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禄军长 白山黑水写春秋——记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延禄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大好河山沦落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英勇的东北人民奋起抵抗,从江桥抗战打响武装反击日寇第一枪,到虎头要塞最后一战;从抗日义勇军、游击队到抗日联军,东北的抗日武装从来没有停止同侵略者进行斗争,始终浴血奋战在白山黑水间。
东北的抗日武装在极其艰难的环境里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矢志不渝,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期间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抗日将领和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延禄就是其中一个。
李延禄。号庆宾,曾用名张德福、李士林等,祖籍山东省。1895年4月1日出生在延吉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祖父辈时逃荒到黑龙江省宁安县,后迁到吉林省延吉县定居),12岁当学徒。辛亥革命后,他因参加反袁世凯复辟帝制运动被工厂开除,之后到延吉道骑兵三营当兵,不久提升为营司务长。
他因同情朝鲜革命者,支持他们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向他们提供情报,被部队发现后遭到处罚。李延禄离开部队回到延吉,到盐务缉私连任连长,秘密参加延吉游击小组活动。
1931年7月,由延吉县委书记王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1月,延吉中心县委派他到王德林的救国军中工作,指示他“要广交朋友,对抗日力量要团结,并要影响其除掉旧军队的习气,同时尽一切可能建立我们党自己的武装”。
李延禄忠实地执行了党的指示,他在担任救国军总参谋长期间,“借鸡生蛋”组建了他兼团长的补充团。补充团在宁安“墙缝”伏击战和镜泊湖连环战役中打得日军上田支队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又迫使日军撤离宁安,威名大振。
1933年1月初,李延禄贯彻遂宁中心县委的指示,将尚在自己领导下的补充一团、二团三营和救国军十七团脱离救国军,合编为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总队,李延禄任总队长。
1月13日,王德林率救国军2000余人退入苏联境内,除担任救国军总参谋长的共产党员周保中、总指挥吴义成率3000余人在老黑山一带坚持抗日外,其他各部都散落在宁安各地。李延禄又将这些义勇军收编过来,组成800人的“抗日救国游击军”,李延禄任总司令。
1933年3月,游击军在汪清马家大屯击退日军“清剿”,毙伤日军200余名,在清理战场时发现树林深处有1辆发动机已被破坏的日军弹药车和1具年轻的日本士兵尸体,身边有1张写满日文的信。经童长荣翻译信上写道:
亲爱的中国游击队同志们:
我看到你们散在山沟里的宣传品,知道你们是共产党的游击队。你们是爱国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我很想和你们见面,同去打倒共同的敌人;但我被法西斯野兽包围着,走投无路。我决心自杀了,我把我运来的十万发子弹赠送贵军。他藏在北面的松林里,请你们瞄准日本法西斯军射击。我虽身死,但革命精神永存。祝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早日成功!
关东军间岛日本辎重队 共产党员伊田勋男
1933年3月30日
李延禄看过信后热泪盈眶,他派人将其厚葬。伊田勋男舍生取义的国际主义精神,给了救国军游击官兵和根据地军民以巨大鼓舞。
同年6月,李延禄率领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北上密山。7月,在密山召开的第二次反日山林队联席会议上决定将救国游击军改为“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公推李延禄为军长。9月,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攻克密山县城。后来由于军政委、政治部主任调离,部队和上级的联系中断。
1934年春节前夕,李延禄化妆去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并寻求援助。到上海时,临时中央已撤到江西苏区,未联系上。他在上海广泛接触原东北军、义勇军将领及大众新闻媒体,介绍东北抗战实情,一时轰动全国。7月,他经海参崴返回密山。
9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吴平以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的身份,到吉东地区巡视工作,重新传达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精神,并充分肯定了李延禄统一战线工作的成绩。为今后更广泛团结各阶层群众,将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改为“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李延禄任军长。
李延禄率领的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在吉东特委、密山县委和勃利区委的帮助下,到1935年秋已发展到7个团、2个独立旅和军部卫生连,共1800人。游击地区也扩大到穆棱、林口、密山、勃利、依兰、方正、饶河、虎林等吉东、北满广大地区。
早在1935年2月,因中共上海中央局遭受破坏,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共中央失去联系。此后,东北的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游击运动便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直接领导。为使党的组织强有力地领导游击运动,使之能灵活巧妙地独立工作,适合战争环境。据此,1935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取消满洲省委,建立南满、东满、吉东、松北(北满)4个省委和哈尔滨特委。
《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后,1936年3月15日,根据《八一宣言》精神和吉东省委的指示,将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李延禄任军长。与此同时共产国际代表团调李延禄赴莫斯科汇报工作,军长职务由刚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系毕业回国的李延平(李延禄的胞弟)代理。
4月1日,李延平护送李延禄到密山县委,李延禄既担心弟弟率军经验不足,又为四军的前途担忧,一路上不断地嘱咐弟弟。李家兄弟三人,三弟李延青已经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剩下两兄弟又将分别。
两人心中都充满了依依别情,他们相互交换了衣帽,拥抱分别,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诀(1938念5月李延平率四军主力参加二路军西征,11月20日在一面坡错草顶子宿营时,被叛逃者杀害,以身殉国)。
1936年4月下旬,李延禄到达莫斯科,向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汇报了抗联方面的情况。5月1日,他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的代表,受到斯大林的接见。11月3日,李延禄肩负着党的使命从莫斯科绕道巴黎返回上海,很快和中共中央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潘汉年取得联系,他以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的身份,代表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同胞,向国民党南京政府请愿抗战,并对李杜等前义勇军将领做工作,推动他们积极促蒋抗日。
在潘汉年的安排下,李延禄向上海各界爱国人士宣讲东北抗日联军5年来的艰苦抗日斗争和辉煌战果,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在南京李延禄向国民党军政部报告了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发展和艰苦斗争情况,并要求面见蒋介石。蒋介石避而不见,并以封官许愿,授予他军事委员会委员头衔的手段,留他在南京供职。李延禄拒绝了上述安排,声明自己唯一愿望是恳请委员长出兵东北,收复失地,自己愿意身先士卒,万死不辞。
1937年1月,李杜自巴黎回到上海,亲赴南京请见蒋介石,并提出组织军队打回东北去的具体计划,但蒋仍不见。经潘汉年同意,李延禄公开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拥护李杜将军北上抗日》的声明,拥戴李杜出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
1938年11月,经周恩来同意并安排李延禄到达延安,毛泽东、朱德分别接见了他,听取了他关于东北抗日联军和3年统战工作的汇报。1939年1月,中央东北工作委员会成立,李延禄任副主任。1941年末,他去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
1945年4月,李延禄被选为正式代表出席中共“七大”。8月15日,日本投降后,他成为中央派往东北的第一批干部,与11月17日到达佳木斯,当天成立了中共合江工作委员会,4天后成立了合江省政府,李延禄当选为合江省政府主席,1948年8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成立,他又被选为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延禄先后任过松江省副主席、中共松江省委委员;黑龙江省副省长、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63年,李延禄主动辞去了副省长职务。他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至五届代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三至五届委员。1985年6月18日,李延禄在北京医院逝世,终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