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张秀兰 文山州长张秀兰:文山在小康路上绝不掉队
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文山该怎么办?今年文山三七种植产业供大于求,价格暴跌,遭遇严重危机,当地如何应对?这些年,文山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效果怎么样……9月10日,四位一体“金色热线”将直播间搬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州委副书记、州长张秀兰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及8县(市)政府县(市)长,现场与听众沟通交流,回答、解决听众反映的问题。
现实目标 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山旮旯处起茅屋,石头缝里求生活”,这是文山州特困群众过往生活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尽管中央、省都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但作为一个改革开放比较晚的地区,加之地处边疆、民族众多、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等多种因素限制,文山与全国全省的发展差距还很大。201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169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6.
8%、全省的63%;人均财政收入(1414元)只有全国的25.4%、全省的3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98元)只有全国的65.6%、全省的93%。按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元为脱贫标准来计算,全州还有45万贫困人口,其中深度贫困人口达到3.2万人。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文山该怎么办?
“州委、州政府研究决定,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努力探索出一条跨越发展的新路子。”张秀兰表示,文山首先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发展瓶颈,加快改善各种条件,为加快发展打牢基础;其次要抓好产业培育、发展,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三要切实解决群众最关注、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四要依托资源、区位优势,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转型升级 多举措促进三七产业健康发展
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对文山来说,需要明确三七等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由于供大于求,原料价格低迷,文山三七产业遭遇危机。而正是因为此,文山发展三七产业的思路、规划、办法更加明晰。
“三七价格经历几次‘过山车’式的激烈震动,使七农逐渐意识到依靠科技开展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重要性,有序发展种植规模。”据了解,下一步,文山将多措并举,努力促进三七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三七种植面积的统计、调查和分析,引导七农合理规避种植风险,使其他投资主体更趋于理性。
二是把企业为主的产品宣传和以政府为主的形象宣传结合起来,注重产业宣传的顶层设计、总体策划、分类实施。加大宣传经费投入,通过各种渠道、平台集中宣传三七,让三七的功效家喻户晓,使产业发展具有更广泛的顾客和市场基础,扩大自主消费。
三是加快推进文山三七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重点按照扩展产业链要求引进中国医药百强等进入文山投资发展,建立一批龙头企业集团,提升文山州三七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幅增加加工对原料的刚性消耗。
四是积极推进三七作为新食品原料和进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的申报工作,如果这项工作取得突破,三七可作为食品开发,能够取得食品生产许可,三七的销售、消费模式将会发生重大突破,消费量会急剧上升。
五是逐步建立产业链利益风险共担机制,努力推进信息交汇、相互关联、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综合体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链各节点合力发展,避免产业发展的剧烈波动。
综合治理 “六子登科”遏制石漠化蔓延
文山州是典型的岩溶石山区,岩溶广泛分布在全州8县(市),石漠化面积1.1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31%,占全省石漠化面积的28.8%,是云南省石漠化面积最大的州市,全州8县(市)均列入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片区县。
“乱石旮旯地,牛都进不去;春耕一大坡,秋收几小箩”。在极端性的石漠化面前,文山州如何与顽劣的石头宣战?如何与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抗争?如何帮助当地贫困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跨越发展呢?
据西畴县县长蒋俊介绍,为了治理石漠化,文山探索出了“六子登科”的办法,通过系列综合治理,石漠化蔓延得到了有效遏制。
据了解,所谓“六子登科”,一是山顶戴帽子,采取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等措施,恢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搞好水土保持,防治石漠化。二是山腰系带子,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和沿山一带的土地,大力发展核桃、油茶等特色经济林,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山脚搭台子,对坡度小于25度的山前缓坡进行“坡改梯”,炸石造地、营造生物埂,防止水土流失,增肥地力,保护耕地,确保人均1亩基本农田地。四是平地铺毯子,大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开展中低产田地改造和高稳产田地建设,增加粮食产量。
五是入户建池子,大力发展户用沼气池、小水池(窖)建设,户均建一口水窖、一个沼气池、秸秆氨化池,解决农村能源、人畜饮水和牲畜饲料,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石漠化的治理成果。
六是村庄移位子,对石漠化地区失去生存条件的农户实施易地搬迁,将村庄向条件好的地方迁移,劳力向发达地区输出,缓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记者 杨富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