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传华任命 “任性”杨传华:便宜药对症也能治好病

2017-09-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大众网济南5月18日讯(记者樊思思)他是医院院长,却常年坐诊,经常忙得半天顾不上喝一口水;他笑称"快要累垮了",两周前终于下定决心实行限号,可每当有远道

    大众网济南5月18日讯(记者樊思思)他是医院院长,却常年坐诊,经常忙得半天顾不上喝一口水;他笑称“快要累垮了”,两周前终于下定决心实行限号,可每当有远道而来的病患家属申请“加号”,他又总是心一软答应下来;在许多人抱怨“看病贵”的今天,他却时常“任性”开出最便宜的药方,直言“药不一定是贵的才好,只要对症,便宜药也能治好病”……行医问诊,治病救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院长、心病科知名专家杨传华的身上看似充满“任性”甚至“矛盾”,但这每一次诊断、每一张药方中,都凝聚着他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的细心,凝聚着身为一名医者的万钧重任。

今年54岁的杨传华是“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和心血管重点专科协作组高血压协作分组组长、山东省高血压中医药优势专科学术带头人。从医30余载,专注于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中医药综合防治研究20年,杨传华以超乎常人的耐心和钻研,跟病魔“死磕”到底,为数以千计的病人解除了几十年的病痛。

从医从教,身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杨传华更注重让学生与病患的接触,增加实践经历,以“手把手”的耐心,将一身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些未来的医生们。大众网记者跟随杨传华坐诊一天,小小的诊室拥挤、忙碌,但他对患者的悉心关怀、认真诊治,却始终让人觉得暖心、放心。

杨传华院长在为病人开药。(亓翔 摄)

早上8点开始坐诊,整个上午只站起来2次

5月11日,星期三,山东省中医院心病科门诊。

每逢周三全天和周四上午,是杨传华坐诊的日子,只要没有极特殊的情况,他都会尽力保证这一天半的坐诊时间。门诊开始时间是早上8:00,大众网记者7:30赶到心病科诊室门前,走廊里的长椅上已经坐满了候诊的患者。一旁忙碌的护士告诉记者,只要杨院长坐诊,一准儿会出现排队的情况,遇上人多的时候连大厅的候诊区都坐满了呢。

临近8:00,杨传华走进诊室,在门口候诊的病患们明显激动起来,有人站起来跟杨传华打招呼,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来看病;更多的病患和家属则热切地张望着,听身边几位“熟人”讲述杨大夫看病的本领。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据中国疾控中心估算,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达2.66亿,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病。大众网记者注意到,前来就诊的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也不乏一些30多岁的年轻人。在走廊等待的过程中,大众网记者连续询问了几位患者,他们的病情复杂、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有高血压的症状,有的已被血压异常引起的并发症折磨了十多年,这次是专程来找杨传华诊治的。

量血压、询问病症、号脉、开药方……整个上午,杨传华对每一位患者都要认认真真地重复上述步骤,听患者和家属絮絮叨叨诉说着身体的不适,始终不曾流露出一丝不耐烦。20多个病患看完,时间已接近中午12点,一直待在狭小拥挤的诊室里让记者觉得有些疲惫,可杨传华依然精神头十足,“今天算是相当轻松了,以前经常一天看八十多个病人,中午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他笑着说。大众网记者注意到,杨传华的桌上摆着一只水杯,而他在诊疗过程中几乎一口水也没喝。近4个小时中,他一共只站起来2次,一次是搀扶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年患者,另一次是迈向几步开外的血压测量仪前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

杨传华院长在坐诊。(亓翔 摄)

实行限号却又“任性”加塞,解决“看病难”关键在分级诊疗

上午的坐诊结束,杨传华匆匆换下白大褂——他得利用中午宝贵的一个多小时去处理医院的其他事务,并在下午2点之前赶回来。大众网记者在诊室门口的预约名单上看到,这天下午还有大约22名病患等待杨传华的诊疗。

“上个星期刚开始实行限号,没办法,我们给人家治病,总不能自己先累倒下了嘛。”杨传华半开玩笑地说。在一旁整理病历资料的医师助手告诉记者,作为省中医屈指可数的知名专家,杨院长的门诊号费用只需要20元钱,来心病科的患者都会尽量挂他的门诊号,一天看七八十个病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实行限号后,想挂杨院长的门诊号只能通过电话或网上预约,一天限定40个名额,中午终于有时间正常吃顿午饭了。

