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成老婆 常州市长王伟成卸任 网友称要万人空巷送老王

2018-02-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卸任在即,尽管常州市长王伟成自己最期望的状态是"悄然退去",却挡不住网络论坛里的一片热议.网友:要万人空巷送老王众多称赞他的网民,说他是"真心实意拍百姓马屁的市长",要送他一把"万民伞",还要"万人空巷谢老王".也有一些网民质疑他,说他做好了公交.公园和公厕这"三公",却没解决好教育.医疗这些"老大难"--一时间,众说纷纭.官员届满交替,这本是常事,而常州市长王伟成的"告别时刻

卸任在即,尽管常州市长王伟成自己最期望的状态是“悄然退去”,却挡不住网络论坛里的一片热议。

网友:要万人空巷送老王

众多称赞他的网民,说他是“真心实意拍百姓马屁的市长”,要送他一把“万民伞”,还要“万人空巷谢老王”。也有一些网民质疑他,说他做好了公交、公园和公厕这“三公”,却没解决好教育、医疗这些“老大难”……一时间,众说纷纭。

官员届满交替,这本是常事,而常州市长王伟成的“告别时刻”,却受到如此的关注。有人点评,无论是赞是弹,常州老百姓对一位即将卸任的市长如此“在意”,就已经充分体现出一种新时期的干群关系,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振。

坦陈心迹:我感到豁然开朗

7月24日,常州市长王伟成卸任前一天。虽是周日,他却照旧来到了办公室。当了六年多的市长,他甚少用“周末”来区分工作与休息。

记者走进他的办公室,他递过来厚厚两摞资料,一看,都是这段时间网民对他即将卸任发的帖子,工作人员将它们全都下载了。其实,这并不是特地收集的,市政府早就有一个“市长与网民”的工作机制,动态收集各类网络民意,向王伟成实行“每周一报”。只不过,这段时间常州各大论坛的主题几乎都与王市长即将卸任有关。

翻开资料,全部是“原生态”的网帖,没有删减,除了大量的赞扬与褒奖,一些批评和质疑也悉数收纳。有些页数,还看得出清晰的折痕。

“看了网友们的这些帖子,我有两个比较强烈的感受。”王伟成说,“常州人民的真情,让我很感动,真是受之有愧啊!对其中的批评,我觉得网友们很坦诚,我们就是要给老百姓一个说话的地方,给自己一个听取批评的地方。”

“其次,我感受到了一种新时期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你把老百姓装在心中,百姓就把你往心里装。可没想到,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结果老百姓就这样厚爱你。其实,我更认同其中一位网友说的,从来没有救世主,常州人民才是真正的功臣。”

一般来说,一个干部离任的时候,多少会有点失落感,或者一点怨气。对于六年多来一直风风火火、忙忙碌碌的王伟成而言,能适应节奏的“戛然而止”吗?他笑了,念了一句歌词:“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他说,市长任期到了,理所当然要回归老百姓,“我感到豁然开朗,无官一身轻。真有那种远离家乡的游子终于回到母亲怀抱的激动和喜悦。领导干部新老交替很正常,这也是一种应有的自然回归的心态。”

至于常州的未来,他说自己一点都不担心,“接替我的新市长年轻有为,充满激情、富有爱心,他一定会做得比我更好!我相信在市委范书记和新市长的带领下,常州的明天会更好。”

提及自己的未来生活,他给记者指了指办公桌旁一幅字:“眷此邦之多君子”。这是苏东坡的名句,王伟成说,自己十分感念于这句话,“我已经决定在常州定居,是个名副其实的常州人啦!”

记者对话

论成绩:个人的力量是沧海一粟

很喜欢王市长,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的市长,自从他上台后,常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代快报:2005年您任常州代市长,2006年、2008年两次当选常州市长。您是否还记得自己上任时的“执政宣言”?现在回过头来看,又是怎样的感受?

