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自信心态下 孔令辉事件也许“没什么大不了”

2018-0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孔令辉 资料图 近日,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前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现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孔令辉,被新加坡某赌场起诉,要求归还其欠下的250多
孔令辉 资料图

近日,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前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现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孔令辉,被新加坡某赌场起诉,要求归还其欠下的250多万港元的赌债。 孔令辉作为当事人,于当晚在微博上作出了声明,要点有四:第一,自己出国是经过组织批准的。第二,自己没有参与赌博,只是帮助赌博的亲友取了筹码并留下了 私人信息。第三,对亲友的债务纠纷不知情,且已经催促欠债的人尽快站出来澄清此事,为自己消除影响。第四,世乒赛期间,自己会继续带队打好比赛。中国乒乓 球协会于稍晚做出了回应,决定暂停孔令辉中国女乒主教练职务,并要求其立刻回国接受调查和处理。

无论事情接下来走向如何,孔令辉进了赌场,取了筹码,这是在双方的描述中都承认的事实。孔令辉身份并不单一,作为国家干部,理应对自己更加 严格要求;作为明星,时刻都处于聚光灯下;作为教练员,肩负着培养下一代运动员的职责,因此其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无论有怎样的理由,他都不应该进赌场 ——毕竟瓜田李下的,进去了究竟赌没赌,容易说不清。然而评价一个行为,如果抛开了当时的环境和行为的当事人,或者仅仅止于“就事论事”的态度,就很难看 清行为的本质。基于这样的想法,不妨试着分析这件事背后的因素。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于专业运动员的培养倾注大量心血,在主抓训练的同时也注重对运动员文化知识的教育,坚持两条腿走路。但由于体育圈中 一直存在的“以成绩论英雄”的氛围,文化教育就处在了比较尴尬的地位,先出成绩再进修知识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至于道德教育,除了必须强调的职业道德以 外,其他品德在成绩面前多少显得有点苍白无力。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男子花剑队在决赛中因为对手耳朵流血而没有继续发起进攻,最终遗憾摘银。国内舆 论除了惋惜,不理解甚至批评的声音也并不少,背后的导向可见一斑——“成绩”没有,其他一切休提。

现实也似乎的确如此。一旦运动员取得了好成绩,代言、访谈、演戏等各种各样的邀约就会不请自来,让人应接不暇。一直埋头苦练默默无闻的运动 员突然“红了”,成了明星,这种身份上的突然转换所带来的心理“失重”,必然会有个适应的过程。如果因为这些影响了成绩倒还好说,通过劝服也好管制也罢, 总能进行调整。可是心理产生了变化,由于其隐私性与隐蔽性,我不说你不知,就很难进行有效的干预。再加上“唯成绩论”让道德教育靠边站,当诱惑纷至沓来 时,所面临的道德困惑与普通人相比要猛烈的多,道德失范行为也就见怪不怪了。

“唯成绩论”是不是看上去有点眼熟?此前“唯GDP论”也是如出一辙,它促使极少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在他们眼中,只要有GDP,其他都可以靠边站。

这些种种,虽然目前仍能零星看到,旧时“唯XX”论的回响,但过去的,必将逐渐湮灭。取而代之的新观念,才是未来的主角。

孔令辉事情一经曝光,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热议。网友们有支持的、反对的、观望的、感慨惋惜的、借题发挥的,还有无所谓的——各种声音汇聚在舆 论场中,似乎没有哪种观点一定能压倒其他看法。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一种看法,似乎都没有把这件事与国家形象联系在一起。仅从这个角度看,笔者认为就值得 点个赞。从汉城奥运会李宁痛失金牌后回国遭受的指责谩骂,到里约奥运首日无金的理性看待,再到柯洁此次三盘皆负后网友能够看到这是“计算机与人类的双 赢”,人们已不再把小小的奖牌与民族荣耀必然挂钩,大国自信心态在一点点渗透至整个舆论场。

我们越来越理性去看待成败,真正把国家的荣辱与奖牌的多少分开。民族的自尊心与自豪感再也不需要几块奖牌和几个“代表国家形象”的运动员去 支撑,体育精神也从一个有点陌生的名词变得越来越生动起来。当全民健身成为全民健康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谁还会把一个运动员个人的行为与整个国家的体育形 象联系起来呢。孔令辉事件也是如此,在事情没有进一步查明之前,舆论场没有把事件上纲上线到国家层面上,多种声音的出现折射出了国民心态的日趋成熟。这蕴 含着国民强大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又时时刻刻反映着强国的气魄。从这个角度上看,孔令辉出事所带来的似乎也不全是消极影响。

当然,就孔令辉事件而言,我们希望这其实只是个误会。但即便事情是真的,可能对于网民而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这“没什么大不了”,才是真正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