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张本煜 当90后开始承受生活压力 万合天宜还能再造《万万没想到》的成功吗?
万合天宜最有名的作品《万万没想到》有“第一网络神剧”之称,但如果给这部剧加一个时间,它实际上是“2013年第一网络神剧”。4年时间过去,当初看剧的观众也长大了四岁,万合天宜面临着所有泛娱乐内容供应商共同的难题:当年轻的90后不再年轻,内容生意该怎么继续?
CFO陈伟泓接受腾讯科技独家专访时透露了万合天宜的答案:“我们的观众主要是18岁到28岁的年轻人,90后,95后。受众成长的时候,创作艺人本身也在成长,所以万合天宜的受众年龄是会扩展的。90后成长到30岁,我们也会伴随到30岁。”
企鹅智酷的数据显示,95后与非95后每天观看视频的平均时长差距达200秒。对于大部分广告主来说,年轻人也是他们重点聚焦的品牌营销对象。陈伟泓坦言,年轻人更受广告主欢迎,品牌更容易影响他们,而三十岁以后的人群形成了固定的习惯,很难被影响了。不过,陈伟泓也强调并不是说年轻人喜欢什么,万合就会去做什么。而是做出好的内容之后,吸引年轻人来喜欢。
陈伟泓从来不相信仅靠大数据就能做出好作品,因此公司给旗下的创作人员很多自由。他认为,当创作者内心的声音和市场一致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爆款。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拥有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陈伟泓深谙风险与回报的微妙关系。今年,从整体策略上看,万合天宜会继续做体量大的网络剧,同时也会在直播和短视频方面有所动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节,万合天宜虽然没有推出自己的作品,但他们参与到了《乘风破浪》和《大闹天竺》两部影片的投资中。
以下为腾讯科技整理后的采访实录:
腾讯科技:今年什么规划?
陈伟泓:原来做的网剧体量都比较小,去年做的网剧体量就比较大了,今年会继续做体量大的网剧,另外我们在直播和短视频上也会发力。就是五个内容生态都会发力去做(包括,网剧、网大、院线电影、直播、短视频和自媒体)。
腾讯科技:过去说“万万”的受众是90后,网生一代。现在当90后已经渐渐的长大了,他们可能面临其他的生活压力,现在受众定位是怎样的?
陈伟泓:主要是18岁到28岁的年轻人,90后、95后,我们创作的主要成员也是90后,现在也有一些94年、95年的。受众在成长,同时创作艺人本身也在成长,所以万合天宜受众的年龄段是会扩展的。我们以大学生为主,中学生也有,往上更多的延展。90后成长到30岁,我们也会伴随到30岁。但主打还是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看剧,真正到了30岁,有了小孩,工作压力很大,看剧看电影时间比较少。我们主要是年轻人,现在年轻人比较受广告主欢迎,品牌比较容易影响他们,30岁以后很难再受影响了,品牌定位比较固定了。
腾讯科技:内容上会怎么做更受年轻人青睐?
陈伟泓:我们是倒过来的,不是说年轻人喜欢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而是只要你做出好的精彩的头部内容年轻人就会喜欢。有的剧其实从18岁到60岁大家都会喜欢,所以关键就是内容做好,年轻人都会喜欢。我们给创作人员很多自由,一个是,我们希望它市场化,但是不是非要做这个题材,这样那样做,艺术家内心有一种召唤的,他会寻求内心的声音,当他的内心声音和市场相一致的时候就是一个爆款。艺术不是公式化的,我从来不相信靠大数据能做出好的作品。
我们最后拍的时候会衡量市场前景,就是艺术性和市场性的平衡。如果有的东西非常小众的话那就先小成本做着试试看,因为毕竟公司体量在这儿,要控制风险。
腾讯科技:我有注意到今年春节档的两部影片《大闹天竺》、《乘风破浪》都有万合天宜的身影,一个是白客,一个是张本煜。但这两部都不是万合自己的,万合是要做电影投资了吗?
陈伟泓:这跟我们培养原创人才的理念是没有矛盾的。因为好的电影不缺钱,很难投进去的,好的电影要有贡献资源,能投进这样的好电影是因为我们有资源的贡献,有我们的艺人。我们和韩寒公司有很多合作,我们也非常看好他,我觉得他是中国非常顶尖的导演之一。电影投资风险是很大的,我们一般是不轻易投,我们的策略不是说一个公司投20部电影有亏有赢,这是一般好莱坞的做法,平均下来投资回报率不会太高。我们对外电影投资会比较谨慎,一般是在我们有要素参与或者我们对这部电影有充分的信心才会投。
腾讯科技:咱们投了多少?这两部电影达到你的预期了吗?
陈伟泓:大概成本我不方便透露,票房都还不错。
腾讯科技:投电影的标准是什么?
