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红梅的丈夫 贺红梅:优雅而执着的美主播

2018-01-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信 仰:笑对人生 最喜欢的电影: <小兵张嘎>毕业院校:1990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主要成就:主持了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真情一片献荧屏一个周日的中午,我坐在电视机前,屏幕上青春靓丽的女播音员贺红梅侃侃而谈,十分生动自然.屏幕的左下角一个圆形的画面内,是一个手语播音员正在作哑语广播,便知这是一个同时为聋哑人服务的双语节目.对哑语我不知所云,但贺红梅的主持却颇有特点.这个叫做的节目过去看得不多,知之不多,而看着看着,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从节目内容上看,它是对本周内的重要时事新闻进行回顾和

信 仰:笑对人生 最喜欢的电影: 《小兵张嘎》

毕业院校:1990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主要成就:主持了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

真情一片献荧屏

一个周日的中午,我坐在电视机前,屏幕上青春靓丽的女播音员贺红梅侃侃而谈,十分生动自然。屏幕的左下角一个圆形的画面内,是一个手语播音员正在作哑语广播,便知这是一个同时为聋哑人服务的双语节目。对哑语我不知所云,但贺红梅的主持却颇有特点。这个叫做<>的节目过去看得不多,知之不多,而看着看着,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从节目内容上看,它是对本周内的重要时事新闻进行回顾和评述,但却全然不是那种正襟危坐的播送。贺红梅的语言风格朴实而流畅,像随意的聊天,像轻松的漫谈,还像是在讲述一件件珍闻轶事;就在这广博的谈论之中,天下大事、世道纵横、人间万象,都给你娓娓道来。实在是一个难得好看的节目。

过去,知道贺红梅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的播音员,知道她曾经是播音组最年轻的“小字辈”,还看过她播报的<>、<>等节目,她的播音特点是端庄、大方,但对她主持轻松、活泼的综合类节目也这样得体,毕竟感到意外。于是在近日,对她做了一次专访。

初出茅庐挑大梁

在播音组工作的最早两年,贺红梅像一个“串场”的演员,总是在各档新闻节目中露面,但她更多地是播报晚间新闻。无论做什么,小贺都有一种恒心,一股钻研劲儿。她觉得,播什么节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挥自己的潜能,把节目主持出特点来。她发现,晚间新闻的播报方式不同于新闻联播。后者作为最权威、官方的新闻节目,是观众每天了解天下大事的主要渠道,要求播音风格庄重、严肃、大气,而晚间新闻则是对联播节目的补充,大事相对少一些,内容多为生产生活、文化娱乐、轶闻趣事等,在播报时就可以更多地体现出贴近性和亲和力,表现一种轻松明快的特点。把握住了这一点,贺红梅在主持时,就尽量采用“说”而不是“播”的方式,即使是一些相对重要的新闻,经过她富有感情的处理,也变得庄重而不沉重,坚定而不生硬。

贺红梅的风格慢慢地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1994年4月1日,央视新闻节目大改版,要求播音员相对固定,部里就确定出她和康辉共同主持新开办的<>栏目,直到现在。屈指算来,年轻的贺红梅已经是<>节目的“元老”了。

<>节目,每次不过10多分钟,但贺红梅为做好节目所下的功夫、付出的心血却远在10分钟之外。这个节目报道的都是当天国际上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风云人物,为了增加节目的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贺红梅和编导们总是尽量多组织一些背景资料,尽量给观众展现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回后果以及发展动向。他们设计了多样式、多元化的报道形式,包括目前常用的“电话现场采访”、“双视窗对接”、“演播室访谈”等。贺红梅除完成配音、解说、采访等必要的主持人工作外,还最大限度地介入节目设计、制作当中。她说:“一个合格的国际新闻主持人,绝不仅仅只会照着别人写好的现成的稿子念,而应该是一个多面手,甚至应该是一个国际问题专家。”

小荷才露尖尖角

作为有一定经验的央视播音员,贺红梅在香港回归72小时特别报道中的天安门分会场几次直播主持、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大会的现场直播主持、国庆50周年现场直播主持,以及“重庆綦江彩虹桥垮塌案庭审”直播专题解说等,都完成得十分出色。她的沉稳、冷静的风格和张弛适度、敏捷从容的反应能力,标志着一个主持人的成熟。

