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的子女 王永庆给子女留下怎样的遗产
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日前辞世。他留给儿女们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财富虽然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事物,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同时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随身带走……将我个人财富留给社会大众,使之继续发挥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群福祉之功能……我也殷切期盼所有子女,在创业与日常生活中,不忘以服务奉献社会、造福人群为宗旨……不负于生命之意义”。
或许,这样的遗言有点让人遗憾,因为台湾数一数二的超级巨富在自己临终之时将财富“全数归还社会”,而给子女留下的却是“零财富”。但是,这样的遗言却又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遗产”、最富有的“遗产”,它的价值远远胜过其所有财富,因为王老教给了子女、教给了我们所有人做人的道理。
“人生最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就是“能够对于社会作出实质贡献”。读一读王老的训导,我们无不生敬意和感动。一位终身奋斗、拚搏的老人,一位从一粒米起家的亿万富豪、“世界塑胶大王”,王老用自己留给子女的“精神遗产”完美地诠释了他最崇高的人生价值。这种价值观、财富观超越了国界和种族,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人。
“永远追求更大贡献”是王老的至理名言。基于此,他生活十分节俭。公司花1000美元为其办公室更换新地毯,他“大发雷霆”。王老对于吃的原则是“简便”,对于穿的原则是“整洁”,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而一条做“毛巾操”用的毛巾用了20年!
王老最疼爱的女儿结婚,他陪送的嫁妆除了一张无限期提供学习费用的凭据外,就是一把刮胡刀。然这样一位“小气”的老人,对社会公益事业却十分慷慨大方,他曾一次就捐助2.5亿美元给医院。四川汶川地震,他迅速捐款1亿元人民币支援灾区建设。
尽管王老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物质上的财富,却留下了永远享之不尽的精神财富。“继承是对父亲最大的尊敬”,这就是王老“精神遗产”所体现出的价值。由此,笔者不禁想到了我们的某些人也给子女留遗产,可他们往往注重于物质财富,总是千方百计让子女生活在自己为他们造就的“安乐窝”里,有的因此铤而走险、触犯刑律,落了个晚节不保的可悲下场。而“吃着父辈饭”的子女,在自己的成长中也往往难有建树。
“能够对于社会作出实质贡献,为人群创造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面对王老给子女留下的这笔丰厚的“精神遗产”,我们都应有所启迪和教益。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永远追求更大贡献”。(作者:陆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