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德与谢希仁 【“上海校媒风云榜”候选名单作品展示】谢希德与走向世界的青年学者们
谢希德与走向世界的青年学者们 复旦青年记者 杨弘扬 主笔 复旦青年记者 陈奥 孙曦 报道 谢希德校长只对我说:‘好好学,希望在你们’。她没有明确要我回来,但我觉得回国,为祖国奉献是我的一份责任。
" 5月26日下午,82届经济系校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重返母校,带来题为"看见世界,被世界看见"的演讲。谈及当年出国深造时谢希德校长亲自为他写推荐信的情景,朱民不禁潸然泪下。
"朱民落泪"的消息被传到微博上,在评论中,不少人称赞朱民"温润如玉"、"不忘恩";但更多的则是怀念谢希德先生"恩师如父,感同身受"。 "每次挖校史都觉得谢先生有好多好多故事。"网名为"赵天天同学"的校友留下了这样一条评论,这也是《复旦青年》本次策划的初衷。
我们以谢希德校长亲自为当年的青年教师朱民写的推荐信为线索,寻访了《谢希德传》的作者王增藩、谢希德先生的秘书曹佩芳、谢希德的弟子沈丁立、金晓峰、车静光、叶令等;咨询了人事办、退管会、出国办、档案馆和师资办等部门;参考了解放日报、纪录片《大师》及《谢希德传》中对谢希德生平的记述,试图还原在80年代,谢希德先生把这批青年学者送向世界的故事。
1985年,朱民还是一位在复旦经济学系任教的青年教师。
不久之后33岁的朱民将第一次踏出国门,走向世界。而在此之前,他还需要去见一个人。 走上恒隆物理楼二楼,左转后沿着走廊一路走到头,还没进办公室239的门,朱民就听到一连串敲击打字机的声音。
敲门进屋,谢希德正带着眼镜,坐在这台小号打字机前敲击键盘。敲击完最后一个句点,执笔签名,谢希德将推荐信递给朱民,"好好学,希望在你们。"朱民接过这封推荐信时,信纸上还有油墨机械的热度。
带着这封推荐信,朱民开始他走向世界的旅途。在完成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的硕士学位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硕博学位后,朱民于1996年离开世界银行回国。 时隔近四旬,已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的朱民回到母校演讲,回忆起当年接过推荐信的情景,一度哽咽,"手中仿佛还留有谢先生的温暖。
" 而朱民也仅仅是谢希德亲手送向世界的成百上千位青年学者中的一位。"谢先生当校长的几年里,平均3天一封推荐信,每年送走100多名学生。
"谢希德的学生、物理系退休教师叶令回忆道。 "Fudan again, Fudan!" 20世纪80年代,时逢"文革"刚结束、国家改革开放之初,政策并不明朗。
据谢希德学生、物理系前系主任金晓峰介绍:"那个年代公费公派、纯粹自费都很少,以自费公派为主,(北京)有些学校动作很保守,不推荐学生出国。" 而就在许多人对"外国"两个字还避之惟恐不及时,谢希德早已意识到复旦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
本着"送师生出去,让知识回来"的宗旨,谢希德毫不犹豫地与国外学府进行积极联系,把复旦师生送去深造。 在当时没有国家政策支持的情况下,谢希德校长只能靠自己个人的留学生涯、知识背景、学术声望和人脉资源,为复旦的对外交流"拓荒"。
当时谢希德每一次去美国访问麻省理工大学,麻省理工的校长都会送她一个礼物:复旦可以送5个教师到麻省理工进修。 物理系退休教师叶令老师也是当年被推荐出国的青年教师之一,在她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她说:"(当时)谢先生联系到老朋友Authur Freeman,可以安排一位青年教师到美国西北大学物理系作访问学者,因为机缘巧合我正好被谢先生推荐出国进修了。
也因此,Arthur Freeman 教授后来和物理系来往甚多,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 《谢希德传》的作者王增藩回忆道:"谢希德每年还会为考取出国攻读研究生的物理系学生写私人推荐信,估计也有百人以上。""中美联合招考研究生"(CUSPEA)项目是李政道教授倡导的,第一批录取始于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