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要对英女王说再见
新总理陆克文是坚定的共和主义者,他说澳国需要自己的国家元首
澳大利亚要对英女王说再见
"我们将再次听取人民的意见,我们目前还没有确定全民公决的时间,我认为我们不会花费太长的时间来选择一个真正的澳大利亚人当国家领袖,这个时刻终会到来!”11月25日,刚刚当选澳大利亚总理的陆克文(KevinRudd)庄重承诺,澳大利亚将举行全民公决,决定是否不再尊奉英国女王为澳大利亚国家元首。
这位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前外交官在大选期间曾经深情地这样说:“澳大利亚已经是时候推选自己的国家元首了,我们已经为此等待了太久太久。”
要女王还是要共和?一直以来这都是澳大利亚的焦点问题。在历史的记忆中,我们曾多次听到过“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呼声。澳大利亚人虽没直接打出类似的旗号,但他们更愿意用行动表明他们的选择:组织全民公投,让大家自己决定谁是国家元首。
2006年3月1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结束对澳大利亚的访问后登机回国。此行被人们看做是这位名义上的澳大利亚国家元首对这个昔日臣属国的最后一次正式访问。
走向共和:等待了太久太久
澳大利亚之所以奉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实行君主制,是有历史渊源的。18世纪末,号称“日不落”的英国开始在南半球这片大陆殖民。1900年,英国议会通过《澳大利亚联邦宪法》和《不列颠自治领条例》。次年澳大利亚各殖民区改为州,组成澳大利亚联邦,成为宗主国英国的一个自治领。
1931年,面对两次世界大战间高涨的民族独立运动,已经日薄西山的英国议会无奈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亚获得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成为英联邦中的一个独立国家,但仍实行君主制。自此以后,澳大利亚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英王,英王任命总督为其代表,但总督实际上不干预政府的运作。
1986年,英国女王在澳大利亚签署了《与澳大利亚关系法》。此后,澳大利亚最高法院享有终审权,终止了英国议会和政府对澳大利亚各州的权力,英国法律对澳大利亚不再有效。澳大利亚的联邦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英国女王、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英国女王仍为澳大利亚国家元首。
梳理百年来的英澳关系可以看出,曾经雄霸天下的英国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已日渐式微,现在只剩英联邦这根脆弱的纽带从历史深处维系着两国的“特殊关系”。但目前,澳大利亚人甚至连这个供在头顶上、没有任何实权的虚位国家元首也觉得烦了。
新当选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是一名坚定的共和主义者。大选期间他就曾承诺,如果当选总理,将就是否保留英女王作为澳大利亚国家元首举行全民公投。陆克文在大选期间曾深情地说:“我们打算再次同民众商议,我认为,澳大利亚已经是时候推选自己的国家元首了,我们已经为此等待了太久太久。”
全民公决:投票决定女王去留
在历史的记忆中,我们曾多次听到过类似“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呼声。这次虽没直接打出类似的旗号,但澳大利亚人更愿意用行动表明他们的选择:组织一次全民公投,让大家自己决定谁是国家元首。
其实,澳大利亚前些年就曾搞过一次针对英国女王的投票。霍华德在任期间,曾于1999年就女王去留问题暨是否废除君主立宪制举行过一次全民公投,但投票最后结果显示,选民中反对者占54.6%,赞成者占45.4%,多数人仍要求继续保持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在澳大利亚的元首地位,且赞成共和的仅在维多利亚州和首都地区获得多数,直接赞成实行共和制的人更是只有不到5%,而多数人要求继续保持英女王在澳的元首地位。
澳总理霍华德就此通过发言人宣布,该国公民显然拒绝了建立共和国的提议。澳大利亚仍然维持以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的君主立宪制。
而对于澳大利亚这种对女王怀有二心的做法,英国方面只能听天由命地表示,澳大利亚是否废除君主立宪制只能通过投票来决定。而作为第一当事人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000年访问澳大利亚时也坦言,这是澳大利亚人的事情,将由澳大利亚人通过民主与宪法手段来决定这个问题,而不是用其他方式。
