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教授 清华大学最年轻女教授颜宁及照片
记者:两年发表4篇NSC论文,回国前想过自己会取得这样的学术成绩吗?
颜宁:我在普林斯顿时,师从施一公先生,回国后依然在他领导下的清华大学医学院工作。他人也许会认为我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于我而言,却是最大的压力。施一公是一位特别出类拔萃的科学家,清华是我的母校,我只能拼命工作,用一流的研究成果说话,证明自己的独立与价值。
喜欢马尾辫、喜欢休闲装、喜欢“宅”在实验室里的颜宁,并不喜欢“清华最年轻教授、博导”这个标签。她说,近年来清华大学大力改革创新人才管理工作,吸收、凝聚了很多海内外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我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
2007年10月起,颜宁从普林斯顿回到母校清华,创建自己的实验室,在膜蛋白质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就。2009年以来,颜宁和她的团队先后在《自然》和《细胞》上发表4篇科研论文。在NCS姊妹刊等其他学术刊物上,也发表了数篇论文,其中关于脱落酸受体的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析与当年欧洲、美国、日本等国的相关成果一起入选《科学》杂志评选的“2009年科学十大进展”。
在生物学的“科研圣地”普林斯顿做博士后期间,颜宁在一个资金充足、设施完善的实验室用了近两年时间解析出一个膜蛋白结构,在生物学界已经是成绩喜人。回国前,计划在清华大学白手起家用三到六年时间研究出一个膜蛋白结构的她,现在却以每年解析一个新型重要膜蛋白结构的速度迅速前进。
2010年8月,清华大学聘请的国际评估小组对其生物医学研究方向进行评估,年轻教授颜宁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无论以哪个标准衡量,颜宁博士已位居世界最优秀的年轻结构生物学家之列。”“未来5年到10年,她将是杰出青年女性科学家的榜样。”
“没有闲事干扰你的精力”
记者:为什么你能在学术上取得这么快这么多的进展?
颜宁:清华大学为我们搭建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在这里几乎感受不到官僚体制,行政为科研服务,没有闲事干扰你的精力。尤其是新进校的老师前三年可以少承担或不承担教学任务,保证你有充分的科研时间,这绝对是对年轻的或刚建实验室的老师们的极大帮助。
颜宁说,自己现在的精力已经不如以前。在普林斯顿时,通宵达旦做实验是家常便饭。现在每次去同步辐射收数据,熬夜工作24小时之后,要两三天才能缓过劲来。“我有了一种忧患意识,觉得自己真正做研究的黄金时间可能只有这么几年,所以一定要让自己专心致志地在实验室里,充分利用科研的黄金期。”
清华给了她这样的可能。为保证年轻的或刚建实验室的老师有充分的科研时间,新进校的老师前三年可以少承担甚至不承担教学任务以及其他的学院事务。你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不用为一些所谓的杂事烦心。
颜宁最喜欢的是在清华大学几乎感受不到官僚体制。“在生命学院和医学院,行政人员是为你服务的,不是指手画脚的。不该你去做的就不用分心了,专人管专事。”比如你邀请国外同行来校交流,只要把名字、联系方式告诉行政办公室,会有专人安排接机、食宿、访问等一系列事项,你只需按通知去与外国同行见面、交流就可以了。再比如,面试博士生,有关行政人员会提前安排好面试时间、地点、人数等,教授们只需按照通知行动即可,但面试结果是严格按照教授们的打分决定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教授可以专心做学问。
回首自己刚刚进清华时的情形,颜宁说,我很幸运,赶上了985的支持,实验设备一次购齐,启动经费比较充足,学生方面也能够很快招到博士生,开始做实验。“在美国不可能这么快。一是不可能招到这么充满动力、这么积极投入、这么好的一大批学生,二是回来那两年正是美国遭遇金融危机,在美国也不能保证如此充足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