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专家熊丙奇 访志愿填报专家熊丙奇博士 教你提高录取胜算
今年高考,我省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填报,考生投档时将由以往的志愿优先改为分数优先,平行志愿填报减少了志愿填报的焦虑,却没有完全规避填报中来自录取高校的投档比例、考生对自己的准确定位以及考生对学校的选择三方面的风险。
为此,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内著名高招志愿填报专家、就业指导专家和教育专家邀熊丙奇博士,就考生如何准确定位自身实力、统筹规划自己的平行志愿、注意志愿的搭配等问题进行了解析。
志愿填报注意“冷热”搭配
记者:按照往年的录取规则,考生第一志愿填报的博弈色彩十分浓厚,一些优秀的学生只因填报志愿的失误,导致进不了理想的高校。该怎样才能规避这些风险?
熊丙奇:几乎每年填报高考志愿时,都会出现考生家长询问为什么第一志愿填报北大或清华,第二志愿就不能填报西安交大、西北工大等学校的问题,并难以理解因为一分之差进不了清华,却也由此失去了上交大、西安交大的机会。
另外,由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患得患失”,因往年某校录取分数高,以致今年不敢填报,或者往年某高校分数较低,而蜂拥填报,如上种种,直接导致高考录取中高校的“大小年”情况。对学校而言,平行志愿强调分数优先、检索志愿,那么,学校的投档比例,就成为学校实施自主权与增加学生志愿填报风险的两难选择。
所以,填好平行志愿,必须做好各志愿间的搭配。第一批、第二批平行志愿4个学校志愿间大致可以有以下搭配方式:A志愿“冲”,B志愿“稳”,C志愿“守”,D志愿“保”。
记者:熊博士,您说的搭配原则,到底该怎么去把握呢?
熊丙奇:A志愿“冲”。是否选择“冲”,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冲”的风险,主要为投档而被退挡的风险,如果求稳,应该放弃“冲”的打算;二是自己学习发展趋势,是逐步提高,还是保持平稳,或者下降,如果下降,应该放弃“冲”的打算;B志愿“稳”。
当A志愿投档未进时,表明自己的考分离开自己的预期理想有一定差距,这时,B志愿应该追求稳,而不应该再选择“冲”C志愿“守”,未能投档到A志愿、B志愿,希望能被下一平行志愿录取,守住自己高考的最低梦想。
D志愿“保”。对于不同考生来说,保底的院校各有不同,有的考生则可能选择录取分数处于中下层次的高校作为自己的保底志愿;有的考生可能选择往年录取分数一直为一本线、二本线的学校作为第一批志愿和第二批志愿的保底志愿;还有的考生可以选择往年接受加分投档和降分录取的学校作为保底志愿。
平行志愿填报一定要注意“冷热”搭配,志愿中允许出现十分热门(考生报考走向集中)的学校,但同时必须考虑一些冷门的学校,不要一味追逐热门,导致投档失败。以上搭配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说,发挥很好被A学校录取,发挥正常被B学校录取,发挥再差应该被C学校录取,实在不行,应该有大学可上。
对应于这样的搭配方式,我们发现,如果某位考生把自己“最稳”能上的学校放在第D志愿,其实是不可取的,存在自己高考发挥不理想、其他考生走向过于集中所导致的报考失败隐患。
学校和专业如何两全其美
记者:按平行志愿录取,虽然学生多了对同一层次高校的选择机会,减少了高分落榜的可能,但考生再对学校和专业进行选择时,时常会出现志愿填报的两难选择,请您在这方面给予一些指导?
