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凌雄金融家 崛起教育 扎根金融 笃信中国!看俞凌雄如何带领十万企业家走出迷雾

2017-10-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去年 5 月的一天,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世纪之交中心(Century Link Center)的一间会议室里,众人的偶像.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董事长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把自己价值连城的 30 分钟给了一位来自于中国的 80 后.这位名叫俞凌雄的青年企业家野心勃勃地直接发问:"怎样成为你这样的人?"2008 年,出身贫寒的俞凌雄白手起家,创立了一家名为汇聚领航的公司,进入培训业,服务于中国民营企业的产业升级.凭借着俞

去年 5 月的一天,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世纪之交中心(Century Link Center)的一间会议室里,众人的偶像、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董事长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把自己价值连城的 30 分钟给了一位来自于中国的 80 后。这位名叫俞凌雄的青年企业家野心勃勃地直接发问:“怎样成为你这样的人?”

2008 年,出身贫寒的俞凌雄白手起家,创立了一家名为汇聚领航的公司,进入培训业,服务于中国民营企业的产业升级。凭借着俞凌雄与生俱来的口才天赋,他的公司很快便成为了中国培训教育行业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其单次课程的公司收入最高超过 4,000 万元。其数以万计的学员大多数是中国新兴崛起的中小民营企业家,在他的学员名录里,雅戈尔、维也纳酒店集团这样的公司赫然在列,一些企业家对他推崇备至。

但早年的俞凌雄一点也不风光。无心读书的他选择尽早踏入社会,俞凌雄放弃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只身来到城市闯荡。他做过很多付出体力的脏活累活,也做了一阵子厨师。但正是这段时期,在他打工的餐馆里,他认识了一位老板。

“他每天吃早餐,我每天煎鸡蛋,我们就聊天,我说我想跟你一样,将来如果想成为大老板,该怎么办?”俞凌雄回忆说,这位老板告诉他,从销售业务员做起是成为一位老板的最快途径。不久,俞凌雄便离开了餐厅,成为了一名销售。摸爬滚打数年,他成为了一名金牌销售员,但俞凌雄一直在寻觅更大的平台和机遇。

俞凌雄与巴菲特

当时有一位朋友给俞凌雄看了一张讲公司管理的碟片,是浙江大学鲁柏祥教授的,他认为这对自己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俞凌雄说,这让他明白做企业和做老板的应该具有何种思维方式。同时,他认为佛学对自己人生影响深远:“我后来更多智慧的启发和启迪来自于佛学。”

20 岁出头,俞凌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做了人生的第一次演讲。当时,俞凌雄去听一位培训老师的课程,同去的人问他有什么感受。俞凌雄毫不客气地说“很普通”。朋友都认为他在吹牛。“我就让他做个准备,第二天我来讲。

”俞凌雄说,当时有几十名听众,范围不大。俞凌雄天生自信,学习能力强,他说:“从小至今,只要我干一件事都能干好。”第二天的演讲果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俞凌雄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天赋也许可以用来谋生。同时,他坚定地认为自己可以比别的培训师做得更好。他说:“当时听过很多人讲课,我觉得他们天赋很差,就是灵性不高。”

9 年前,俞凌雄开启了自己的商业之路。当时他创办了自己的培训公司,开始正式讲课赚钱。俞凌雄的第一堂课,其公司就收入了 400 多万。但坏消息是,在那段时间,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培训行业,出现过一些糟糕的人和糟糕的事情。

俞凌雄也曾经被人讥讽斥责过,他说:“一些抱着其它目的的人确实搞坏了这个行业的名声,剩下的一些人则灵性不够,但这并不代表这个行业不够重要。”他说的灵性,指的是一个人在第一时间、一瞬间进入到事物的根本和核心的能力,他认为这个能力决定灵性的高低和最终的成败。

俞凌雄的课程此前大获成功,并且很快成为了业内的佼佼者。他认为自己能够让心存困惑的企业家解脱,让他们内心更加强大,并且给予他们一个领袖应该具有的思维体系,能够让他们更加坚定,更有智慧,快乐和幸福。他说:“当暴风雨来临时,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这就是我教给他们的东西,引他们进入领袖格局的思维体系。”俞凌雄坦诚,自己讲课的内容其实都是显而易见的管理哲学,但是他说:“简单,可常人做不到。”谈到这些课程,一家名为江西赛宝的民营企业的董事长认为自己受到了影响:“格局、胸怀变大了。

”他认为俞凌雄是非常棒的“野心家”。张启芳是南京鸡大姐农产品公司的董事长,她在课上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了股权改造,了解了如何做好股权架构、寻找股东和激励员工。她认为自己“找到了方向,不再迷茫。”

“没有成功的起点,只有失败的起点,成功的企业就是踏上每个时代的节拍。”——俞凌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公司的企业家需要在一个更为复杂的新型商业环境中寻找出路。俞凌雄的教育培训公司也适时地展开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和互联网改造,以建立适应当下的新型商业战略和生态体系。

