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湖南劳模 从菜鸟到蓝领专家的华丽转身 ——记湖南省劳模戴卫良
他拥有全国烟草行业高级技师、烟草行业国家级裁判、中国烟草高级人才库人才等诸多殊荣,他是“芙蓉王”品牌忠实的守护者,堪称企业的“蓝领专家”。“我不是最好的,但我可以做得更好。”在与烟草机械打交道的26年间,正如他自己所言,常德卷烟厂设备工程部副部长戴卫良一直苦钻技术,不断进取。
去年6月,戴卫良从技术岗转为管理岗,目前担任常德卷烟厂设备工程部副部长。记者 肖志芳 实习生 裴维维 摄
身为刚到厂的毕业生,他说:应学习知识技能多掌握本领
1991年从湖南省机电学校毕业后,戴卫良进入常德卷烟厂,他最先接触的是条烟捡箱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各种设备,他兴趣昂然,只要机器一停下来,就会跑到它们旁边瞧一瞧、摸一摸。有时为了方便观察,他甚至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
为了尽快熟悉设备,他每次晚班都提前两小时进车间,查阅资料做笔记。老师傅很快喜欢上了这位勤学好问的年轻小伙,捡箱不到三个月他就被安排到卷包机台操作设备,是同一批新人里最早获得主机操作工资格的人。
为了更深层次地摸清设备的“脾气”,他经常利用吃工作餐的时间对设备进行维护,也往往是最后一个离开车间的员工。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一年后,他被提为设备修理工。
戴卫良和同事正在修理设备。记者 肖志芳 实习生 裴维维 摄
身为技术上的佼佼者,他说:应力争做一位最好的修理员“安心工作、塑造形象、暗中积累,待机爆发”。
这是戴卫良中学班主任送给他的一段话,多年来这十六个字也一直鞭策着他。在工作中有所成绩,争取做岗位的领军人物。在机台挡车时,力争做一个最好的挡车工;从事修理时,力争做一位最好的修理员。一次,外厂一台设备搬迁到常烟需要改造,联系上海烟机厂得知费用要八十万元,耗时一个月。
可当时时间紧迫,戴卫良临危受命,只好带领团队攻关改造。“当时几乎吃喝拉撒都在车间,仔细测量加工每一个需改进的零件,唯恐出错。”据戴卫良回忆,经过12个昼夜的连续奋战,设备正常投入生产,整个改造费用不到十万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立足本职岗位,勤学善思扎实工作的戴卫良成了岗位技术上的领军人物。
1995年,戴卫良带着领导和同事们的希望,第一次走出国门,赴意大利GD公司学习设备维修技术。深感机会难得,戴卫良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回祖国。此后他又曾两次赴意大利、瑞典学习培训,每次归来都收获满满,并将所学手把手地教授给同事们。为使车间操作维修人员尽快掌握新技术,他参与并组织人员编写了8套共25.8万余字的培训教材。
戴卫良正在检测设备。记者 肖志芳 实习生 裴维维 摄
身为“芙蓉王”的守护者,他说:应攻坚克难不断创新为厂争光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针对芙蓉王生产任务紧的问题,戴卫良编写了技术教材,不仅实用,而且通俗易懂。他说:“作为常烟包装设备的技术带头人,将维修技术和心得体会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其他人,是责无旁贷的。”
在技术上,他积极开展QC(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缩写,中文“质量控制”)攻关、技术创新和修旧利废,使芙蓉王QC小组得以连续八年荣获国优QC小组,为企业节约费用近400万元。他积极带领维修人员开展修旧利废,五年累计节约挖潜515万多元。
他说:“我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更不会夸夸其谈,我只是将自己定位在技术岗位钻研技术。不追求高官厚禄,也没有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只是希望自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做出小小贡献。”
26年间,不论白天黑夜,不论风吹雨打,只要车间有事,他必定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近四年来,他累计加班达1100多小时,手机基本上24小时不关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戴卫良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全国烟草技术能手、常德市劳动模范、湖南省劳动模范。是全厂一线技术人员中出国次数最多的一位,也是厂里最年轻的五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