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 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另一位院士评选制度的"搅局者",这位海归科学家主动宣布不再参加院士评选,以这样的举动表达对中国科研环境的不满。
2011年8月,时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院士增选中落选,立即引起各方关于院士评选黑幕的种种猜测。饶毅随后在博客发文称"将不再成为候选人",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做院士照样可以挺起腰杆"。
2013年,北大宣布饶毅卸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校方的解释是正常的更替,但那些替饶毅鸣不平的人,却把卸任看作是饶毅当年充当"搅局者"的后果。
"牛"教授回国
饶毅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美国取得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后第一个全职回国工作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
早在1995年,饶毅就开始帮助中国的生命科学发展,在中科院上海神经所的创建和后来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建设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饶毅辞去美国教职、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关闭实验室,然后全职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时年45岁的饶毅在美国期间,可谓顺风顺水,哈佛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不久升任讲席教授。
或许是因为正值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年倒计时,饶毅的回国又被赋予了"中国梦"的色彩。他自己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这样的情绪添柴点火——毅然决定放弃美国国籍。
此举甚至引起《纽约时报》的重视,该报以饶毅和施一公(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为对象,对中国科学家回国潮进行了报道与点评。
但在美国留学、工作长达22年的饶毅早已习惯了美国式的直接。早在全职回国之前,他就多次对中国的教育科技问题提出直言不讳的批评,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2004年,饶毅等11名学者联名给中国政府高层写信,反对中国科研界的"大科学"趋势。所谓"大科学"项目,就是国家投入巨大、有关方面认为 意义重大的科学项目。一般说来,大科学项目的投入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需要动用大量人力。
但关于某个大科学项目的意义是否重大,科学界常存在争议。这封联 名信认为,大型的生物医学计划科研项目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反而阻碍了良性竞争,扼杀了科学家的创造性,也严重妨碍了人才培养。
信中还呼吁,国家应当积极鼓励一大批小实验室公平竞争科研基金,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因为几乎所有这些重大发现都不是在事先预测和计划的科研项目中取得的。
所以,在外界对饶毅回国一片喧腾之时,饶毅自己也默默地做着自我估量。"当时对回国后可能面临的状况想到了一点。对于中国人在背后的小动作没想到有那么多。我觉得人应该有自尊,不应该那么过分。"回国多年后,饶毅曾在媒体面前如此回忆当初。
院士落选
很明显,这个平日里以在实验室埋头研究为乐的科学家,很难彻底弄清中国的科学同仁们是如何争夺资源的。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314位有效候选人,饶毅和施一公均位列名单之上。同年8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在媒体公布,选出初步候选人145位。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此前呼声极高的饶毅出局。不过,施一公仍然上榜。
这一消息在科学界知名网站科学网上挂出不到1个小时后,饶毅在科学网实名博客上予以回应,标题直截了当:"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事实上,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推荐院士候选人包括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两种途径,不受理本人申请。饶毅属于"归口初选部门推荐",也就是由教育部推举。
饶毅最初得知自己被推选为当年的院士候选人时并未拒绝。因此,该篇博文中,饶毅先是概述了参选原因:"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 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 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但在最后,博文给出了一个决绝的声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院士评选一直广受关注,没有通过评审而发表声明的,饶毅似乎是第一个。
对于有人质疑,此刻发博文是否制造噱头,饶毅的解释是,公开说明还是有一定意义的,"也许这样做了,对改变风气有一定促进作用。"