陈伟泓:还要看电影具体的东西,我们没有指标说一年要投多少部电影。我们电影方面主控项目自己研发,今年《报告老板》会做,电影的周期会比较长。而且因为电影风险比较高,所以我们在这上面不会太冒进。去年可以看到,失败的电影很多,有小泡沫。我们一般是通过网剧,培养粉丝、培养IP,成熟之后再做电影,成熟一个做一个电影。所以我们不是冒进的去做。
我们的电影策略还是主控为主,参投为辅。我们主控的项目也不会自己全部投,有好的资源方也可以一起来参投。相应地,我们自己有资源输出的话,我们也会做一些参投和联合出品。
腾讯科技:您刚才说到这边也会在直播和短视频这两个领域有所动作,这两个领域比起网剧还没有完全爆发。
陈伟泓:现在还在寻找商业模式。
腾讯科技:您觉得万合做这两个行业跟别人做有什么区别?就是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陈伟泓:这两个行业也是做内容,所以我们偏重于做好内容,就是内容不同的形式去展现。我们成立了一个直播公司,马上会推出非常好的节目。我们也投资了几个比较小的做直播内容的公司。直播平台接下来将会有一轮的兼并收购,现在可能是几百家,最后可能就十家不到。我们有一档直播节目是跟斗鱼一起的,是在3月8号推出。
腾讯科技:做新业务也是要花掉成本的,您是财务出身,怎么权衡新业务和本身的盈利?
陈伟泓:我们公司业务中有的是现金流和主要盈利点,有的是新业务。我们每年会有一笔钱专门做新业务。但是我会控制好风险,最高不能亏损多少,然后做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小步尝试去做。因为我们原来是风控出身的,一般做好最坏的打算,比如现在做直播一年最多亏多少,公司财务能够承受多少。因为公司其他方面有盈利点,可以支撑新业务。当然新业务尽量做到打平最好,等到风口起来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扎实了,说不定成为了一个新的盈利增长点,不培养盈利增长点是不行的。
腾讯科技:短视频是怎样的打算?
陈伟泓:短视频也是要做头部内容,我们会是金字塔型,我们会签约1000位新的短视频作者。这有点像短视频的内容创作平台,从中发觉好的头部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支持。
腾讯科技:很多签约的导演在平台里成长一段时间之后就自己出去了,然后带走广告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陈伟泓:现在尤其内容行业,大家想解约、想离开的倾向是很多是因为公司的平台不能不断地为他们提供价值。如果公司能够持续不断为他们创作自由和商业变现提供价值,给他们充分自由度的话,相信他们可以留下来一起成长。毕竟出去做要从头开始,要搭建自己的部门,公司有这个平台他不用承担风险,他就专心把内容做好,另外给他创作的自由。
腾讯科技:您对整个网剧的市场有何思考?
陈伟泓:我觉得将来网剧、电视剧会融合,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网剧和电视剧加起来是一千亿的一个市场,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但是电影也会成长,将来可能网剧、电视剧是一块很重要的市场,电影也是一块很重要的市场。
另外网剧、电视剧可能是主攻国内,电影到一定程度会国际化,它的成长空间比较高。所以我觉得这两块市场都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大电影也会崛起,尤其是VR崛起家里设备好了,在家里看的话感觉也很好。我们到院线看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社交,家里看电影就是更私密一点,这个市场也会成长。尤其是艺术电影,院线成本很高,院线电影内容制作方只能拿到30%,55%给院线拿走了,还有分发成本都很高。所以以后艺术电影走网络的可能性也很高。
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特殊性,不同的展现形式,我觉得都很重要,所以我们在每个领域都一起布局。
腾讯科技:怎么看网大的泡沫?
陈伟泓:其实说泡沫的话,每个方面都有泡沫,电视剧每年也有很多积压,网大也有,真赚钱的很少。电影也是,现在只有5%的电影是赚钱的,95%的电影是亏本的。可能前年的数据还好一点。其实千亿市场的子行业不少,但是很少像我们影视行业这么受关注。因为资本给了太多的关注,太多资本进来,其实这么多资本进来是容纳不了的,因为每年的头部人才就那么多,这不是说有钱就能砸出好东西的,这是需要工匠精神来做的。
比如说,做一部好的剧,一般要18到24个月的筹备期,从出点子到把剧本打磨好、然后找人拍,然后慢慢做后期,这都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好的艺人、好的导演、好的编剧不是钱一撒进去,叫一声芝麻开门就出来了。所以需要慢慢培养。
有时候适当的钱是好的,因为影视业不像你写文章,是需要工业生产,工业运作,需要钱的,钱是好的,但是钱太多有时候就会有泡沫。但是泡沫也不用害怕,泡沫破灭了资本会回归理性。现在愿意坚持下去的会慢慢找到规律,找到好人才,从长远看就一定会赚钱。做影视行业不能投机,一定要有长线打算。
腾讯科技:很多内容公司上新三板,有的被上市公司并购。您是怎么看他们这样的资本动作的?万合有没有这样的想法?
陈伟泓:资本市场的东西水到渠成,到了时间我们就会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关于做了融资什么的我们很少谈,因为任何一个公司资本运作是基础,不是值得炫耀或者竞争优势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有原创人才,把内容做好,这才能形成真正的壁垒。资本的东西水到渠成的就会做,但是我们不会作为一个卖点去拼命宣传。A轮、B轮我们都完成了,但是我们没有宣传过这些。潮来潮往,我99年去美国的,在美国看过两波泡沫,一波是2001年的,一波是2008年的,真正好公司能存在下去,因为他总是在他这个行业有真正的竞争壁垒,任何环境都是一样的。不管多少资本进来,一会儿进来一会儿出去都一样,热钱进的快走的也快。当然我们也要运用资本,我们做了A轮融资、B轮融资,希望有充足的钱支持创作,把内容做好,让观众满意,同时也培养原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