近年来,贺红梅除了参加这类大型直播活动之外,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专栏节目的主持上。去年12月3日央视一套播出了改版的综合性双语新闻节目<>,作为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她倾注了大量心血。对这个节目,她可谓情有独钟,说起来如数家珍。

每次访问专家前,贺红梅和编导们都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列出详细的采访提纲,并提前把这些提纲传给接受采访的专家们,让他们有备而来,所以她每次录制的节目,不仅内容生动丰富,而且大都是一次录制成功。1999年3月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空袭南联盟,<>除报道战况外,有时12分钟的节目,甚至调动了目前新闻节目中几乎所有的报道形式。那段时间,贺红梅和同事们查资料、访专家、去外交部了解情况,随时把最新的、最翔实的南联盟战况和背景告诉观众。那一时期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收视率。1999年底,<>准备做一期“’99年度世界十大科技新闻”的特别节目,通常这类节目比较深奥,容易枯燥干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她和编导们请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何祚论庥先生一起来做这个节目,他们对每一条科技新闻进行研究,找来大量相关的资料,把每条都做成通俗易懂的、充满趣味的“软新闻”。播出后,果然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贺红梅非常用心,采访中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都能被她发现,并巧妙的加以解决。在使用“双视窗对接”技术时,经常碰到“卫星延时”现象,在等卫星信号时,往往会出现几秒钟的空档,主持人在画面上“愣神”,观众看起来很不习惯。小贺经过几次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在自己完整的采访结束后,再附带补充一两句指向性不强的话,如“有关各方都很关注这件事”、“事态仍在继续发展中”等,恰到好处地填充了“延时”的空挡,使画面转换十分自然。在美英空袭伊拉克的专题中,她与在前方的战地记者水均益多次进行“双视窗对接”,采用这种方法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否则,可能会因“卫星延时”而把画面和采访分解得很凌乱。

一周“旧闻”,顾名思义,就是把过去一周发生过的“旧闻”集中到一起,再讲一遍。如果图省事,简单地把一周大事剪辑一下播出,也未尝不可,不过可看性就可想而知了。编导们琢磨,怎样让“旧闻”保持鲜度呢?他们想到了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它注入浓浓的人情味,通过发掘“旧闻”中富有情感的内涵,使之升华和张扬,让“旧闻”重新获得生命力。

今年3月底,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坠毁,这是一条被各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旧闻,怎样才能把它做活呢?他们注意到,就在“和平号”坠毁的同时,世界上又发生了两件事:世界上最大的巴西石油钻井平台因爆炸沉入海底;阿富汗世界最高的石刻大佛被“塔利班”炸毁。

他们就把这三件事联系到了一起,把“和平号”、钻井平台和大佛称作三个大个子朋友,做成特写就叫:“永别了,大个子朋友!

”在节目的结尾,贺红梅这样动人的倾诉:“其实我不想走,其实我想留,天若有情,这些铁石心肠的大个子在跟我们说再见的时候,一定会流泪的。”她的播音声情并茂,许多观众看后十分动情。

在制作与我国利益相关的国际新闻时,贺红梅也不是板着面孔说教,而是根据<>的特点,精心构思巧妙而富有创意的开头。4月初,日本文部科学省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审查通过了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激起了我国和东南亚国家人民的极大愤慨。在做这个话题时,贺红梅没有简单地重复外交部发言人的谈话,而是根据节目的特点,设计了这样的开头:“我们都知道,孩子是最天真的,大人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即使大人说谎,孩子们也会信以为真。当然,这是很可怕的。然而,最近的日本,就发生了一起大人说谎骗孩子的事……”之后的播出中,贺红梅在表明态度的同时,以一种循循善诱的口吻,运用睿智而朴实的表述,真诚的眼神,给观众创造思辨和认同的空间,非常富有感染力。

贺红梅已过而立之年,可她己在国家电视台摔打了10多年,正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更大的成功将属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