王伟成:当时我说过,我是从江阴乘着末班车到常州来赶考的,所以我要发奋努力、认真应考,一天干两天的活,三年做五年的事。六年来,我一直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现在我感到很欣慰,这些设想基本都实现了,有些方面比我原来预想的还要好,真正实现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创辉煌”。

现代快报:有网友说,“没有王伟成,就没有新常州”。在这儿我也想借来问问市长,您自己怎么看这个评价?

王伟成:感谢网友们的厚爱,但是这话不对。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充其量是沧海一粟。如果我的工作没有市委范书记的支持,则独木不成林。我们在工作中同舟共济、默契配合,网友们称我俩的关系是最佳搭档“范王配”。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凭网络的力量就可以把政府的决策推翻;如果没有这么多同事的配合,事情也肯定干不了;如果说成果,也是集体的智慧,个人的作用微乎其微。

现代快报:大家在讨论您给常州留下了哪些记忆时,列出了这么几条:1、城市更美,水清、道宽、树绿,公园免费;2、公交低票价、全部空调化;3、老小区全部安装防盗门、楼道灯。还有,学生减负、耄耋老人享受补贴、上市公司增多并带来就业岗位等等。我们发现,这些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跟百姓生活却紧密相关。您能否说一说,为何特别重视这些问题?

王伟成:在讨论“现代化”的标准时,我觉得既要重视国标、省标,更要重视“民标”——老百姓的感受指标。老百姓可能讲不了太多的数据,只讲感受。什么叫小康,什么叫现代化?要以老百姓的感受作为重要标准。如果这些事情都没有做好,一个城市再繁华,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现代快报:说到底是为了增加百姓的幸福感。您觉得什么是常州老百姓的幸福?

王伟成:我认为常州老百姓的幸福,第一,是收入不断增加,有了钱就去消费、过好日子;第二,是这个城市的环境,天应该是蓝的,水是清的,地是绿的;公园是很漂亮的,交通是非常有序的,治安是稳定的,人和人关系是和谐的,生活在这个城市感觉非常适宜。

我认为一个最基本的执政理念——以民为本,就是以百姓最基本的需求为本,而不能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应该成为一个执政者解决人民诉求的尺子和标准。百姓最需要的是过上好日子,我们理应顺应民意。

谈质疑:大家提的都客观存在

虽然公交、公厕、公园的管理赢得了称赞,但比起医疗、教育、住房这样极端沉重的大山来说,以上的政绩充其量还只是小恩小惠,倘若政府在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上更认真、更负责一点,或者在任内更多建立一些有利于市民的制度和规范,那么王先生的政绩含金量恐怕要高出许多。

现代快报:有人称您为“三公市长”,说您在常州执政期间,重点做了公交、公园、公厕等方面的工作,还有教育医疗、医保等问题没有解决。

王伟成:大家提的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事实上我们也是下了大功夫去做的。比如,在解决了菜场改造、公交问题后,我们就下了力气去啃一些硬骨头。为了解决医疗负担,这些年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机构,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为此财政一年增加6000万投入,目的都是为了把费用降下来。

然而,这个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什么?减轻群众负担,医保的水平要提高,医院的投入要加大,而这些和财政体制、国家的一些政策密切相关,目前我们只能在一个城市、一个市长的职责范围内,尽力去把它做好。

现代快报:城市化进程中,常州也与其他城市一样,存在拆迁难题,一旦处理不好,特别容易引发百姓不满。

王伟成:做了这么多年拆迁工作,我能从政府、市场、市民三个角度来看问题。首先,通过拆迁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大大改善了人民的居住环境,这是主流。但也有不少的问题:房价涨得快,拆迁政策滞后。这边还没搬进去,周边房价已经涨了,矛盾就此而来。其次,在拆迁政策上也有误区,政府才应该是拆迁的主体,而不是拆迁公司。另外,也有些个案,实施中由于拆迁公司的工作人员对百姓、拆迁户的工作做得粗、爱心表达得少,激化了矛盾。

现代快报: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也有市民担心,这些年城市建设上花了不少的钱,未来的财政会不会有负担?

