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有哪些故事 奥古斯与丁卢梭
卢梭故事
卢梭作为人类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先驱,提出的众多理论可以作为人类的思想启蒙导师,这位思想导师的传奇一生中充满了离奇,卢梭故事展现出在那个特有环境下的人生百态。
卢梭画像
卢梭故事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卢梭与妻子的爱情故事,卢梭的一生是风流的,但只有一个女子陪伴他走完了一生,这个人就是卢梭的妻子黛莱斯瓦瑟。黛莱斯瓦瑟只是一个旅馆的洗衣女仆,在卢梭与华伦夫人的感情破灭后,瓦瑟走进了卢梭的生活,也可以说是卢梭选择了她。瓦瑟为卢梭生了五个孩子,但自私的卢梭让她将孩子遗弃,最后无奈的瓦瑟只能将孩子送到育婴堂。
卢梭并没有给妻子完整的爱,甚至很少提及妻子,直到与妻子瓦瑟生活的二十三年后才给妻子补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算是对妻子的一种弥补。其实卢梭在心中是不爱妻子妻子瓦瑟的。在《忏悔录》中卢梭曾说过他与瓦瑟通过数十年的陪伴,那份感情已经直接跃升到亲情的地步。他与妻子所谓的爱情是通过时间的沉淀,慢慢的积累,由相伴变为最后的依赖,由感情变为最后厮守终生的亲情。
卢梭故事是矛盾的,那样一个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写出了那么多关于整个人类与社会关系的著作,对于当时的人们的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唤醒。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当成一个合格的丈夫,没有做成一个优秀的父亲,最后潦倒死去时陪伴他的依旧是那个他最不爱的妻子。这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卢梭 康德
卢梭康德两人都是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其中卢梭属于运动的前期,其思想对康德有着深刻的影响。康德是对后期的启蒙运动来说最后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同在启蒙运动时期,比卢梭小十二岁。康德的一生都是很规律的,在固定的时间看书、散步等,当初为了一口气看完卢梭的《爱弥儿》终于打破了自己的时间规律,由此可见卢梭的作品对康德来说是多么具有吸引了。如此,康德的理论受到卢梭影响也就不足为奇。
康德画像
卢梭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具有法国的浪漫风情。相比之下,康德的生活就显得极为单调,有的人甚至说康德是没有生平可言的。他的时间如同机器一样准时,但就是如此截然相反的两个人在思想上惺惺相惜。
卢梭康德在思想上的碰撞主要有四点:其一,知识和理性与道德是不相关的。其二,对自由的看法和定义上,人有自由的意志但受到欲望贪念等的影响。这个说法与中国的人为财死很相近,在生命的自由追求中,为了一份贪念便忘记了追求。其三,真正的自由意志是道德行为的前提,有与卢梭也认为人性本善,所以真正的道德是在无拘无束,没有压抑制裁情况下的本能行为。第四点是卢梭与康德最有争议的一点,康德认为道德的基础是理性,卢梭觉得道德的基础是本能。
哲学本身就是在争议中不断进步,不管卢梭康德的认知哪一个是正确的,但在那个思想闭塞的当时,两人的言论巨著最终将人们的思维唤醒。
卢梭 狄德罗
卢梭狄德罗都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人,其中卢梭是那个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以及文学家,为思想启蒙做出了极大贡献,其反叛精神仍然是从那时留下的宝贵财富。而狄德罗则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可以是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生活琐碎,总之,他是一个很全能型的人才。
狄德罗画像
卢梭狄德罗是启蒙运动中的年轻一代。他俩同样是生前好友,只是后来卢梭与狄德罗这边代表百科全书式的各色人物在思想和意见上产生了分歧,最后友情破裂,而且卢梭也陷入了被其他人打压的境地。甚至身处法国时,卢梭在一次出书的过程没有给当地的文学家提前观阅便被法院责令禁止出版,并对卢梭做出审判。卢梭的后半生其实过的非常凄惨,临终时也如此,被一辆马车撞伤,最后回到屋子里,凄凉的死去。
狄德罗是启蒙运动中最无畏的人,最早喊出了无神论的口号。虽然孟德斯鸠等人也同意无神论,在嘴上藐视神学教义,但是在著作中还是留点余地,不敢大张旗鼓的公开反对,但狄德罗不但嘴上反对,文学著作中同样反对,而且反对的最为激烈。
卢梭狄德罗二人对后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他们的著作不但是在启蒙时期给人以深思,对于后世仍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那个愚昧无知的昏暗社会,需要像卢梭狄德罗这样的思想斗士,为人们打开一个全新的精神领域,指引着行动的方向。
奥古斯丁卢梭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那本《忏悔录》。两个人的忏悔录都是以自传的形式出现,并且真实深刻的反思自己,作为当时的文学大家敢于如此的对人们揭露自己阴暗羞耻的一面是难能可贵的,就算思想开放的今天也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全面深刻的反思自己忏悔自己。
奥古斯丁画像
奥古斯丁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重要人物,是天主教内的思想家,对宗教改革产生巨大影响。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以自传形式做祷告,渴求主的怜悯,在自我的忏悔中改过自新获得重生。在忏悔中的剖析真实的自己。
卢梭的《忏悔录》同样是伟大的,他在书中从不避讳自己最卑劣的行径,比如抛弃自己的五个孩子,对于那个陪伴了自己后半生而自己却并不爱的妻子黛莱斯瓦瑟,以及自己以前混乱私生活的检讨。总之,卢梭通过自我检讨的方式也在向世人辩白自己,避免敌对阵营的恶意诋毁。
奥古斯丁卢梭在《忏悔录》中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自己,而真实正是大众所缺失的一块,因为虚荣,因为所谓的面子。但是这两位先贤做到了,勇敢地解剖真正的自己,在世人真的看到了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卑劣甚至羞耻的部分时,更多的是为奥古斯丁卢梭的勇气感到敬佩,而这二位先贤正是在自我反省上树立榜样。
卢梭与华伦夫人
关于卢梭与华伦夫人,让人最先联想到的,就是卢梭的那本书——《忏悔录》,在一些人的眼里,卢梭这本《忏悔录》足以和圣·奥克斯丁的《忏悔录》所相比,这已经说明这本书和书的主人是有多么的优秀。因为卢梭的那本《忏悔录》,是真真切切的《忏悔录》,是卢梭,在回忆着他半个人生的故事,是一本完全真实的自传,卢梭曾经说过:我是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写成什么样,我当时是善良的,我就应该写成善良,我当时是邪恶的,我便应该写成邪恶。
卢梭与华伦夫人画像
所以,我们才能在忏悔录里,看到卢梭的各种思想,看到卢梭与华伦夫人的故事。卢梭对华伦夫人是什么样的一种感情呢?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恋母情结,卢梭从16岁,到29岁,这是13年的时光里,他一直跟在华伦夫人的身边。华伦夫人让他上学,认为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即便后来卢梭被开除了,华伦夫人依然坚定地认为这是一个人才,一直培养着他。一直到他20岁,离开华伦夫人去法国巴黎。
在这本《忏悔录》里,卢梭曾这样大胆地写过:“然而我现在所见的却是一个风韵十足的面庞,一双柔情美丽的大蓝眼睛,光彩闪耀的肤色,动人心魄的胸部的轮廓——我这新入教的年轻信徒,一眼便把她完全看遍了。”关于卢梭与华伦夫人,他们之间的感情,在很多人来看,其实是十分离奇的,喊着华伦夫人为母亲,却是真心爱着华伦夫人的,这段真挚热切的感情,给卢梭的一生的不可磨灭的影响,也给后人带来了心理上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