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张爱萍 揭秘:1950张爱萍上将奉命在上海港指挥扫雷

2017-09-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吴淞口是万里长江的出海口,是上海通向外界的海上门户.上海解放初期,其附近海域仍然被英美和国民党军残余所封锁,加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军在这里投下了大量水雷,造成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海上要道被切断,严重影响了上海的物资交流.1950年1月24日,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马寅初在上海发表广播讲话,描述了上海经济的滑坡状况:百货业多缺乏商品,有的筹集到了商品,也卖不出去,机械业濒临崩溃,纺织业凋敝,粮价上涨,其余物价也跟着上涨.长江口岸被封锁,不仅加剧了上海经济的滑坡,而且制约着新中

吴淞口是万里长江的出海口,是上海通向外界的海上门户。上海解放初期,其附近海域仍然被英美和国民党军残余所封锁,加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军在这里投下了大量水雷,造成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海上要道被切断,严重影响了上海的物资交流。

1950年1月24日,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马寅初在上海发表广播讲话,描述了上海经济的滑坡状况:百货业多缺乏商品,有的筹集到了商品,也卖不出去,机械业濒临崩溃,纺织业凋敝,粮价上涨,其余物价也跟着上涨。

长江口岸被封锁,不仅加剧了上海经济的滑坡,而且制约着新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不久,上海市政府也向刚刚被任命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的张爱萍通报了关于上海经济滑坡的状况,张爱萍对此感到极为焦虑,日夜苦思良策。

受命扫雷 研究方案

就在水雷成为威胁上海港和吴淞口过往船只的重大危害之时,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粟裕向张爱萍传达了周恩来的指示:“华东军区海军要迅速组织力量扫除吴淞口水下的水雷,打通长江航道,打破敌人对长江的封锁。之后要迅速在舟山建立海军基地,加强战备,随时准备应付帝国主义可能扩大的战争。”上海市市长、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也指示张爱萍:务必尽快把敌人布置在吴淞口的水雷清除掉,打通制约上海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这个关键环节。

张爱萍深感责任重大,他立即指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迅速制订打通吴淞口航道的实施方案。他说,这个方案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彻底扫除吴淞口的水雷;二是在完成这项任务后,要马不停蹄,迅即攻克吴淞口外的苏南各岛,保障我国领海主权的完整。

根据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的作战方案,在张爱萍的亲自部署和直接指导下,1950年4月底,人民海军的第一支扫雷大队正式成立,由孙公飞任大队长兼政治委员,李兰森任副政治委员,大队下设2个中队,全部按建制实现了满编配制。

部队建立后,迅速展开了扫雷的陆上保障和水上训练。孙公飞则带领几位机关干部和参谋人员,详细调查了敌人在吴淞口的布雷情况,并把调查结果向张爱萍作了汇报。他们查明,1950年1月,吴淞口水下的水雷大致分两种:一种是侵华日军在吴淞口布置的水雷,这些水雷在水下的时间已经比较久远;另一种是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在撤离上海前指挥布置的水雷。

雷区主要分布在吴淞口南航道沙灯标至沉船浮标一带。

张爱萍问孙公飞:“根据你们的准备情况,现在能不能马上开始扫雷工作?”孙公飞自信地回答说:“能!”张爱萍又转身问两位苏联顾问:“现在这样出去行不行,你们的意见呢?”苏联顾问也做了肯定的答复。

就在这时,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马寅初得知海军扫雷大队就要在吴淞口开始扫雷了,便与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几位领导对此事又进行了专门研究,他们认为,扫雷可以进行,但是不应对整个吴淞口实施戒严。理由是,解放后上海一直经济不景气,市场萧条,为了便于物资交流,繁荣市场,在吴淞口周围地区不宜实行全面戒严和军事管制。

首次扫出的不是水雷,而是被水雷炸沉的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