王伟成:常州的财政不亏钱,是有结余的。我们采取的方式是“经营城市”,在城市建设上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公司、融资平台进行运作,用的是“预期”。运作过程中一旦出现风险怎么办?我们从2007年开始,专门设立了一个城市建设风险基金,每年市财政拿5个亿,万一有风险就可以起到托底作用,现在已经有30多个亿了。

现代快报: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会不会一些本来姓“公”的领域也被“卖”了?会不会与老百姓的利益产生冲突?

王伟成:不会,这个有着严格的界定和原则。公共财政必须要为老百姓掏腰包,公共事业就得由公共财政去做。比如,有市民担心今后我离任后,常州公交会不会是第一个涨价的项目,我看不可能。

说网民:我感觉到了监督的力量

没有王市长的支持,化龙巷(网站)早关门了,我们现在能畅所欲言,是真要感谢老王,让我们发出“老王,你好!”的倡议。

现代快报:作为一名市长,亲自上网发帖与网民互动的,可能找不出几个来。我也看到网民对您的评价里有这么一条:“直面网络民意,老王做得不错,应该表扬。”为什么您特别注重网络民意?

王伟成:因为,现在干部和老百姓沟通的渠道太少,所谓的调研会、座谈会,实际上也都是有备而来的,讲的俨然是套话、官话,唯独网络能最直接、最真实、最现实地反映民意。我们常说“执政为民”,那么你到哪里去听老百姓的呼声?网络是个非常好的渠道。

现代快报:话是这么说,但网上说的未必都是顺耳的。

王伟成:确实,要真正做到不容易。中国的干部基本上是听赞扬的多、听惯了好话。网络上骂你的话,要看一个领导者的胸襟到底有多宽。我一直信奉毛主席的一段话:“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要让老百姓说话,只要不是人身攻击,网上的帖子都不许删掉,包括骂娘的话。事实上,这几年我们也发现,常州网民越来越理性,也越来越有建设性。

现代快报:与网民的充分互动,您觉得有收获吗?

王伟成:最大的好处,是民怨得到了及时地发泄,“上访”变成了“上网”。而我们也更加了解到哪一些是老百姓急着要办的事情,哪一些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我们就集中力量去办、去做。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我感觉到了一种监督的力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在监督政府工作,但是没有网络这么直接。

比如,我们做亮化工程,我接连发了两个帖子,与我们常州的资深网友村人交流,与广大网友加强信息互动,对我们的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与监督作用。

话评价:一个城市要有不同的声音

老王对于常州这个大家庭来说,肯定是一个慈祥而能干的家长,家里人太多,面面俱到不太可能,惹得部分私心重的有所怨言不奇怪,但只要是个人,一定会记得他的好。

网帖

现代快报:上面这段话,是一位网民的跟帖,回应关于您的一个质疑。正如我们看到的,对您的评价也可以用有赞有弹来形容。

王伟成:一个城市要有不同的声音,如同一个曲子一样。如果只有一个音符,这个曲子肯定不好听。没有不同的声音,没有批评意见,这个城市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有反对意见,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一有不同的声音就如临大敌,这是一个领导者没有底气的表现。

现代快报:那您有没有觉得特别委屈的时候?

