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留住天降雨水 俞孔坚:留住天降雨水

2017-1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水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所以必须用综合方法才能有效彻底地解决"  2006年农历除夕之夜,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读到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当即产生预感: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可能要从城市扩展到乡村.回想起过去几年在全国看到的大规模河流硬化和渠化工程.湿地填埋的后果--乡土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文化遗产的消失,俞孔坚随即向国务院领导提出<保护和谐社会的根基:尽快开展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与乡土遗产景观网络保护规划的建议>.这个建议很

“水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所以必须用综合方法才能有效彻底地解决”  

2006年农历除夕之夜,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读到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当即产生预感: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可能要从城市扩展到乡村。

回想起过去几年在全国看到的大规模河流硬化和渠化工程、湿地填埋的后果——乡土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文化遗产的消失,俞孔坚随即向国务院领导提出《保护和谐社会的根基:尽快开展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与乡土遗产景观网络保护规划的建议》。

这个建议很快得到批示,国家环保总局随后牵头制定《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俞孔坚是中国建筑景观设计学的开创者、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近日他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重温往事,提出在水资源总体匮乏情势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河渠硬化、排洪为目的的防洪堤和大型水库为标志的水利工程所导致的生态后果,应使决策者、水利部门、城乡建设规划从业者反思“以排水为核心”的从古代影响至今的治水思想。

俞孔坚在大学的专业是园林,之后他在北京林业大学任教期间写作了《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这是对于风水具有现代意义的批判解读,这本著作展现了他以系统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视野。1995年俞孔坚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引起业界瞩目的是他在理论上的持续创新,俞孔坚提出——城市与景观设计应作为“生存的艺术”,他提出“反规划”理论、“大脚美学”、“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无一不针对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下,人地关系的紧张与生态危机。

“在全部国土上实行雨洪蓄积战略”

问:面对北京“7·21”暴雨之灾,你认为以“排水”为核心的城市治水思想应该反思?

俞孔坚:以排为核心的治水理念我们应该反思。当然我们不是简单地反对“宜疏不宜堵”治水理念。而是说今天应从对自然更深刻的认识与社会自然环境已经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更适宜的治水思路。

中国人口接近世界20%,淡水资源仅占世界6%。中国人均水资源并不丰富,而发展对水的需求是大量的。大陆季风性气候使中国的降水50%以上集中在夏季7、8月,而70%以上的水体又是被污染的。

我们传统的治水思想是疏导,放在今天就是排水的观念。夏天出现暴雨,恨不得一小时内把水排掉。这种思路导致了中国国土上水的系统性危机。一是水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地下水难以补充;二是由于河道的渠化硬化,使水的瞬时破坏力得到累积,下游洪灾越来越严重。

问:请解释一下造成水系统性危机的原因。

俞孔坚:一个原因是修水库(特指大型水库,坑塘等小型水体除外)。在北京我们调查了85个水库,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北方修建水库总体上是浪费水资源的。气候条件决定北京地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今日北京的水库的水都蒸发掉了。现在北京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主要不靠水库供水,而靠抽地下水。

修水库出发点是控制洪水。几十年前水的总需求不高,生态环境没有恶化,地面有丰富的水,因此蒸发量相对不多,水库对地下水影响不大。现在环境发生了变化,水的需求上升,水库在上游截断径流,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硬化和渠化河道,排洪成为水利部门的第一大要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筑三面光的水泥河道坡面。经济条件越好,河道硬化工程就做得越极致。硬化河道使地下水得不到补充。

问:你提出的解决方法就是把水留在土地上,就是恢复与重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请具体解释一下。

俞孔坚:中国的治水理念应该从举国治水,走向民间治水。从排和疏,转变为蓄;从河道防洪、堵水,转变为在全部国土上的雨洪蓄积战略。就是使整个国土成为一个“绿色海绵系统”,使雨水就地蓄留、就地资源化。使它与城市中的公园系统、湿地系统,形成统一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自然保护系统。

问:这是一个治水观念上的大转折?

俞孔坚:是。中国面临的问题就是迫在眉睫的水生态危机。洪涝、干旱、水污染以及水生栖息地的大面积消失,水景观的消失,人们水边游憩活动的中止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水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所以必须用综合方法才能有效彻底地解决。现在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治水、生态治水的阶段,是科学认识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台州案例的启示

问:到处缺水,又年年抗洪。解决这个矛盾的钥匙何在?

俞孔坚:当然中国有地区差异。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但这种差异性随着区域性调水与拦江大坝工程的实施,缺水成为全国性的问题。

我不久前在洞庭湖调查,水面已缩减到原来的一半,近代以来,洞庭湖面积由清朝初年约6000平方公里骤减到1998年的2820平方公里。

鄱阳湖也出现类似状况。由于三峡水库在上游的截流,促成全流域的缺水。而长江流域占到中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与GDP总量。这导致长江流域出现了全流域湿地退缩。原有生态系统是与一定量的水相适应的,这是千百年来人类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现在生态系统被打破,引发了连锁反应。

要重建生态系统平衡至少需要几百年。而几十年以后,上游的大坝工程如要拆除,生态平衡重建就会再次面临考验。这又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大大下降,比如旱涝调节、物质生产、自我净化等等,用老话讲就是风不调雨不顺。

归根到底是要反思过度兴建的水利工程。如果不再增建,就可首先节省建设资金。以后可以拆除一些不当的水利工程,城市防洪有必要还可以修建,但是有节制的。总之,要因地制宜,未来趋势是要恢复与重建水的自然生态系统。

问:浙江省台州市拆掉防洪堤被认为表明了重建水生态系统的意义,这是你主持规划设计并在国际获奖的案例。

俞孔坚:台州这个城市原打算花两亿元人民币做永宁江的防洪堤,事实上已用水泥修建了一段。后来经研究发现如果不修,洪水只会淹掉一小片土地,而这片土地无论如何形成不了两个亿的产值。换句话说,即使偶尔淹没也没关系。

最终拆掉防洪堤并改用土堤结合生态方法防洪,不但节省下两亿资金,而且再建季节性湿地形成综合效益,不但生物多样性恢复,还为人们提供了欣赏景观美的空间。台州这样的例子可以在更多的城镇推广。对于频发大洪水的大江河也应用类似的生态方式治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