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孩子找到了吗 拉萧红辫子的那个孩子走了
但海婴却寂寞了。得亏海婴6岁时,来了个可以让他拉拉辫子,能跟着他下楼到天井里莳弄花草、讲讲故事的萧红。这是1935年初,海婴不寂寞了。1935年的萧红,在鲁迅大力鼎助下,“奴隶”三个,群体挺起,《生死场》待出,后来集结在《牛车上》、《商市街》、《桥》诸集中的篇章已经遍布于《中学生》、《文学》、《文丛》、《太白》、《作家》等文坛名刊上,此起彼伏。
此时的萧红已经立足上海,有了名气,生活也有所改善。然而她在精神世界里的感情生活上却发生了危机,寂寞、孤独、消沉时时袭来,把她推向大陆新村,25岁的萧红和6岁的海婴都找到了不再孤寂的瞬间……
有一天约好我去包饺子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的酸菜和用绞肉机绞的牛肉。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上包起来。海婴公子围着闹得起劲,一会他把圆饼的面拿去了,他说做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看它;转身他又做了一只小鸟,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萧红)
饺子煮好,传唤二楼的下来,鲁迅与朋友们笑得开心,吃得舒心。但是处在创作盛期的女作家,与不懂事的小於菟之间是不通人情冷暖的,只是大的哄小的。难忍心灵孤寂的萧红,终于无奈地离别恩师、离别关怀她温暖的许广平,孤身一人去了日本。不久,鲁迅逝世;不久,萧红从日本回来,与萧军在许广平和海婴的陪同下,留影于初葬在万国公墓的鲁迅墓前……
别了鲁迅,别了上海,别了紧挨着母亲的海婴。那是1936年末。现在,2011年4月7日,海婴也走了,他在天堂里能拉得着萧红的辫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