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学的透明计算 “透明计算” 是怎样摘得自然科学一等奖的?
1月9日,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揭晓,一等奖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率领的团队凭借“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摘得,夺奖成果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化计算模式——“透明计算”。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宁缺毋滥著称,1999年到2013年的15年间有10年空缺,2014年度获奖项目——“透明计算”由张尧学首次提出。它不同于舶来品“云计算”,被称为地道的“中国货”。据介绍,透明计算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网络将存储、计算与管理分离,不仅能像云计算那样把数据和应用软件放在云端,而且把‘计算机的大脑’——操作系统也放到了云端。
任丰原是该获奖项目的研究团队(张尧学/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周悦芝/清华大学,林闯/清华大学,王国军/中南大学)成员之一。
人物介绍
任丰原,男,生于1970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研究所博士,教授,博导。任教于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任丰原建立了典型网络流量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或动态行为描述模型,定量刻画了吞吐量等关键性能参数,提出了某些流量控制系统中异常事件发生的显式判据,从理论上解释了其发生的内在机理。确立了鲁棒自适应流量控制算法设计的一般性方法,具有适应网络参数和负载状态动态变化、抵抗干扰和噪声的特点。
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分布的特点,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虚拟势能驱动的多策略路由协议设计思想,构建了不同属性的虚拟势能场,通过“作用力”驱使分组“自然流动”,实现了路由基本功能,同时协助完成了拥塞避免、能耗均衡、实时性传输、数据聚合和异构干扰规避等特定的流量管理任务。
任丰原教授的研究工作为网络流量管理与控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与新方法,改善了相关网络传输系统的性能。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国际期刊和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会议上,其中SCI收录的国际期刊论文36篇(第一作者论文18篇),得到了本领域国际知名学者的积极评价,获得2008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奖、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