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剑翘巧遇孙传芳女儿 【孙传芳墓】孙传芳墓及传奇女侠施剑翘
孙传芳(1885-1935),字馨远,山东省济南府历城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直系领导人之一。孙传芳常常面带笑容,但实际上与其性格并不一致,故人称“笑虎将军”。1935年11月13日午后,被孙传芳俘虏后处决的施从滨之女施剑翘,隐姓埋名十年终于在孙传芳修建的“居士林”中用勃朗宁手枪三发子弹刺杀了杀父仇人孙传芳。孙传芳死后被葬于北京植物园。
孙传芳也算是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有关孙和施剑翘家的仇怨在下面介绍施剑翘文中详细介绍,这里不再冗述。
介绍 泰安孙馨远先生墓 门楣:寿安永奠 对联:往事等浮云,再休谭岱麓松榆,遑问江东壁垒敛神皈净土,且收起武子家法,来听释氏梵音 孙传芳皈依佛门,墓碑为覆钵式 垂带还有两条龙 栏杆漂亮
施剑翘(1906-1979),本名谷兰,安徽省桐城县人。原山东军务帮办兼第二军军长施从滨之养女。
施谷兰自小受父亲宠爱,深居闺阁,还缠过足,小时上过私塾,18岁时毕业于天津师范学校。1925年秋天,奉系军阀张宗昌与北洋军阀孙传芳为争夺地盘展开大战,奉系第二军军长、前敌总指挥施从滨在皖北固镇兵败被俘。此前当施从滨率军南下时,孙传芳连发三个电报要施同他合作,倒戈内应,但施不予理睬。
孙传芳俘虏施从滨后,尽管有人求情,孙传芳仍置不杀俘的公理于不顾,将施从滨在蚌埠车站割头杀害,悬首暴尸三天三夜,且不准施家收尸。孙传芳的行为引起当地红十字会强烈不满,是红十字会出面将施尸草草收殓的。后来是施剑翘的三叔冒着生命危险,以同乡名义将施从滨尸首运回安徽桐城埋葬。
施从滨被杀后,施的全家悲痛欲绝,他的女儿、20岁的施谷兰更是异常悲愤,她决心要为父亲报仇。但施谷兰也清楚地意识到,要置孙于死地比登天还难。可这位妙龄少女毫不灰心,坚定地踏上了一条复仇之路。
施谷兰找到堂兄施中诚,请求他帮助为父报仇。施中诚从小寄住在施家,施从滨父女对他恩重如山,他曾在施从滨的遗像前发誓报仇,然而,当他当上烟台警备司令后,就把报仇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失望之余,施剑翘就写长信给这位堂兄,表明断绝来往。
1928年,施谷兰随母亲移居济南。施中诚的军校同学施靖公答应为她报仇,施谷兰冲破同姓不结婚的藩篱,跟随靖公迁居太原,并为他生了两个男孩子。1935年,施从滨被杀已整整10年,施靖公被提升为旅长,而报仇之事却一拖再拖。
施谷兰与他一刀两断,带着两个儿子不辞而别。当时两个儿子一个是七岁,一个是两岁。这一年,施谷兰想到10年来空付心血而父仇未报,难过的吟诗“翘首忘明月,拨剑问青天。”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施剑翘”,以激励自己早报杀父之仇。并且给两个儿子分别改为“佥刃”和“羽尧”,哥俩的名字组合起来就是“剑翘”。
看到依靠别人无望,施剑翘决心自己为父报仇,她放开裹着的双足,并且习练枪法。这时,传来孙传芳兵败寓居天津的消息,施剑翘感到为父报仇的机会到了。她毅然离开太原前往天津。农历九月十七,施剑翘一早就来到观音寺为亡父烧纸、念经。偶然从一个和尚口中探听到孙传芳是天津佛教居士林的居士,而且还是理事长。
施剑翘化名“董慧”加入了居士林。并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孙传芳的身貌、口音及活动规律等,知道他每周三、六必到居士林听经,随即做了刺杀他的具体安排:购置油印机,印制好《告国人书》和遗嘱,打算在11月13日星期三孙传芳到居士林听经杀死他后散发。
1935年11月13日,一大早就下起了小雨。施剑翘估计孙传芳未必会来,便先来到居士林观察动静。中午过后,仍不见孙传芳的踪影。她正要返回,忽见一位身披袈裟、年约50岁、留着光头的人走进了佛堂,施剑翘断定此人就是孙传芳。她立即租了一辆小汽车,匆忙赶回家中,取出手枪、传单等物,又返回居士林。
此时,佛堂里已经坐满了听经的居士,孙传芳端坐在中央。施剑翘找了一个靠近炉火的后排座位坐了下来。她发现这个位置离孙传芳太远,于是,征询看堂人挪到前面的空位。得到允许后,施剑翘站了起来,伸手握住了衣襟下的手枪,快步来到孙传芳身后,还没等周围的人看清来人是谁,便拔出枪来对准孙传芳的耳后,扣动了扳机。一声枪响之后,孙传芳扑倒在地,施剑翘怕他不死,又朝他的脑后和背后连开两枪。
佛堂里顿时混乱起来,施剑翘边散发传单边大声说道:“我叫施剑翘,为报杀父之仇,打死了孙传芳。详细情况都在这传单上写明。我不走,你们可以去报告警察。”有胆大的人拾起传单观看,只见上面写着:“父仇不敢片时忘,更痛萱堂两鬓霜。
