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勤的太太 张亚勤:亚洲创新模式是多维的
如果说中国人缺少创新基因,这个我不同意。我所知道的中国年轻人在美国学校里面的研究,在跨国公司中的表现,他们创新的热情、能力绝不比其他国家的年轻人差。
亚洲潜力巨大,具备后发优势以及创新意愿。如果亚洲能够在这一轮革新与创新的浪潮中把握际遇,实现更多的自主创新,并围绕革新与创新加强外部合作与内部互联互通,将有可能使得亚洲再次实现一轮经济腾飞,甚至实现长久、可持续的亚洲富强梦。
如何激发亚洲的本土创新?何为亚洲的创新路径?西方两百年来的创新兴衰能为亚洲提供何种借鉴?亚洲各经济体之间应该如何围绕革新和创新互联互通、深化合作?——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延伸的话题。
今年,《博鳌观察》再次携手全球著名经济学家菲尔普斯、魏伯乐、陈志武等,与众企业家进行深入对话,解析亚洲的创新难题,为亚洲企业的创新寻求实现途径,推动亚洲各国、地区政府于政策层面对创新给予持久鼓励和促进。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对经济学家的提问做出了以下回答:
罗纳德•科斯:在我最近与王宁合著的《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中,我们讲述了中国非凡的市场转变,中国工业革命的速度和规模取得其令人瞩目的成就。与英国18世纪以及美国19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比,中国的工业革命在技术创新上稍逊一筹。这令人有些遗憾和不安,尤其虑及我们的现代经济越来越多地受到知识的驱动。作为中国企业家,你们是否认同我们的评价?你们认为自己在创新方面面临那些主要困难?
张亚勤:我同意他的观点。英美工业革命包括现在全球PC互联网革命,都是技术创新所驱动的,但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国外新的科技,再加上我们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内需市场,技术创新的因素确实少了一些。可是我认为,接下来我们工业革命的规模和影响,会和当时英美工业革命相类同,甚至更大,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在下一阶段会有更多的科技创新。
埃德蒙德•费尔普斯:许多经济学家,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经济中的创新率。在亚洲企业界领袖们的心目中,推动亚洲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是在政府层面?资金层面?是企业家不愿投身于这样的项目?是担心失败的风险?还是亚洲人不愿意标新立异,去尝试不同的路径?
张亚勤:长远的回顾,亚洲还是有很多创新的,如果我们按照熊彼特创新理论来划分,创新有很多维度,有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等等。过去亚洲的创新,特别是中国,更多的是一种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过去由于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大,规模效益加上城市化进程,使得商品不需要很多新技术也可以卖出去。未来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来到中国,中国企业也要走向全球,这时技术创新开始变得至关重要。
如果说中国人缺少创新基因,这个我不同意。我所知道的中国年轻人在美国学校里面的研究,在跨国公司中的表现,他们创新的热情、能力绝不比其他国家的年轻人差。
目前中国教育体制对创新有一定影响,但是从创新的前景来看,这几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了GDP的2%,很多企业也意识到创新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开始重视起来。亚洲人的企业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创新元素产生,会更有国际竞争力。
埃德蒙德•费尔普斯:一些人认为,可以通过西进,即企业内迁,在内陆地区建设新工厂并调配人力来实现持续的高速增长。您是否认为这个战略足以实现亚洲的雄心壮志?
张亚勤:所有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都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重新分配不同的资源,包括制造、人才、技术和市场。在中国现在沿海城市劳动力成本很高,将企业迁移到内陆,本身是一个自然的选择。但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是阶段性的,接下来还是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附加值,这个时候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就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经常说中国制造很重要,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但是这个制造要变向"智造",这里面要有更高的效率,更高的附加值,是制造业的升级。
陈志武: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是否改变了企业的投资计划?是要增加在中国国内的投资,还是减少?
张亚勤:三中全会最大的亮点是明确了未来的经济导向将越来越倾向于市场化,市场化对所有企业都是一个好消息。我们希望政府的决策更加透明,让市场来起决定因素,让中国更加开放,这些都是正面的信息。
另外一点,三中全会将高科技发展、信息化发展提到了一个高度,对于微软这样的IT互联网企业,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比如说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这些技术和产业都会得到快速发展。三中全会利好中国市场。
陈志武:随着企业步伐加快,提升影响力成为企业发展重要的诉求, 想请问您认为亚洲企业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张亚勤:首先要定位公司,一个企业想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个是至关重要的。第二点要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要看到新技术对企业的影响。当前互联网正在改变所有的企业模式,改变商业模式,要学会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企业未来。
对于亚洲企业来讲,还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过去完全靠做一个产品打开一个市场,这种短、平、快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更多的是要打造一个能长远发展的,有全球竞争力的,有品牌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