得知饶毅未列入这次候选人名单中时,同为海归的施一公感到非常意外。很多观点不谋而合的两人被人们称为"双子星"。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个人认为饶毅的学术水平非常高。"施一公称,十多年来,尽管饶毅对整个中国科技界现状敢于直言,提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但他的学术并没有因此耽误。饶毅从来都不是高产型的科学家,但他的每篇学术论文分量都很重。
同时,施一公认为院士的评选尽管因素比较复杂,但学术水平应该是主要因素。所以他对饶毅的落选"不理解"。
水土不服
2011年12月9日,新增院士名单出炉,51名新院士和9名外籍院士产生,施一公最终也落选。
新增院士名单出炉的同日,饶毅便撰写了一篇4000余字的博文,标题为《解剖"逆淘汰"社会现象的一只麻雀》,为施一公的落选鸣不平。他认为, 院士评选中,重视的"不是学术水平、年龄、学术年资、在国内科学贡献大小",而是"在有些人面前低头排队的时间,有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对施一公与饶毅的落选,当时有观点称与二人国籍有关。而据《新京报》2011年12月17日报道,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委会秘书长曹效业曾对此回应称,经公安部的函件确认,施一公和饶毅参选时相关手续未办完,但认定他们拥有中国国籍,具备参选资格。
实际上,在整个事件发酵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值得玩味:在饶毅那篇只有200余字的声明博文的末尾,饶毅写道,"2011年3月5日写,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作为一名神经科学家,饶毅以一种隐含的幽默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预言能力——早在5个月以前,他就断定自己无缘中科院院士的荣誉。
于是,有人推测,就学术水平而言,施、饶二人完全有资格当选院士,而落选原因猜测或是由于两人曾撰文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
饶毅和施一公联合在2010年9月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研环境》的文章,讨论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文章称,"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从理论上讲,它应该能让中国在科学和研究领域取得真正突出的进步,与国家的经济成功相辅相成。而现实中,研究经费分配的严重问题却减缓了中国潜在的创新步伐。"
文章还指出了中国科研界的"潜规则":"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做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
这篇只有一页篇幅的文章,左侧配图为一叠百元大钞,着实刺痛了某些国内同行。
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在当年11月8日对此回应称,该文中涉及中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科技部认为与事实不相符合。
科技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我们热忱欢迎所有关心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人们,就所关心的问题向我们了解情况、交换意见、提出建议。我们重申对任何违反科学道德、科研诚信、违规违纪的不端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有举必查,查实必究,绝不姑息。"
不过,面对一个相对封闭又极度专业化的科学领域,院士的入选与落选,外界很难对原因做出清晰的判断。中科院对媒体称:"饶毅落选的具体原因不是很清楚。"
而在饶毅本人看来,这则是一次系统性的警告。
卸任风波
尽管如此,公众仍然倾向于把饶毅看作一个牺牲品,气愤的网友在各大学论坛发飙,他们一致认为是饶毅不同流合污的姿态惹恼了主流学界中的强势人群。他们就此推测,饶毅应该对现有院士遴选方式和制度恨之入骨。
但对于院士评选的制度,饶毅的态度与外界想象的不同,他说,"我并不想彻底否定院士制度。它的存在有它的道理,而且还要存在很久。"
在饶毅看来,中国院士制度存在的最大价值是与强大的行政权力对抗。"中国的行政权太强,院士制度树立了一批学术权威。这些学术权威说话的时候,行政力量就会收敛一点,有所顾忌。"
的确,在中国,"院士"是一个备受尊敬的称谓,也是很多学界人士终身奋斗的目标。除了学术荣誉外,院士还有着很大的利益,当上院士后隐性权力相当大,能够轻易得到许多科研项目。
但饶毅认为,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晋升院士,绝大多数人并非看重院士的"副部级待遇",也并非真有很多人与权力部门勾结进行腐败活动。
"更多的还是院士的终身制荣誉在吸引人,一旦得到,这个是拿不掉的。而且院士可以再去选下届的院士,很多人为此而对你卑躬屈膝。"饶毅对媒体说,"有少数人滥用权力,把院士名声搞坏了。但是大多数院士还是有自尊的。"
在饶毅心中,院士评选中的乱象,更深层原因在于中国文化。"中国人在合作方面是非常不好的,"饶毅说,"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有些人为了得到院士 这样的‘金身’,趴着也要进去,拍马屁也要进去。但是他们不去想,如果一个团体中有的人是夹着尾巴进来的,那么你作为团体中的一员,也是没有自尊的。"
因此,饶毅在落选后的高调回应也有些向海外同仁鼓劲的意思:"不做院士照样可以挺起腰杆。"