纵怕重伤慈母意,时机不许再延长。不堪回首十年前,物自依然景自迁。常到林中非拜佛,剑翘求死不求仙。”还写道:“施剑翘(原名谷兰)打死孙传芳,是为先父施从滨报仇;详细情形,请看我的告国人书;大仇已报,我即向法院自首;血溅佛堂,惊骇各位,谨以至诚向居士林及各位先生表示歉意。”随后,施剑翘从容地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
第二天,天津、北平、上海各报都以头号字标题刊载了这一消息,全国为之轰动。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的案件在天津的地方法院审理。按照当时的法律,施剑翘的行为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在法庭上,施剑翘毫不畏惧,详细陈述了自己艰难的复仇历程,最后说道:“父亲如果战死在两军阵前,我不能拿孙传芳做仇人。他残杀俘虏,死后悬头,我才与他不共戴天。”施剑翘的陈述以及律师的辩护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个旁听者,也感动了法官。
在审理过程中,社会各界纷纷对施剑翘表示声援,并强烈呼吁国民政府释放或特赦施剑翘。法庭鉴于施剑翘的为父报仇情节以及社会各界的反应,一审判决:从轻判处施剑翘有期徒刑10年。但她并不服判,她上诉到天津市高等法院。
高等法院改判其有期徒刑7年。她仍然不服,再上诉到南京全国最高法院。在这期间,国内民间团体要求释放施剑翘的声浪日益高涨。施家也一直在设法营救,后来通过关系找到冯玉祥,冯玉祥联合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李烈钧、张继、宋哲元等30位党政要人也向政府吁请。在舆论压力下,1936年10月14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签署公告予以特赦。
“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入侵,在她的要求下,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安排她为抗敌后援总会慰劳组主任。1942年,她发起捐献飞机的倡议,带头捐出了珍藏多年的金银首饰,并动员母亲和胞弟各捐献了1份。她还亲自到一些财主家里,广泛宣传,深入做工作,动员他们多献一些。
经过施剑翘和献机委员会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三架崭新的战斗机被交到空军部队,当时在全国引起极大的轰动。为此宋美龄在重庆约见施谷兰,并邀她到全国妇女慰劳总会工作。但施谷兰不愿与权贵为伍,婉言谢绝。
1946年初,施谷兰倾注精力创办私立苏州“从云小学”,自任校长。冯玉祥欣然担任了校董事长,教育家陶行知推荐专家协助办学,还请剧作家田汉为学校写了校歌。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工人城市贫民子弟,也有部分孤儿和流浪小孩。学生多达400多人。
1946年,周恩来、邓颖超撤离南京到达上海。施剑翘接受周恩来的任务,为驾机起义飞到延安的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刘善本的家里送去金钱。她又同意将“从云小学”作为地下民盟的活动据点,秘密印刷地下刊物《民工通讯》和《光明报》。地下党和地下民盟将秘密电台设置在校内时,施谷兰又为此提供了方便。她将盖有苏州城防指挥部关防大印的“学校重地,禁止驻军”的牌子挂在门口,免于搜查。
1949年苏州的解放。当时解放战争继续进行,施谷兰就送两个儿子参加解放军。苏州市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施谷兰当选了会议代表,当选为苏州市妇女联合会的副主席。
1952年,她将倾其心力创办的“从云小学”移交给苏州市人民政府,在邓颖超的亲自关照下定居北京,安度晚年。1955年肃反运动,施谷兰在部队的两个儿子受到了审查,她当时没有工作,经济困难,身体又有病,无奈中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万言书,要求党中央详查。
毛主席派中央统战部的同志去看望她,对她表示慰问,并带来200元钱,给你养病,希望你早日恢复健康。”后来,她两个儿子在部队结束审查。以后都复员到地方工作。不久,她被安排为北京市政协特邀委员,每月发给生活费120元。
1979年被确诊为晚期直肠癌,术后不久,又因尿毒症合并心肌衰竭,于当年的8月27日猝然去世,终年74岁,骨灰葬于苏州城西天灵公墓。
正是:十载坎坷路,血仇终得报, 大孝又大勇,侠女施剑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