王伟成:有啊。比如有篇帖子,“王市长为什么热衷于搞BRT?”是因为他想靠工程搞点钱,且编得有鼻子有眼,说是我家里哪个哪个参与了什么工程……一开始看到这些心里当然感到委屈,想为百姓做点好事却被误解。但后来我觉得,还是广大市民没有充分了解到相关信息。于是我也上网发个帖,详详细细地告诉大家,我为什么热心BRT,是因为常州发展再好,也不可能家家都买小汽车;就算家家买得起,这么多车上路也会堵塞交通,最后还得靠公共交通。同时,我也想把自己的廉政建设情况全部在网上公开,接受市民监督。

现代快报:有人评价您,“老王是个亲民的好市长,有能力,有魄力,会干事,没架子”;也有人评价,您做的是一位市长分内的事,“没必要将他捧上云端,高高挂起”。

王伟成:这个说法完全正确,我所做的确实是一个市长应该做的,且每个市长都会做、还应该做得更好一些才对。我们的监督机制总体来说不是很严厉,越是如此,越要自律。所以,我特别同意有一位网友说的,从来没有救世主,常州人民才是最大的功臣!

聊聊自己

最喜欢“老王”这个称呼

现代快报:有人叫您“王市长”,有人叫您“老王”,也有人直呼您“王伟成”,您最喜欢哪一个称呼?

王伟成:最喜欢的是“老王”,因为我老了(笑)。人与人之间,称呼职务的很常见,而真正的同志情、朋友情,都不称呼职务的。这是一种感情距离的体现,距离越近,称呼越随意;距离越远,称呼越正式。

现代快报:很多人说您是“亲民市长”、“平民市长”,我想问,这样的风格从何而来?与您的个人经历有没有关系?

王伟成:“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家里除了我当官,都是普通百姓,我的亲戚里也有贫穷的,他们的疾苦我当然清楚。

现代快报:来自老百姓的官员并不少,但是有很多就“忘本”了。

王伟成:我给自己的要求是,不忘党的规矩、不忘平民本色、不忘反面教员。现在你有了权力,也是老百姓给的。

现代快报:作为一个市长,您觉得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王伟成:我希望老百姓认为我是一个没有忘本的平民市长,我和他们是平等的。就像我在公交车上,有市民过来拍拍我的肩,很轻松随意地与我聊天,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现代快报:也有些人抱怨您的节奏太快了。

王伟成:我喜欢雷厉风行的作风,一抓到底。节奏要快、效率要高。不做罢了,做则要成。也有人告诉我,常州的老百姓都不怕我,但政府的干部和工作人员怕我,因为我要求太高、标准太严、批评太凶。大家常说,“快把什么什么做好,不然王市长来检查一定会挨骂的。”

现代快报:胡锦涛总书记说,“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请说说您的理解。

王伟成:做好一个地方的干部,首先要把“以人为本”放在心坎上,真心实意地为百姓谋利益。要有爱心,爱我们这个城市,爱这个城市里的每个人。他们都是大家庭的成员,都是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来做,不能想着某件事情我做了,考核能加几分、上级领导是怎么看的。

我们改造了103个菜市场,降低了公交票价,放开了公园……这些都没有“上级明文规定”,也都没有列入所谓的政绩考核,但它们确确实实是百姓需要,以人为本不能成为空洞的口号。

未来定居常州,也会一展厨艺

现代快报:我看到,有网友向您发出了邀请,“老王,退休后什么时候有空,我请你吃饭!”我想问问,您会赴这个约吗?

王伟成:退休后我就是一个自由的普通老百姓,很愿意去,但不知道他的住址在哪里(笑)。

现代快报:退休以后的生活您打算怎么安排?

王伟成:平常、自由、轻松,我会去菜场买菜,而且会自己下厨,我做的红烧鳊鱼味道绝对好,完全可以比得上一些宾馆的大厨,当然,原料很重要,我一定要自己去菜场挑(笑)。另外,我也会去公园散步,去商场购物,每天锻炼身体,当然也会再做一些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事情。

现代快报:还有网友说,希望您常来常州走走。您会离开常州吗?

王伟成:我已经决定在常州定居,是个名副其实的常州人啦!在这里工作了六年多,我对常州有了很深的感情。常州是块宝地,苏东坡为什么会定居常州,他有个名句:“眷此邦之多君子”。我虽然不能与苏东坡相提并论,但是非常认同他这句话,常州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