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龙张家口 张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小龙: 张江要培养出一群老虎和狮子
“我们在不断地自省。”这是张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小龙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刘小龙说,面对媒体的评论,张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
在刘小龙看来,张江目前处于二次创业阶段,正在试图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但刘亦表示,张江不仅适合二次创业,也适合一次创业。
“老虎和狮子”来了
“小白兔和小山羊”没了
《21世纪》:你在多个场合都呼吁,上海要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初衷是什么?你怎么看张江和浦东乃至上海自主创新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
刘小龙:很多观点认为上海这个地方比较适合“二次创业”。当年我们曾经“吓”走过马云,“气”走过施正荣,所以很多人认为上海在一次创业过程中的环境是有一些问题的。
事实上,我认为,问题要客观对待。比如深圳市,在80年代,小平同志给了深圳很大支持和鼓励,让深圳在改革开放的早期站起来,并进行大规模的发展。
上海开放晚了10年,当时的上海的财政贡献占了全国的1/6,所以改革不可能先放在上海。一个有趣的现象,上海没开放,而深圳开放的时候,深圳吸引来的外资并不多,除了香港以外。在浦东开发之前,进入深圳的资金并不多。大多数来自香港和台湾的中低端加工业,换句话说,在东南亚建立的基地开始向深圳转移。
那种情况下,由于大的产业资本不多,这个树林里面狮子和老虎不多,所以就给了深圳那些小白兔和小绵羊快速成长的机会,否则会被大老虎吃掉,这是一个非常难的机会。当时深圳开放的自由的经济环境造就了一大批,如华为、中兴这类的公司。
《21世纪》:对于上海来说,国资所占比例很大, 民企仍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原因是什么?
刘小龙:1990年之后,浦东开发开放,这是个伟大的决定,在中国沿海最重要的经济中心进行全方位开放。这比深圳大概晚了10年。但是这个开发一开始就是全方位的开发。由于上海的地理位置、法律环境和历史特点,所以产业型大公司纷纷进入上海。
在1990年代进入上海时采取的是和当地大企业合资的形式,比如上海的打工文化很传统。1990年代的中期,1994、1995年,HP,intel、Honeywell等都进入上海。
这是狮子和老虎进来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上海国有企业的整体改造。上海国有企业为什么现在很强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当年全方位开放,引进外资,重组提升。这个做法的缺点是小白兔和小山羊没了。大公司的进来抑制了小公司的发展。所以任何一种开放都有利有弊。
这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上海必须这么做,当时上海有3个100万,比如,100万人下岗,100万家庭动迁,转型压力很大。那次产业转型脱胎换骨的是上海传统制造业发展很快,上海汽车、钢铁、超市发展全国第一位。这一类企业就是在那个阶段和跨国公司既合作又博弈中发展起来的。上海的综合竞争力就是在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为了长远利益
《21世纪》:但张江的开发一些时候似乎没有着眼于未来的产业?
刘小龙:是的,到了1990年代末,当时上海市的一个领导,到张江来,当时他讲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张江绝对不能做成第二个金桥”,因为当时金桥发展得非常好,张江不能重复金桥的产业结构;第二句话是说,张江不要把有限的资源用来做同一个产业,同一件事情。要放弃部分小的产业,短期利益的产业,要保住未来发展的空间。
我认为,当时对用什么产业代替老产业,没有想得太清楚,所以保留一定的发展空间是非常正确的。
到1999年,提出了“聚焦张江”,聚焦张江有一个深刻的背景。1990年代末期,上海开始认识到1990年代形成的产业格局有一个生命周期拐点。比如,钢铁、汽车等也许再有20年,到2020年就会进入成熟期,慢慢进入下降空间。这个时候,上海要做什么?上海必须形成梯度,所以大规模开始启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新一轮产业聚焦。用新产业逐步替代1990年代形成的产业。
那个时候,我们确定了3个产业作为上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第一个是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ICT产业;第二个是以生物医药,特别是生物药、化学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第三个是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的软件产业。后来又形成了网络开发、文化产业等。
于是,在2001年到2002年期间,首先在张江集中投资引进了中芯、宏利、华虹三大半导体代工企业,现在排名都很靠前。这三大代工企业为什么要引进,因为当时认识到半导体的发展是工业的粮食。2000年左右我们国家的半导体的进口量和能够制造的比例相差非常之大。我们国内制造能力仅能满足国内不到5%的需求,比例非常低。
刘小龙:国内制造能力太低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所以认为首先要搞半导体制造业。当时确定先做代工,这种模式和台湾当初的模式比较相似,通过专业的代工形成所谓大厨房的概念。这个大厨房的概念,不管哪个公司设计的产品,拿过来都可以做。
这就促使了形成了大批设计公司,做设计工具和专利等的开发,后端则是销售,中间则是代工。这种分工的实现使得这个行业发展迅速。不到两年时间,吸引了100多家设计公司。同时吸引了大量留学生带着梦想回来创业。
在那个时候形成了设计、代工的一体化的产业环境。这个是张江起步聚焦的一个战略选择。然后我们引进了产业链条的公司,日月光,做封装测试。所以这个过程是聚焦张江最成功的案例。在高科技的产业组织过程中,我们是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政府对于产业的路径和发展趋势准确判断后作出的一个成功的事情。
今天这个产业已经达到全国市场的20%,有一批产品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细分市场上有4到5个排名第一了。这个是不容易的。因为这个领域以前是欧洲和日本公司的份。即使台湾的很多也只是代工而已。
第二个,在这个过程当中,代工企业的本身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以前我们和美国差距是30年的差距,现在差距是2年。这个是很厉害的。由于这样的发展,第三块就起来了。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产业都在张江发展起来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西方尖端技术。而且这些团队都健康发展,已经成功进入传统的西方市场。
“一个企业要走向全球,
首先要走向上海”
《21世纪》:你如何支持国内企业发展呢?这里似乎是外资的天堂。
刘小龙:我们发现最近有一种全新的现象发生,这个现象与国内企业有关系。
一方面,外国的大企业,在金融风波之后,纷纷追加了在张江的投资,签署了新的合资协议,建立新的研发中心等。因为这些企业在中国要做三件事:1.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资,in China for China;2.在张江收购小的公司,收购到临床地步的药物。
他们认为这些收购很值得,绝大部分国外大药企的药物,比如单品产值超过10亿的药物,在未来5到10年专利都会过期,过期之后就容易被仿制,所以他们必须找到新药。但西方国家研发新药的成本是我们的5到10倍,所以他们要收购;3.
他们在张江培养团队,建立起在中国的销售、生产和研发架构,全方位地进入中国市场。这个做法对于我们民族产业有危险,这是个博弈过程。但与狼共舞的过程也是民族企业成长的过程。
第二个现象,中国的民间企业开始迎接这个挑战。天士力、恒瑞、扬子江等纷纷进入张江,主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是在上海建立投资中心,发现一些好的药,就签订协议,拿下这些好药;第二个做法,直接在张江进行研发。比如,复星集团准备在张江建立三个研发中心。
原来我们的大的民企研发能力很弱,基本都是仿制的。大的药厂,比如扬子江,以前的药物结构很多都是复制药,利和税不到20亿,而销售额达到200亿,利润并不是很高,主要就是仿制药挺多,和西方大药厂比,利润率低。
如今研究中心的建立会初步解决这一问题。第三,通过上海这个平台,建立起更持久的品牌。你不要看我们很多大药厂很有名气,但其敢不敢在上海这个大码头上摆擂台,和国外大药厂进行竞争,还很难说。一个企业要走向全球,首先要走向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