熊丙奇:我想请考生们重点掌握平行志愿填报应遵循的三大原则。一是准确定位原则。填报志愿,考生自身的实力定位非常关键。根据高考成绩表上的投挡分、投挡分名次,考生可以基本确定自己重点考虑哪一批次的志愿,可以选择这一批次哪些学校及相关专业等。
二是发展兴趣原则。平行志愿填报给了考生选择同一层次院校的更多机会。在过去的志愿填报中,考生经常出现的焦虑是选好学校还是好专业的问题,即在一所好学校的冷门专业和一所差一些学校的热门专业中作选择,在新的志愿填报中,这个问题可能成为多数学生的疑惑。
将进一所好学校的冷门专业作为A选择,把进差一些的学校的热门专业作为B选择,这样导致的问题是,考生完全不顾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按分数高低选择学校。为此,有必要提醒考生,要在志愿填报中,应该在自己的实力范围内,注意自己的学校兴趣和专业兴趣,并按学校兴趣和专业兴趣配置志愿。
记者:考生应该怎样根据自己的实力,列出自己最想进的学校、比较想进的学校、一般想进的学校、可以进的学校等,来考虑自己的平行志愿组合?
熊丙奇:说到学校兴趣,考生可以把最想进的学校作为A志愿,把比较想进的学校作为B志愿,把一般想进的学校作为C志愿,把可以进的学校作为D志愿,由此把志愿选择真正作为兴趣选择。而说到专业兴趣,考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列出自己喜欢专业在相关高校开设情况,并结合该校的办学地点、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列出自己的志愿选择。
事实上,平行志愿填报可以较好地发展考生的专业兴趣。比如,某考生喜欢英语专业,他完全可以以这一专业兴趣为线索,列出开设这一专业的北京高校,西安高校,分析自己的实力与高校的对应的情况,由此把这些学校作为自己的平行志愿。
填报志愿走出六大误区
记者:在平行志愿填报中,可能存在哪些误区,怎样走出这些误区?
熊丙奇:考生在平行志愿填报中,可能会存在以下误区。
一是认为平行志愿已经没有风险;二是盲目“冲”自己实力所不能及的学校志愿;三是不注意拉开学校之间的梯度;四是选择过于急功近利。有不少家长和学生,希望高考分数在高考录取中充分发挥作用,不要被“浪费”。出于这种心理的志愿填报和选择,往往导致学生忽视内心真正的需要,比如某个学生,其实很喜欢某大学的一个专业,但是,周围的老师和家长,一直劝说他报考另一所大学,认为他完全有实力进这所大学,不要由此浪费了自己的实力,这让其十分困惑与迷茫。
误区五:没有职业发展方向。这与我们整体基础教育不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有关。有不少学生在高考选择志愿时,根本不知道自己未来想成为怎样一个人。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高中生,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寻找工作时,也对职业发展一片茫然。
最后一个,就是没有专业兴趣爱好。这其实与职业发展教育缺乏相对应。分析自我,是准确定位的前提。现在的学生,很难清晰说出自身的兴趣爱好,由此也导致职业发展方向很难确定,也导致专业志愿选择左右为难。不少学生从开始上学起,就被老师和父母要求把所有精力放到应对高考考试的核心科目上。
因此,兴趣与爱好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要么完全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意见,甚至由父母“包办”了事,要么追逐当前的“热门”。
所以,在高考志愿选择时,考生一定要走出这些误区,千万不要盲目从众,不要随别人考什么学校、考什么专业,别人认为什么学校好,什么专业好,就跟着报考。其实,只有适合自己的实力、适合自己的潜力、适合自己的兴趣的学校和专业,才是对自己而言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
知己知彼减少盲目性
记者:那么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怎样才能减少一些盲目性?
熊丙奇:成功填报高考志愿需要的是“知己知彼”。要获取充分的高考信息,要准确定位自己。填好平行志愿,首先要掌握录取政策与规则,不能对政策、规则产生误读。这会影响到考生的志愿填报以及今后的大学学习。其次,考生填报志愿必须满足政策环境、录取规则的要求,否则志愿填报就会无效、错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另外,高考志愿填报,应该将本人实力、兴趣、职业发展和志愿填报规则四者有机结合起来。考生的实力,就是选择志愿的基础。
平行志愿填报是一个新事物,很多家长和考生,此时都在分析如何填好平行志愿,在此我们提醒广大考生,要以实力为基础确定自己可以选择的学校和专业范围,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职业发展兴趣与目标,在实力允许的范围内,把兴趣作为选择志愿的重要依据,只有建立在对自身实力充分的评估基础上,才能使所填报的志愿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