2013年5月20日,中国科学院网站公布了每两年增选一次的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施一公再次参选并入选,而饶毅不出所料地没有出现在名单上。
而就在稍早的4月,施一公先后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和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双料外籍院士,再度引起公众对中国院士增选机制的质疑和反思。
中国科学院方面当时回应称,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是两个独立的学术组织,其院士增选分别按照各自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两者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必然的关联。
时间来到了9月3日,北大校方宣布饶毅卸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吴虹教授(女)将出任新一任院长。当天,北大党委组织部宣读关于生命科学学院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原班子成员自然免职。饶毅就是原行政班子的成员,属"自然免职"。
此后,饶毅在科学网博客中发表卸任辞《尽其心,以事天》,证实了此事。
饶毅感谢勇于探索的前人,真心感谢国家、国家部门、北京大学多个行政职能部门及全院教职工在过去的六年里所给予的工作支持,并称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院发展,自己也将作为普通教授的一员继续为学院贡献力量。
不过,在博文的最后,饶毅写道:"感谢今天凌晨学院老师给我寄来的评语/悼词,活着听悼词乃人生一大幸福。"
链接:
美国国家科学院
美国科学院有140多年的历史,每年在世界各国评选出在世界某个科学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为科学院外籍院 士,每年4月底,美国国家科学院都在华盛顿举行年会,并在会议最后一天公布本年度新当选的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单。至今,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总数增至 2025人。
美国科学院院士选举完全是秘密进行的。由某个院士提名候选人,候选人的材料也是由提名人写的,候选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提名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选择外籍院士的标准是:"新成员入选美国科学院,就是为了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和持续的原创研究成果。"
与中国院士候选人厚厚的一大本材料不同,美国院士候选人的材料要求很简单,一份简单的履历和不超过250个单词的学术成就介绍,以及不超过12篇的论文目录。候选名单分别交给相应学科的院士初审(美国科学院共设31个学科分支)。
各个学科的初审程序可能都不一样。初审结果交到高一级的学部(共有6个学部)委员会合并,根据各个学部的名额产生学部的候选人(人数为增选名额 的150%),由于名额限制被淘汰的候选人则在第二年自动成为被提名人。
然后候选人名单送给全体院士投票(对投票有一定要求,比如每个学部至少要选多少 人)。根据投票结果产生等额候选人名单,在每年4月底开院士大会时,对名单集体表决通过。然后再通知当选人,当选人同意了,才正式成为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事实上是一家民间机构,是非营利的、科学家的荣誉性自治组织,致力于为联邦政府提供科学技术方面的咨询和建议。当选院士被认为是 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之一。由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属于民间机构,其资金来源于科学家的捐赠和出版物的经营,当选院士除了荣誉之外,并无功利上的好处。院士称号 对科学家个人的收入上并无变化。在申请各种科研基金时,获得院士称号的科学家,也并不比普通的博士和教授更有优势。
美国国家科学院现已有近20名中国籍院士。
英国皇家学会
全称"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是世界著名的科学研究中心,享有慈善机构特权。创立于166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从未中断过的科学学会。
皇家学会会员候选人必须由至少6名责任会员提名和推荐,每年的11月30日召开学会年会,每年3月第三个星期三召开选举年会。学会成员分为皇家会员、英籍会员、外籍会员3类。
瑞典皇家科学院
成立于1739年,当65岁以下的院士少于134名时,科学院将进行选举补足。自1900年以来,瑞典皇家科学院即着手诺贝尔奖的评选和颁发工作。
俄罗斯科学院
前身是苏联科学院,学院院士通过选举产生,是俄罗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俄罗斯科学院2002年颁布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选举条例》中规定,俄罗斯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俄罗斯科学院正式院士、国家认可的学术机构和高等院校有院士候选人的提名权。
日本学士院
日本学士院前身东京学士院,为文部省下属特设机构。学士院由会员组成,实行定员制上限150人。日本学士院的"院士"称为"会员",为终身荣 誉,为兼职制。会员依法获得年金,属于非常勤国家公务员待遇,并以国家公务员的名义支付。日本学士院只有出现空缺时才进行补缺选举,因此,它的选举也是不 定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