一些观察者认为,与传统的企业家完全不同,以俞凌雄为代表的另一批年轻人虽然没有学历,但是能够消化苦难、善于吸收,并形成自主价值观,这本身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智慧及反复的历练和沉淀。

有人认为俞凌雄有能力将企业最终发展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型咨询公司,但俞凌雄志不在此,他希望成为顶级的企业家,并且用 20 年的时间做成一家世界 500 强公司。此后,他创立了浙商实业集团,进军投资、金融、互联网等如今在中国炙手可热的领域。

5 年前,俞凌雄对商业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做成一家快速成长的大公司最重要的事情是踏准时代的节拍。就像此前中国的房地产业一样,他认为接下来的节拍正是金融投资业的大发展。同时,俞凌雄发现,此前通过讲课和培训所积累的企业家资源能够助他一臂之力。

他说,人如果干成一件公认的大事,不是靠一个人的努力,不靠人的智商,更不靠人的口才,靠的是踏上一个时代的节拍,或者说踏上每一个时代的节拍。马云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创造出一个千万人使用的平台型企业,他踏上了一个时代的节拍,就是互联网的红利。

俞凌雄认为,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到今天为止有三波改革红利。“第一波是市场经济走向计划经济,这波红利就是制造业起来了。你只要做产品你就发财,生产什么都赚钱,衬衣、杯子,只要你能够做的出来就可以赚钱。第二个改革红利有两样东西:国企私有化和房地产。十年前你买房或者做地产,如今都是大富翁。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有好多企业家都收购了国企,国企私有化他们都参与了,所以发了大财,这就是改革红利。”

而现在的改革红利是什么?俞凌雄的答案就是金融改革。他说,这正是他为什么做金融的原因。“我们身边已经有很多人因此成为了新的富豪。所以,没有成功的起点,只有失败的起点,成功的企业就是踏上每个时代的节拍。传统行业中我们还是要佩服李嘉诚,他的眼光基本踏上了每一个时代的节拍,而且他能够提早预知,他的智慧是我们每一位老板都要学习的。”

“一个人能够在第一时间、一瞬间进入到事物的根本,这个能力决定了你灵性的高低和最终的成败。”——俞凌雄

做投资和金融,俞凌雄有自己的打法。首先,在他看来,金融行业没有什么竞争,跟培训行业比竞争远没有那么激烈。实际上,俞凌雄做金融和投资最大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他之前从事培训所积累的客户,“我们有大量有信仰的客户,他们跟一般的客户是不一样的。

”俞凌雄认为自己可以针对客户需求,帮助他们做战略咨询,打造核心团队,之后他们会有互联网改造、上市和重组的需求,他的公司可以提供这些专业化的服务。俞凌雄说:“我们了解老板,了解企业,我们能够帮助企业做战略规划,这个是一般做金融的做不了的。我们很多做金融的,他只懂金融本身,但不懂企业运维。”

浙商实业集团的下属公司投资入股了一家名为摩王实业的按摩沙发品牌。在前者的改造下,一年之内,摩王的市场总铺设量增长了 14,304 台,直营店达 81 家,代理商超过 70 家。2016 年,公司自己预计市场总铺设量将达到 10 万台,净利润突破 2 亿,项目估值达百亿。

俞凌雄为了支撑这种打法,找到了诸多的合作伙伴,试图一同搭建一个平台。全国人大代表、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姚祖辉便是其中之一,他这样评价与俞凌雄一起做的事情:我们未来将形成一个强大的资源整合平台,所有的资源、项目、资金都将在这里达到最大程度的整合和分享。

俞凌雄希望通过自己建立的平台,用培训、金融、互联网三大手段,帮助那些同样具有野心的企业家成功,比如通过金融帮助他们并购,成为产业之王。而俞凌雄也可以从他们的成功当中获益。俞凌雄认为,虽然成功对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他做的不只是让别人成功,是让人如何明白做事的真理。“而我也在追求真理,成为领路人,我们带着中国的企业家们一起去寻求真理,这种真理是做人做事的真理。”

在被问及是否很快就要放下自己的话筒时,俞凌雄说:“放不下,我还会一直讲下去。如果说某一天,讲课现场几千人都说这么烂别讲了,那我肯定就不讲了。”而对于自己立下的二十年进入世界 500 强的计划,他说目标还在,“今年是第九年。”

他能成功吗?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俞凌雄认为自己至少在向巴菲特学习,并且试图用他的方式实现成功。俞凌雄认为巴菲特是一位战略家,“他并没有什么稀奇的能力和技巧。巴菲特的成功就是投资美国,他不是投资一个项目,不是投资一个产业,而是投资一个国家。在那个时候,那个时代,他相信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相信美国的经济崛起。”

去年 5 月,当俞凌雄向巴菲特发问时,这位智者还提出了一连串的反问:“你爱国吗?你爱中国吗?你会不会移民?你对中国有没有信仰?你认为中国未来三十年会如何发展?”俞凌雄回答道:“我爱国,而且不会移民,未来三十年中国还会高速发展。”巴菲特最后说,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