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之父胡宝善简历个人资料及照片
胡宝善,男,满族,北京市人。是海政歌舞团男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1950年参加部队文艺工作至今。
中文名: 胡宝善 国籍: 中国 民族: 满族 出生地: 北京市 出生日期: 1935年6月 职业: 演艺、海政歌舞团男中音歌唱家 毕业院校: 保加利亚索菲亚音乐院 代表作品: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主要成就: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人物简介
胡宝善(1935年6月-)海政歌舞团男中音歌唱家。满族。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1950年参加部队文艺工作至今。北京市人。自幼爱好舒柏特的歌曲,曾从师于蔡静仪教授学习声乐和听过梅德维捷夫的课,1958年去保加利亚随契尔金教授学习声乐,五十年代末赴保加利亚索菲亚音乐院攻读研究生,从师世界著名声乐教授布伦巴罗夫的指导。1961年以六分的优异成绩毕业(保加利亚为五分制)。
回国后,在解放军总政歌舞团、解放军艺术
学院音乐系、海军政治部歌舞团任独唱演员。胡宝善到海政歌舞团后,曾任歌队队长、歌舞团声乐指导、教员和独唱演员。参加过许多军内外及重大的国事演出活动。在长期深入部队为兵服务中,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并多次受到嘉奖。
后到解放军艺术学院任教。在他的学生中,很多已是国家的一二级演员和副教授。八十年代初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邀请与其兄胡松华等赴新疆举行兄弟独唱音乐会,获得好评。曾在全军汇演中被评为优秀演员。近年来还经常参加北京音乐厅举办的多种专题音乐会。他的演唱受到了各界听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他还经常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以及全国其它省市电视台的演出。
他音质纯净润厚,吐字真切,音域宽广;声乐功底扎实,表演生致力,具有艺术感染力。他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等,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流传至今。这首歌被总政评为向全军推荐歌曲,并荣获广东省《百歌颂中华》优秀歌曲奖。国务院为了表彰胡宝善同志为发展我国文艺事业所做出的贡献,特发政府津贴证书。胡宝善的业余爱好是书法及绘画。在声乐教学方面,也培养了许多能担负独唱或扮演主要角色的学生。
胡宝善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夫人王亦满原是北京空军文工团话剧演员。他们有二女一子,皆事业有成。因主演《蓝宇》、加盟《天龙八部》而人气急升的演员胡军就是他们的儿子。谈到今年的国庆长假,胡宝善说:"胡军在拍戏,两个女儿出去旅游,我们老两个并不觉得孤独。我们并不缺钱用,但是如果有演出邀代表作品
对于那首《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胡宝善有说不完的情结:"1971年
,周总理曾要求三军文艺战士要把歌舞搞上去,当时我们排一台晚会,准备迎接金日成首相和西哈努克亲王。当总理看完晚会后,他说:'同志们哪,大海也有平静的时候呀!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唱点抒情的歌曲呢?'总理的一番话对我的启发非常大,我决心一定要写首部队的抒情歌曲。
正好1972年我出海拉练从南平到汕头,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风浪很大,军舰在很有规律的节奏中行驶。我马上产生了用圆舞曲写这首歌的念头,表现海军战士在艰苦生活中的乐观主义情绪。在一股激情之下很快完成了创作,当我第一次演唱时,没想到会引起海军广大指战员热烈欢迎和肯定,并很快被广为传唱。甚至有外国的海员写信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非常爱听这首歌。"
因为这首歌,胡宝善广为人知,也因为这首歌,胡宝善心中堆积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记得当时有一次到烟台,有一天晚上在海边散步时,忽然从一座海边的灯塔上传来这首歌,原来是一个守卫战士在唱着。我心里感动极了,能给战士们带来快乐是一个部队文艺工作者最大的骄傲。这样一个普通的夜晚就这样牢刻在了我的心中。"
工作之余,胡宝善喜好书法和绘画,他和哥哥胡松华二人的书法,
圈内人都非常熟识。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胡宝善,家中用的、摆的都透着中国味,全是中国的古家具,每个屋子都摆着博古架,架子上自然是中国的玩意儿。光鼻烟壶就有十几个,还有古代的铜镜、石像、玩石。
胡宝善说家中的好看与否不应体现在装修上,装修只应体现在生活功能的方便上,比如现在的整体厨房,它让主人操作起来干净卫生。卫生间洁具不漏水,洗涮方便。窗户要隔音、隔温、不漏风。装修主要就应该体现在这方面。至于个性化的问题,则完全在于自己的喜好,能够真正让你玩味的东西放在家中才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