“最关键的是要保证门诊质量。”杨传华告诉记者,心病患者病情复杂,大多数患有高血压,光是反复测量血压这一项就要占去不少时间。如果两三分钟就把人家打发走,那才是对患者最大的不负责,就算一天看一两百个病人也没有意义。

“这就涉及到老百姓常说的看病难的问题,”杨传华认为,“看病难”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患者群体促成的,很多病症压根用不着上大医院挂专家号,在普通医院甚至社区卫生站就能解决,但是病患和家属不放心,都往省级医院挤,导致一些真正需要专家诊疗的重病患者反而挂不上号。“关键还是要推行分级诊疗。”他说,引导患者小病到基层,不仅少花钱能省事,更能让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这对整个医疗体系来说是好事。

虽然嘴上说着“太累”,可真遇上有患者上门求诊,杨传华瞬间就把限号的事儿抛在了脑后。当天下午,记者先后见到2对从外地赶来的病患和家属,在诊室门口徘徊着“要找杨大夫看病”。助手刚想张口解释门诊预约制度,杨传华却“任性”地一挥手说“带他们去加个号”。“大老远跑一趟不容易,我加会班多看几个病人,就能给他们省下一天时间。”

杨传华院长在查看病人的血压值。(亓翔 摄)

妙手仁心为患者排忧解难,以身作则教学生治病做人

“病史:腹胀数年,动则气喘,影响睡眠。心率90次每分,无心律失常。心脏超声(20150909):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左室充盈异常。心功能指标EF37%,左心室前后径57mm……”

这段病例来自58岁的李先生,曾患扩张型心肌病,于2015年9月找到杨传华求诊。大众网记者经查询了解到,扩张型心肌病以心脏扩大和心衰为特点,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属于疑难重症。李先生家境普通,长期治疗给家庭带来很大经济负担,直到听说省中医有能治这种病的大夫,一家人满怀希望找打了杨传华。

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杨传华采取了中医药治疗手法,没有巨额的医疗费用,病情却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到今年3月,患者李先生已经无明显不适,心功能主要指标EF也从治疗前的37%提高到了52%(正常人在50%以上)。

杨传华的几名学生将这则病例拿给记者看的时候,脸上是满满的敬佩和自豪,“类似的情况太多了,杨院长很尊重病患隐私,这一例是患者本人一再表示感谢才让我们记下来的。”实际上,记者跟随杨传华坐诊的这一天当中,诊室内外始终有一群身穿白大褂的年轻人忙碌着,排队叫号、登记病患基本情况、帮忙搀扶没有家属陪同的病人、不厌其烦地替病人测量血压……他们是杨传华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带的研究生、博士生,每逢周三周四,学生们都争着来诊室做助手。

在这间小小的诊室里,他们不仅能增加实践、学习精湛的医术,更多学到的是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好医生。

“我给你开的是最便宜的药,你的情况用这个方子就可以控制住了。”杨传华一边在病历上写下药方,一边安慰患者。这名头发花白的病人来自偏远县城,此前每个月光药费就要花去两千多元,家庭经济负担很大。杨传华经诊断认为,患者病情复杂,需要慢慢调理,长期使用昂贵的药物并没有必要,在对症下药的前提下果断开出了一张“最便宜”的药方。

“一直为这个药钱发愁,真是帮了我们大忙!”病人和家属抓着杨传华的手,连说真是遇上好大夫了。

送走了这位患者,杨传华的学生告诉大众网记者,这样的事在杨院长的诊室里并不鲜见。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不要让患者在遭受疾病折磨之余,再承受不必要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有时候来看门诊的病人实在太多,中午他们没地方去,杨院长就自己掏钱给大家买饭,跟患者一起在诊室里吃。”天色渐晚,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一股暖流就在这小小的诊室里蔓延开来。

大医精诚,妙手仁心,行医治病靠的不仅是精湛的医术,更是一颗处处以患者为先的仁心。正是有着像杨传华一样的医者、师者,医学不再遥远神秘,医院也不再冰冷,患者们才能越来越多的体验到温暖、亲切、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