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利厅潘军峰 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再让492万群众喝上放心水

2018-03-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再让492万群众喝上放心水中国水利网站6月8日讯 今年年初,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据2005年普查统计,全省有1092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2006年--2008年,全省已解决了6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的任务为两年解决在册的剩余49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近日,记者从山西省水利厅了解到,年初以来,全省已有400多处工程竣工,65万人受益,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工程进展顺利.今明两年,山西省将采取哪些过硬措施确

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再让492万群众喝上放心水

中国水利网站6月8日讯 今年年初,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据2005年普查统计,全省有1092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2006年——2008年,全省已解决了6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的任务为两年解决在册的剩余49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近日,记者从山西省水利厅了解到,年初以来,全省已有400多处工程竣工,65万人受益,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工程进展顺利。

今明两年,山西省将采取哪些过硬措施确保这一事关民生的工程落到实处?记者采访了山西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 记者:两年解决492万,不是一个小数字,请问有什么好的解决思路和办法? 潘军峰: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是高度关注民生、体现民意的一项德政举措。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也是水利部门的第一要务。山西省山多川少,地形复杂,水源条件有限,解决49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涉及上万个山庄窝铺,并且越到后期实施难度越大。

为此,我们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的原则,和“在平川区,突出抓好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在城乡结合区,突出抓好供水一体化工程;在山丘区,以财政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为基础,因地制宜建设供水工程,确保村村户户有水吃”的解决思路,使今明两年所有在册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全部用上合格卫生的饮用水。

我们将通过两年的努力,力争做到对于经济基础较好、水源有保证的地方,工程形式和规模立足长远,建设高标准的精品工程,全部实现自来水入户,一步到位;对于条件不成熟的地方,量力而行,确保群众有水吃、吃好水;对于水源匮乏、居住分散、人口少的村庄,实行以户为单位建设旱井集雨场、以村建设蓄水池、以片建设稳定水源的三道防线,保证群众旱年不出村,特大干旱年有水拉。

同时,将拿出专款给每个县配一至两辆送水车,在特殊干旱年送水到户。 除此之外,我们还确定了“四个优先”的原则,即优先解决山庄窝铺村庄,优先解决水库移民安置村,优先解决1995年以来从未安排过投资的存在饮水问题的村庄,优先解决全省规划内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扶贫开发推进村。

记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工程量大,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潘军峰:饮水安全工程涉及上万个自然村,工程形式也各不相同,抓好项目管理,保证质量进度,确实千头万绪。

首先要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和项目审查审批。对所有工程都要进行前期实地勘测,都要经过水资源论证和水质化验程序,无论大小都要有工程设计。

根据分级管理原则,总投资50万元以下的工程要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审批,总投资50至100万元的工程由市级审批,总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工程由省水利厅审批。

其次要严把工程建设、施工队伍选择和材料设备采购、工程监理、工程验收“四个关口”。在工程建设中,要求所有工程都要成立项目建设机构,明确项目建设责任人,较大规模的供水工程明确项目法人,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在施工队伍选择和材料设备采购上,具备招投标条件的全部进行招投标,不具备招投标条件的,也要求项目建设机构选择专业施工队伍,集中采购主要材料设备。在工程监理上,要求较大规模供水工程选择具有一定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小型供水工程以县为单位成立监理小组进行巡回监理。

三是切实加大项目督促检查力度。省厅已实行了厅级领导包片,处室包市的督促检查工作机制,经常深入实地检查指导工程建设和管理。各市也采取了分片、分县负责制。

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扎实做好分部验收、阶段验收和总体验收工作。 记者:三分建,七分管,请问在工程运行管理上有何好的办法? 潘军峰:工程管护确实非常重要。从多年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实践看,除水源影响之外,出现返困的主要原因是工程管理缺位造成的。

为此,我们已把加强饮水工程规范化管理作为重点来抓。首先,将借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功的管理经验,在有大中型水库和灌区等水管单位的地区,由这些水管单位负责对区域内的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管理,解决维修养护和日常管理,防止出现水霸和管理人员水平低造成的工程无法正常运行等问题。

其次,对于没有水管单位的地区,由抗旱服务队进行统一管理。三是实施“阳光操作”,强化民主监督。

要求各级在工程前必须采取调查走访群众、公开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或动员会等方式,充分听取群众在工程建设方案、资金筹措、管理机制、水价等方面的意见。通过民主选举,在项目受益村建立“用水协会”,让协会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