人说他像小松鼠,人们发现文静和朱广权搭配就会讲三句半……知著君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近年来,新闻主播向综艺娱乐转型往往带来令人惊艳的化学反应,为爱鼓掌的撒贝宁,招黑体质的张绍刚,污力满满的马东…
脱去新闻主播的外衣,他们似乎得到了天性的解放,前后的反差加上网络环境的变化,他们从实力派一下成了炙手可热的偶像派。而他们多年来的新闻从业经验又让他们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开辟新颖的视角,在嬉笑怒骂间完成价值观引导,赋予节目独特的风格和品质。
观众为什么会期待段子手、错误集、小鲜肉、老司机?有人说他们“放飞自我”,有人说他们“接地气”,知著君觉得,因为他们有情绪,才会有活力、亲和力、真实感。虽不至于要主播们撒泼打滚求恩宠,但若他们能以合适的方式将平日里的趣味、生活气向电视机前的人们透露一点点,人们便觉得“哦!这是个人在说话”。
朱广权将这种段子视为一种温度,他说他们至少坚持了6年,在他看来“新闻确实更严肃,但是你可以高,不能冷”。而从他的押韵、三句半、绕口令等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放下的身段。
我们熟知的诸如评书、快板、相声这类民间底层的言辞艺术,有着一套不同于精英阶层的百姓话语体系,语言通俗易懂,擅于调动情绪,能够和普通的平民百姓打成一片…如同近来兴起的喊麦,虽不免有些俗气,但却琅琅上口,易于传唱,为人们喜爱。
同样要进行口齿训练的新闻主播却似乎走的是另一个路子,不同于说学逗唱的相声快板,依附于文字的新闻很早就对传播者和受众提出了文化上的要求,受篇幅影响,语言也较为提炼。大众媒体出现后,新闻主播由文字记者转化而来,受时长版面的限制,也依然注重播报硬新闻,不同于注重互动的相声评书,更是一种相对严肃的单向传播。以至于《南京零距离》出现时,孟非的口播新闻让人们倍感新鲜有趣,感慨新闻原来可以这样播。
遵从民间语言习惯的朱广权,他的走红自是情理之中。更为棒棒的是,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和一些同事创办了公益性质的微信公众号“星艺雅集”,在这个原创音频公号中,他讲水浒传,康辉说戏,文静说剧……将这种朴实的、通俗且有趣味性的表达发扬光大。
但如果仅仅将朱广权的成功归结于段子,又不免看轻了他。节目里那些看似“表决心”“表衷心”的话,又确实出自他的真心,牢记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做权威而不高冷的新闻,放下身段,做有温度的新闻,更是一个良心的承诺。
文章的最后,知著君想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的创办人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对电视语态的阐述收尾:“要尝试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拆除媒介和观众之间的界限和戒备,使新闻的传播与接收能有角色认同和情感互动的愉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