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琴高娃的儿子 斯琴高娃和她的四个儿子
鑫报讯(记者朱黎 实习生董美霞)昨日,《老柿子树》剧组进入了第六天的拍摄。和以往五天不一样的是,当天剧组的气氛显得更加轻松,围观的当地群众更加热情,慕名而来的影迷也多了起来。因为在这天,这部戏的重量级人物斯琴高娃已正式进入剧组,这位传说中的“戏霸”用自己的敬业精神感染着大家。据悉,今日剧组全体人员将从榆中青城转移到景泰石林进行拍摄。
由于昨日是斯琴高娃第一天进剧组,记者早早就驱车赶赴拍摄地榆中青城。当记者一行到达后,剧组已经开始在罗家大院内开拍了,而门外更是“黑压压”一片,前来围观的人群将整个院子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满满当当,有的踮着脚尖,有的垫着砖头,还有的伸着脑袋使劲往里面张望,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亲眼看看这个只能在电影里见到的大明星是怎么演戏的;而群众的热情,也给剧组排戏带来了不少困难———维持拍摄现场秩序成了剧组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
记者在拍摄现场看到,斯琴高娃已经被道具师重新造型——有些黝黑的肤色、一头花白的头发、脑后绾着发髻,宽大肥厚的粗布棉衣上套着一件羊皮袄,活脱脱一个三四十年代农村妇女的形象,看到记者后,高娃老师立刻认出了本报记者,并高兴地跟记者打招呼,“你看我这身衣服还行啥?”
虽然连日来天气的变化莫测已使得剧组的拍摄延缓,昨日青城的天气更是无常,但是恶劣的天气并没能阻挡剧组的拍摄,工作人员在现场为设备撑起了雨伞,可演员们并没有休息,在纷乱而有序的气氛中各尽其职,最终导演满意地为昨天的拍摄画上了句号。
今日,斯琴高娃将和整个剧组一起转场景泰石林,在那里拍摄黄河边的一些镜头。据剧组工作人员透露,原定于在青城拍摄半个月后再赴景泰取景,但由于剧中“娘”的房子还没有“装修”完毕,为了不影响整个剧组的拍摄进度,所以提前转场景泰。
花絮
七旬影迷单骑“会”高娃
鑫报讯(记者朱黎实习生董美霞)昨日,在拍摄现场一位叫王巨海的兰州影迷让高娃着实感动了一把。为了见到仰慕已久的明星,一位七旬老人专门从西固风雨无阻地骑了7个小时的自行车来看望高娃。他告诉高娃老师,自己出生在青城,13岁便离开了这里,现在在兰化长跑队,在2004年的时候曾在“第六届全国运动会”1500米老年体育竞赛上获得第一名,至今仍是长跑队老年组的冠军;曾经看过很多部高娃老人表演的电视剧,非常喜欢高娃老师,这次从报纸上看到高娃老师来兰,希望用这种方式看望高娃老师,以表示自己的诚意。
看着面前精神矍铄的老人,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你的身体真好啊!”他幽默地说,“生命在于运动吗!”临别时,高娃老师在老人的荣誉证上签名“生命在于运动,祝王巨海先生健康长寿。”
大姐影迷过足戏瘾
鑫报讯(记者朱黎实习生董美霞)“我有两个愿望———一是亲眼见到自己多年来喜欢的偶像斯琴高娃,二是当一回演员,过一回戏瘾。没想到多年来的两个愿望竟然在同一天全部实现了。”在剧组当群众演员的一位大姐兴奋地说。
斯琴高娃有很多影迷,要说最幸运的,要数这位说话的大姐了,她可是专程从兰州包车来到剧组的,本想亲眼见见偶像就行了,没想到好心的剧组人员又让她过了一回戏瘾。见到高娃老师的她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我是南水河的,曾经在公交公司当过司机,我是专门来看您的,昨天来您不在,就住下来等您了,今天终于见到了您,我的心愿就实现了。”高娃与这位大姐聊起天来,后来这位大姐还当起了高娃老师的临时语言老师。
高娃透过本报看青城
鑫报讯(记者朱黎实习生董美霞)本次《老柿子树》选择在青城古镇拍摄,除了看中青城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同时更看中青城悠久的文化沉淀。3月19日,本报在西部人文地理中撰写了一篇反映青城古镇历史人文风貌的文章《吟赏青城古镇》,当本报记者将这篇文章拿给高娃老师看时,她立刻被文章所吸引,并现场阅读起来,并说看这篇文章简直太及时了,她只有了解了青城的历史、青城的文化,才能把这个角色演绎得更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