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陈素珍 豫剧大师陈素真之《三上轿》早期唱段赏析(1936年百代唱片 配唱词)
《三上轿》是陈素真小时候在杞县就学会的戏,把一出别人很少唱的"送客戏",唱成了"留客戏",进而唱成了压大轴戏,十五六岁的大姑娘就一下子红了起来。
1936年陈素真灌制了十张唱片,《三上轿》四片,《霄壤恨》两片,《义烈风》一片,《柳绿云》一片,《涤耻血》一片,《三上关》和《春秋配》一片。其中《三上轿》就占了四张,足以说明当年这出戏在她演出剧目中的地位。
陈素真的《三上轿》,能够唱红的原因是她在戏中创造的新腔。她在回忆录中写道:"……于是我就又琢磨起来了。心里苦思苦想,口里不住地哼唱,在《三上轿》原腔的基础上,我这么唱唱,那么哼哼,左唱右唱,瞎哼胡哼,去厕所也唱,睡梦里也哼,就这样入迷似地哼来唱去的。
痴诚感动了上帝,上帝赐给我一套从前没有过的新唱腔。内中的快二八连板的末一句转慢二八,词是:‘俺举家讲不尽离别话,小媒婆不住来催我,开言来叫媒婆,李奶奶有话对你说。
你把那翡翠珠冠来转过。’这五句是快唱连板,下句转慢,词是:‘崔家女哭哭啼啼我把这孝衣脱,无计奈何,我换上紫罗。’这一句我可费了大劲了,因我想把这句戏唱得更精,更奇,更出色。
我怎么哼也哼不出来我满意的新腔。不料我在梦里忽然哼出来日间没有想到的新唱腔,一哼出,我就醒了,一醒,即接连不断地哼。天一明,我就去给庄王爷磕头道谢,我认为是庄王爷在梦中教我的新唱腔。"
陈素真的《三上轿》成为她早年的成名作。当年开封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卖了牲口卖了套,也要看看狗妞(陈的小名)的《三上轿》"可见这出戏火的程度。
当年名流都对传说中的戏做出极高评论。郑剑西在《从民间艺术谈到河南戏剧》一文中说:"河南梆剧除省会陈素真外,其他都有村气扑人。"苏筠仙则说:"陈素真完全脱离了粗俗村陋的表情,眉的一皱,头的一垂,身的一侧,颐的一解,袖的一拂,俱有来历。
"邹少和更在《豫剧考略》一书中指出:"陈素真者为坤伶之翘楚,珠喉玉貌,举止娴雅,能造新音,尤工表演,一时以豫剧中之梅兰芳视之。"这些都为陈素真造势,为她被评为"豫剧皇后"、"河南梅兰芳"奠定了舆论基础。
对于她灌制的唱片,她本人也不满意。这里引用陈素真先生自传中一段文字:"待唱片出来,我一听,眼泪滚滚落下。‘这是我唱的吗?’我问樊先生。他说:‘你在台上若是唱成这样,台下还能那样鼓掌喝彩吗?’我说:‘我退钱,请你们告诉百代公司,千万别再出了,太难听了。
……怎么会唱得如此平淡无味呢?’……"
据陈素真在回忆录中讲,她为灌制唱片,"用说话的本嗓练那个要命的三分钟给练坏的"。从此她的嗓音失润,就很少演《三上轿》了。
尽管如此,但毕竟是豫剧第一批唱片,记录了陈素真那时豫剧旦角的演唱风格。其中《三上轿》唱片共四张,每张两面,两面六分钟,不能多,也不能少,这样算来总共二十四分钟。下面录音只有十九分半钟(见下面录音),是制作音频者在从唱片录制成音频时有所删减,还是加快了速度?
小宝过去也曾想把这十九分半钟的录音唱词全部一字一句记录下来,再上传网上,但几次都没有成功。但今天看到了一位叫"越调痴"的网友,把这四张唱片共二十四分钟的录音,又分割成七个小段(我累计加起来,总时长正好是二十四分钟),并整理出匹配唱词,于前几天上传了配有唱词的音频。
能把近八十年前的唱片制作得如此精美,让我惊讶之余,也要对他表示感谢!同时也要对他的电脑制作技术,加个点赞!
也希望陈派青年弟子,能根据录音,把这些唱腔恢复起来,我想一定会被戏迷接受。
先听原来录音:陈素真早期《三上轿》录音(1936年)
下面是网友"越调痴"制作的、带有字幕的陈素真《三上轿》视频,请欣赏。
从唱腔的声音可以听出,当年陈素真嗓子很好,既高亢,又明亮。其唱法与当今豫剧旦角的唱法可谓有天壤之别,与她本人嗓子坏了之后,也有 极大区别。如果说她 早年唱腔是俏丽委婉、流畅通透的话,那么中年以后的唱腔只能用幽咽迂回、典雅华贵等词语来形容了。
1、视频: 陈素真《三上轿》1936年-想当年咱两家把亲做【高清版】
2、视频: 陈素真《三上轿》1936年-你儿病张丙仁来把他探【高清版】
3、视频: 陈素真《三上轿》1936年-你的儿过府去把酒来用
4、、视频: 陈素真《三上轿》1936年-我脱去孝衣换上紫罗
5、视频: 陈素真《三上轿》1936年-张丙仁仗父势苍天不怕
6、视频: 陈素真《三上轿》1936年-崔家女一阵阵我泪如梭(此段六分多钟,包括了唱片两面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