她说:“对于澳大利亚君主联邦制的未来,我一贯坚持应当由澳大利亚民众决定,通过民主修宪实现。而在此之前,我将继续按照宪法,忠诚地履行我作为澳大利亚国家元首的职责。如我过去48年一样,我将尽力做好此事。继续关心澳大利亚以及全体澳大利亚人民利益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权力,也是我很乐意做的一件事。”
在上次选举中,澳大利亚的君主制涉险过关,但也留下了一些隐患。有批评者称,那次选举受到支持君主立宪派的操纵,因为公投只给选民提供了一种选择,即由澳大利亚议会而非澳大利亚民众直接选举总统。但如果陆克文发动全民公投,留给澳大利亚选民的选择空间可能会更多。外界预计,公投可能会在2010年与下次大选同时举行。
从目前情况来看,澳大利亚“废掉”英女王另立元首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支持共和制的不仅是新任总理陆克文,还有反对党领袖。根据2007年1月澳大利亚媒体做出的民意调查结果,目前有45%的澳大利亚民众拥护共和制,36%的民众赞成继续维持君主立宪制,19%的民众没有表态。
“去女王化”:从女王生日着手
虽然对英国女王的去留公投尚需时日,但一些逐渐消除女王在澳大利亚影响的建议和措施却已纷纷出台,似乎将为以后的投票奠定基础。
比如澳大利亚一些共和派政治人物建议,最好将英国女王的生日从澳大利亚节假日表中取消,而把墨尔本杯赛马比赛定为假期作为平衡。
澳大利亚共和派知名人士保罗·塔利表示,对大多数澳大利亚人而言,6月14日庆祝女王生日只是个放假的借口而已,“但这不过是另一个不合时代潮流的假期”。不仅如此,塔利还认为,由于女王生日假期前后已有很多假期,其中包括复活节、劳动节等等。相较之下,女王生日这天要冷清许多。
澳大利亚每年都会庆祝国庆、劳动节,这些节日都有非常隆重的庆祝仪式,但一直却没有组织什么活动来庆祝伊丽莎白女王的生日。塔利认为,公开确认墨尔本杯日为全国公共假期能打破后半年中没有公共假期的常规,澳大利亚人应该更愿意在圣诞节几周前有个公共假期。
墨尔本杯赛马比赛在每年11月第一个星期二举行,这个赛马活动在澳大利亚是一项传统的盛大赛事。这一天,澳大利亚人会有半天假期,收看比赛并举行庆祝活动。共和派人士认为,与庆祝女王生日相比,墨尔本杯有助于培养澳大利亚人的民族骄傲。
如果说取消女王生日尚待讨论,但将女王头像从澳币上换下来却早已实现。货币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之一,上面印着的人物通常是国家政要或民族骄傲。而在纪念澳大利亚联邦成立100周年时,澳大利亚中央银行曾决定,在发行的新版5元纸币上,不再使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头像。
澳央行表示,由于旧版纸币依然正常流通,所以没必要在新版纸币上继续印制女王的头像。而作为女王的“接班人”,新纸币上出现的人物形象是倡导澳大利亚联邦制的先驱、被称为“联邦之父”的亨利·帕克斯爵士。
帕克斯在澳大利亚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1815年出生于英国,1839年移民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曾做过记者,经过商,后来从政,1872年到1891年期间五次连任新南威尔士州总理,当年曾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殖民地时期澳洲最具威望的政客”。
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他积极倡导澳大利亚联邦的成立并在其建立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用“联邦之父”代替英联邦的国家元首英国女王,澳大利亚央行的这一决定大有深意。
澳拒绝英王子当总督
陆克文说“出口”王妃比“进口”王子好得多
“我本有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这也许是英国王室对澳大利亚态度的真实写照。
虽然澳大利亚几次三番想“炒掉”英国女王,可英国王室一直对这块盛产袋鼠的大陆青睐有加。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前后15次访问澳大利亚,是英联邦中访问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她的儿孙查尔斯王储和威廉王子都曾想当澳大利亚总督,可惜均遭澳方拒绝。
澳大利亚宪法规定,总督代表英国女王行使澳大利亚国家元首的权力。根据这一职务多年演变形成的惯例,澳大利亚总督还可以在澳各地广泛游猎和参观,出任各种慈善、文化、教育、职业和体育等组织的保护人,主持和参加事关国家大事的各种会议等等。
