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婴后代 周海婴:致力于还原真相的鲁迅后人
周海婴驾鹤西去,有网友幽幽而言,“(鲁迅)先生断绝了他和这个世界最后的一点关系”。也许这番表达不够精确,但还是让人有些凄然而叹惋。不过,周海婴或可安然离去的是,他遵从父亲遗愿,并未做空头文学家,成了与文学不搭边的无线电专家,而且他“靠自己的努力穿衣吃饭,既没给父亲丢脸,也没硬要去沾他老人家的光”(周海婴语)。
做名人难,做名人之后更难。有的名人之后,惯于啃爹,恨不得在脑门上刻上老爸老妈的名字,从此招摇于世。但这样的啃爹,相当于坑爹,多为世人鄙视。纵观名二代,让人看得起的不多,周海婴应该算是一个。周海婴这一辈子,除了长期从事他所感兴趣的专业工作,就是拂去埋在鲁迅身上的尘土,还原父亲的本来面目。在真相稀缺的时代,这是一项吃力不讨好,却注定受人尊敬的工作。
周海婴的还原分为三部分,其一,去脸谱化。长期以来,鲁迅被塑造成面目冷森、横眉冷对的斗士,殊不知他是一位多性情的文学家。在孩提时代的周海婴眼里,父亲是慈祥的、是有血有肉的,是幽默的。而且鲁迅对身边人也是如此,正如周海婴所说,“我问过我母亲、叔叔,甚至于和我父亲见过面的一些朋友,他们都没有看见过我父亲生气的样子,更不要说什么拍案、横眉冷对。”
其二,去工具化。鲁迅是谁?相信不少人脱口就能给出一个答案,但在周海婴看来,这是一个艰难而沉重的追问。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鲁迅“面目全非”,他被赋予了光怪陆离的油彩,贴上了非同一般的标签,这让周海婴陷入了不安与困惑之中。
周海婴甚至有些“抱怨”,在20世纪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鲁迅被严重地“革命化”和“意识形态化”了,一个已经“阶级斗争化”了的鲁迅,一个除了用“战士”这个名词来说明以外就找不到词汇来说明的鲁迅。
周海婴的抱怨令人共鸣,无论是70后还是80后,乃至于50后、60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鲁迅,即作为战士的鲁迅,即革命家排在思想家和文学家之前的鲁迅,即脸谱化的鲁迅,而这,离真实的鲁迅相差甚远。鲁迅,首先是作为文学家而存在。正如周海婴所称,这个“意识形态化”了的鲁迅体现更多的实际上是一种实用价值,而他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则被大大地简化了。
其三,去垄断化。还原鲁迅的本来面目,很难,不仅受到既有定论的束缚,还受到鲁迅研究界的阻力。鲁学一度是显学,靠鲁迅吃饭的人多了去,还原鲁迅、阐释鲁迅、丰富鲁迅,不是一般人都能做的,在研究界谁有话语权,谁就有了利益。谁垄断了阐释鲁迅的权力,谁就有了看不见的种种利益。鲁迅之孙、周海婴之子周令飞曾深有感触地说,鲁迅研究界的水很深。连鲁迅后人都感到鲁研界的水很深,对此感到无奈,足以令人怅然。
从撰写著作《鲁迅与我七十年》,到出版母亲许广平完整记录鲁迅一生的《鲁迅回忆录》手稿本,从马不停蹄地演讲,到“祥林嫂”般重复常识、呈现真相,周海婴走的是一条艰辛的求索之路。这条路于其本人、其家族而言,是为了求得一种内心的平静;于我们这个民族而言,则使一种提醒,再也不能过度消费和工具化文学巨擘了,历史毕竟不能、也不容遮蔽、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