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全书 学习王阳明致良知心得分享(24)《与陆元静书》

2017-08-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王阳明先生这篇<与陆元静书>写于1524年(嘉靖三年),阳明先生时年53岁,这篇文章是对他的学生陆元静(陆澄)来信请教的答复,也是阳明先生<传习录>中的一篇重要文章,在文中他再次论述了致良知思想.这篇文章比较长,我们分四次学习. 先学习它的第一部分(27.1-27.4),原文如后.这部分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讲了动和静的关系,陆元静认为"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他请教王阳明先生如何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王阳明先生认为如果不能去人欲,追求宁静也宁静不下

    王阳明先生这篇《与陆元静书》写于1524年(嘉靖三年),阳明先生时年53岁,这篇文章是对他的学生陆元静(陆澄)来信请教的答复,也是阳明先生《传习录》中的一篇重要文章,在文中他再次论述了致良知思想。这篇文章比较长,我们分四次学习。

 先学习它的第一部分(27.1-27.4),原文如后。这部分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讲了动和静的关系,陆元静认为“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他请教王阳明先生如何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王阳明先生认为如果不能去人欲,追求宁静也宁静不下来,只有致良知才能“恒照恒久”,不用刻意追求宁静就自然会宁静。

二是再次强调良知为心之本体, 良知没有所谓起点,一直存在于心间,往往是良知被蒙蔽了,没有激发出来。三是再次提到“惟精惟一”的思想,阳明先生从“精”和“神”、“阴”与“阳”两方面再次论证“良知唯一”的观点。

“惟一”(即“唯一”)就是要一心一意致良知,他认为天下万物及其变化,都统一在良知上。阳明先生一直强调“心即理”,把致良知从个人的道德修养领域扩充到整个社会生活之中。“精则精,精则明,精则一,精则神,精则诚”,良知是精一而不二的,良知就是人的精气神。

达致良知才是集天地万物于一体之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是致良知的过程,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遇到不开心事情的时候,我就会想,如果阳明先生处于我这样的情况他会怎么做,回想阳明先生因忠于社稷直言进谏被贬贵州龙场,险遭杀身之祸并经历艰难困苦;多次立下赫赫功勋仍被小人陷害,得不到当朝认可。

但他在逆境中坚持磨炼,不为艰难和委屈所困,创立出影响深远的阳明心学。和阳明先生对比,自己遇到的区区小事又何足挂齿!所以,要以圣人为榜样,不断觉察自己的良知,不断打磨自己的心境,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努力达致良知境地。

夏凉冬暖初稿写于2016年5月12日,修改于2016年8月28日

原文:(27.1-27.4)

    来书云:“下手工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已也。照心固照也,妄心亦照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息,有刻暂停则息矣,非至诚无息之学矣。

    来书云:“良知亦有起处”云云。

    此或听之未审。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

    来书云:“前日精一之论,即作圣之功否?”

  “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无条理则不能运用,无运用则亦无以见其所谓条理者矣。精则精,精则明,精则一,精则神,精则诚;一则精,一则明,一则神,一则诚:原非有二事也。后世儒者之说与养生之说各滞于一偏,是以不相为用。前日“精一”之论,虽为原静爱养精神而发,然而作圣之功,实亦不外是矣。

    来书云“元神、元气、元精,必各有寄藏发生之处,又有真阴之精、真阳之气”云云。

   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安可以形象方所求哉?真阴之精,即真阳之气之母;真阳之气,即真阴之精之父;阴根阳,阳根阴,亦非有二也。苟吾良知之说明,则凡若此类皆可以不言而喻。不然,则如来书所云“三关七返九还”之属,尚有无穷可疑者也。

参考译文(参考网友译文并作修改):

    来信写道:“着手做工夫时,感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然在动,照心也常在动。既然心是无时不动,也就没有片刻暂停了。”

    答:刻意寻求宁静,就愈加不能宁静,妄心是动的,照心(良知之心)不动。恒照就能恒动恒静,这正是天地永恒运动的原因所在。照心固然是明亮的,妄心也是明亮的。“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息”(天道精纯唯一,化生万物却无以数计,从不停息),只要有片刻的停息,就会死亡,也就不是至诚无息的学问了。

    来信写道:“良知也有起点的地方,等等”

    答:也许你没有仔细听讲。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前面说到的恒照。心的本体,无所谓有否有起点之说。即使妄念产生了,良知依然存在。然而,人若不知存养,有时就会放失了。

就是人昏庸闭塞到极点,但良知仍旧存在。但是,人如果不知体察,则有时会被蒙蔽。即使有时放失了,良知的本体未尝不在,只是存起来而已。即使有时被蒙蔽,良知的本体仍旧光明,此时只要体察也就够了。如果说良知也有起点,那么,良知就有时就不会存在,良知就不为心之本体了。

来信写道:“您前段时间说的‘精一’,是不是作成圣人的功夫?”

答:“精一”的“精”字是从理上说的,“精神”的“精”是从气上说的。理为气的条理,气为理的运用。没有条理就不能运用,没有运用就无法看到所谓的条理。精,即能精,即能明,即能一,即能神,即能诚。一,即能精,即能明,即能神,即能诚。

精与一原本就不能当两件事看。但是,后世的儒者的学说与养生的学说各执一词,偏于一端,所以不能彼此取长补短。前段时间我所认为的“精一”,虽然是为了你能爱护保养精神才说的,然而,作成圣人的工夫,其实也不过如此。

    来信写道:“元神、元气、元精,各自一定有隐藏寄生之处。又有所谓的真阴之精,真阳之气,等等”

    答:良知只有一个。就它的妙用而言为神,就它的流行而言为气,就它的凝聚而言为精。能否从形象、方位、场所上求得良知呢?真阴之精,亦即真阴之气的母体。真阳之气,亦即真阴之精的父体。阴生于阳,阳生于阴,阴阳不可分割为二。如果理解了我的良知主张,那么,只要是与此类似的,都可以不言自明。如同你来信所述的三关、七返、九还之类,还会有无穷无尽的疑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