总督是女王在澳大利亚的代表,由女王根据澳大利亚总理的建议做出任命。在澳大利亚独立之前,其总督一律都是由来自英国的贵族担任。独立后,虽然总督中开始出现了澳大利亚本地人,但也有不少仍来自英国,比如1945年,已故国王的第三个儿子亨利·弗雷德里克王子就出任过澳大利亚总督。
在上世纪80年代,英国女王提议查尔斯王储出任澳大利亚总督,结果遭到当时澳大利亚工党政府总理霍克的回绝。霍克表示,澳大利亚有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如果再让其儿子出任总督,澳大利亚人会觉得这种“双重”王室统治的味道不好受。
澳大利亚人的态度很坚决,可没想到英国人也很执着。近20年后,查尔斯的儿子威廉王子又在澳大利亚碰了一鼻子灰。
今年夏天,坊间传出消息说现年25岁的威廉王子很想出任澳大利亚总督一职。得知此事后,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和他的前任一样坚决地对英国王室出任这一职位表示反对,他坚持澳总督这一职位理应由澳大利亚公民来担任。
当时反对党工党在这件事上也出奇地与霍华德达成了一致。工党领袖陆克文说,如果威廉王子入住堪培拉的总督府,那里就只有宴会和派对了。陆克文还颇有几分揶揄地说,澳大利亚再“出口”一些像玛丽王妃那样的王室贵族要比“进口”威廉王子这样的王室贵族好得多。2004年,澳大利亚女子玛丽嫁给丹麦王储弗雷德里克成为王妃。陆克文说他相信有许多澳大利亚人都可以胜任澳国总督的工作。
背景链接:
白人到来使澳原居民人口从百万减至数万
英女王不道歉澳土著很失望
在英王是否继续担任澳大利亚国家元首问题上,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族群立场鲜明地持否定意见。之所以坚决反对,是因为他们背负着太多祖辈的沉重。
澳大利亚著名历史学家克拉克说过:“迄今为止,澳大利亚有两种文化,一种是土著居民的文化,另一种是欧洲人的文化。”欧洲人书写澳洲文明史时,喜欢用1768年有英国库克船长“发现”了澳大利亚,并宣布那里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作为故事开端,但其实早在两万多年以前,就有先民通过东南亚抵达这块神奇的大陆,并发展了独立的文明。
在欧洲人到达之前,土著人分散居住在澳大利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数百个不同部落讲截然不同的土著语言。在不同地区,他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宗教和文化传统。澳大利亚土著人善于适应环境,富于创造性,掌握简朴而很有效的技术。同时,他们有复杂的社会体系,以及高度发展的神灵传统。
但西方人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他们带有傲慢的坚船利炮轻易地抹平了土著人的村庄,他们怀有偏见的话语霸权不屑地隐去了曾辉煌的文明。白人来到澳大利亚之前,当地的土著人有100万,到1933年左右的时候,当地的原居民只剩下大约7万人。
有时数字是无情的,但给土著人公平、公正的待遇,改正历史上的错误,已成为澳大利亚民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了澳政坛辩论的主题。因而,作为国家元首的女王理应对土著问题表态,以敦促政府尽早向土著人说一声“对不起”,推进澳民族和解进程。
有政治家向女王要求,英国政府应对澳的土著人道歉,因为英国是澳的宗主国,女王是国家元首。17世纪,英国人来到澳洲大陆,宣布这片土地是无人居住的,完全否认了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的土著人,现在这种说法已被证明是错误的,错了就要改,民族和解内容之一就是要改正历史书中错误的地方。
但英国女王在几次访澳期间并没有“顺应民意”,虽也有意安排对土著人进行亲善访问,会见了土著人领袖,但是她仅在到时表示,社会的公正就是要让所有的人都享受繁荣,不幸的事实是许多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人正面对困境,一些边远地区更加落后。
她接着话语一转又说,澳政府正在想方设法找到让所有澳人都享受繁荣的途径,但需要全社会所有成员的耐心、决心和友善。女王还通过发言人答复说,对历史上的错误道歉显然是内政,这件事最好还是由澳政府当局来做。
对女王吝于道歉,甚至有些推卸责任的做法,澳大利亚土著人十分不满。土著人团体举行了多次示威游行,要求女王道歉。澳土著人和解委员会主席斯科特评论说,女王对她应负的责任一推了之,她忘了她还是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人们对女王已经很失望。
这张2005年12月21日拍摄的照片显示的是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威尔兰德拉湖附近的干涸湖底上的脚印。据当地科学家说,这些脚印是原住居民于距今约两万年前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