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畅子女图 陈毅的子女和孙子们近况 十大元帅陈毅的子女简历(图)

2017-12-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其实赖月明并没有死,她在战斗中失去组织联系后,流浪乞讨,被父亲抓回卖给一个鞋匠,次年鞋匠死了,她找到一位负伤掉队的红军结婚,生下一女二男.1959年她看到陈毅会见外宾的照片,想去找陈毅,但被丈夫儿女死死拦住.1972年陈毅逝世,赖月明从生产大队的喇叭里听到讣告,焚香遥祭并发去唁电.读到陈毅那首<兴国旅舍>时,赖月明泪如雨下.直到1988年,她才到北京会见了全国妇联主席蔡畅.1989年春,74岁的赖月明接受了记者采访,世人才知道陈老总的"月明"还在人间.而这些,陈毅都不知道也

其实赖月明并没有死,她在战斗中失去组织联系后,流浪乞讨,被父亲抓回卖给一个鞋匠,次年鞋匠死了,她找到一位负伤掉队的红军结婚,生下一女二男。1959年她看到陈毅会见外宾的照片,想去找陈毅,但被丈夫儿女死死拦住。1972年陈毅逝世,赖月明从生产大队的喇叭里听到讣告,焚香遥祭并发去唁电。读到陈毅那首《兴国旅舍》时,赖月明泪如雨下。

直到1988年,她才到北京会见了全国妇联主席蔡畅。1989年春,74岁的赖月明接受了记者采访,世人才知道陈老总的“月明”还在人间。而这些,陈毅都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了。

张茜

陈毅和张茜于1940年在江苏溧阳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结婚,一起生活了三十二年。战争年代,陈毅在前方打仗,张茜在后方工作和抚养孩子。他们虽然离多聚少,但是通过书信和诗词两颗心紧紧相连,共同经受了战争的考验。解放后,陈毅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北京,公务都很繁忙。张茜勤劳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以夫人的身份辅佐陈毅做外交工作。同时她又是贤妻良母,不让陈毅为家事操劳分心。

张茜在性情上同陈毅相辅相成。陈毅好动,张茜好静;陈毅才华横溢,张茜勤奋刻苦;陈毅诙谐风趣,张茜严肃认真;陈毅吃饭狼吞虎咽,张茜吃饭细嚼慢咽。在生活上,陈毅是马马虎虎,要求不高;张茜爱整洁,把房间和衣服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

陈毅的四个子女

大儿子陈昊苏

出生在苏北,起名的那天,陈毅对张茜说:“苏北抗日根据地一定会壮大起来的,太阳一定会驱散亡国黑暗,就叫昊苏吧!昊者火也,昊者春也!”

二儿子陈丹淮

生在淮南战场,陈毅说:生在红色的淮南,就叫丹淮吧!”

三儿子陈小鲁

出生在山东,正值解放战场初期风雨聚变之时,陈毅忙于指挥作战,顾不上给他取名,而张茜身体虚弱,没有奶水,就养了一头母羊,用羊奶喂他,于是全家人都叫他“小羊”,一直到他上幼儿园时,陈毅才给他起名:“小羊生在山东,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就叫小鲁吧!可念成拂晓的晓,新中国的黎明已经来临。”

1950年,女儿出生了,张茜一直盼个女儿可就是盼不到。全国解放了,女儿也盼到了,陈毅特别高兴,当时就说:“这个女儿是姗姗来迟,就叫姗姗吧!”后来在书写时又改为珊珊。

陈毅的四个子女,说实话都有点怕张茜,张茜每天都要询问他们的学业,甚至经常过问他们的体重、着装和举止。1973年底,张茜已自知时日不会长久,在医院里同四个子女进行了长时间和正式的谈话。她谈到自己的身世和陈毅结合的过程,谈到她从一开始就感到与陈毅存在很大的差距,一生都在努力缩小这个差距。

张茜说:“我原想多活几年,把你们父亲留下的诗文整理出一个头绪来。但现在看来是不行了。希望你们能继续下去。你们要多努力,把我来不及做的事做好。你们要懂得,为个人争夺权利和虚浮的颂词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得计较和迷恋。在你们爸爸的文章和诗词中有真正崇高的东西,你们可不要等闲视之啊!”

陈昊苏

陈毅四个子女中,昊苏为人行事最为厚道。

昊苏高中即将毕业时,面临报考大学怎样选择专业的问题。陈毅在家里找昊苏单独谈话。他先问昊苏自己的想法,昊苏回答说还拿不定主意,因为昊苏感兴趣的是文科,曾在学校的语文竞赛中得过第一名,似乎觉得学文科更有把握一些。

陈毅的见解却相反,他说:“现在国家最需要的是人才,向科学进军是时代的召唤,你的理工科成绩也不错,为什么不优先考虑响应国家的召唤呢?我年轻时因为国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学了工科也报国无门,才投身革命,从事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工作。

现在是新中国了,政治方面的事情已经基本解决,正在下决心发展科技推动经济建设,你如果选择工科就能够为国家作出最大贡献。”他的一席话讲完了,昊苏的主意也打定了,报考工科,将来做祖国最需要的科技干部。1959年9月,昊苏因高考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准备学一年外语,然后去苏联的工科大学深造。

又过了一年,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中苏之间爆发意识形态领域的论战,并波及国家间的关系。当时陈毅兼任外交部长,深知问题的严重性,在这种情况下送自己的儿子去苏联留学是不妥的,但他又考虑到昊苏已经长大,有关自身的生活选择让他自己决定。

昊苏已从学校进行的政治教育和报刊披露中对对国际关系的变化有所了解,尽管当时昊苏俄语学习成绩不错,也渴望去进行一番历练,但昊苏不愿意让自己的行动给父亲造成困难,就毅然向党组织表示服从分配。最后的结果是昊苏和部分同学转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学习。陈毅也对昊苏带有牺牲精神的选择表示满意。

昊苏二十一岁时在中国科技大学入党,毕业后被分配到七机部二院二十三所工作。十年文革结束后,昊苏毫不犹豫投身改革开放洪流中,由于平日工作踏实,政治上也日益成熟,昊苏开始步入领导岗位,从1981年至今,昊苏先后在共青团中央,北京市(包括丰台区)、广播电影电视部以及对外友好协会任领导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