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生死:潘天寿与李苦禅
近得潘天寿、李苦禅两先生画集,观览之际,有些感想。
潘天寿、李苦禅先生30年代初期在杭州艺数年同事,结为好友,李苦禅还将潘天寿作品寄给北平的齐白石。李苦禅师齐白石,所为花鸟,白石称“思出人丛”,潘天寿师吴昌硕,缶老称其“一味霸悍”,中国画革新,二人实为前驱。潘天寿先生用笔自吴缶老上溯陈老莲、任渭长,易古拙为险劲,取其方折,去其绵邈,刚强特甚。画如其人,文革中潘先生以“反动学术权威”被押往家乡宁海改造,回杭州途中虽赋鸣冤诗“莫嫌笼狭窄,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冤”,1971年终因疲劳郁愤重病不得疗治去世。
在受罪方面,李苦禅先生就占点便宜,不是他受罪少,关键在于这个罪你如何受。建国后百花齐放,其中不少是人造花,比如有人指令李先生,画一只鹰、八头鹿,意为“英雄八路”,画一只猫头鹰围以十数只喜鹊,意为“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画一块方砖涂上一块胭脂,意为“又红又专”,他压抑,他照画。文革开始李先生亦以“反动学术权威”被关入牛棚,受尽折磨,他不忘每天站桩练功。被下放河北磁县“五七”干校劳动多次晕倒,终得以回京养病。后作为“黑画家”被批斗,批完了他继续画。终于熬过了文化革命。
潘先生的花鸟是长在石头上的石头,古拙浑朴。李苦禅先生后来的花鸟用笔愈加简练沉着,其树石,则全取潘先生画法体势而化其劲利,自生妙趣。如此不拘一格以友为师,恐怕与李先生达观圆通的性格也有关系。
当然,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潘、李二人,皆不得其生,他们一个不得其死,一个得其死,只是偶然罢了!
(潘天寿绘:《潘天寿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李苦禅绘:《李苦禅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1版,2012年第2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