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钱宇平 围棋国手钱宇平九段和他的父亲钱得胜

2018-03-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90年5月,嵊州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围棋之乡",当时聂卫平.马晓春.钱宇平.刘小光--等众多围棋国手云集嵊州,嵊州县城一时掀起热火朝天的围棋浪潮.同时鹿山

1990年5月,嵊州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围棋之乡”,当时聂卫平、马晓春、钱宇平、刘小光……等众多围棋国手云集嵊州,嵊州县城一时掀起热火朝天的围棋浪潮。同时鹿山小学被省体委命名为省业余围棋学校,而剡山小学则是嵊州市第一所县级业余围棋学校。

在业余围棋学校的命名大会上,马晓春、钱宇平分别被聘为鹿山、剡山两所围棋学校的名誉教练。会上聂卫平棋圣说:“马晓春、钱宇平两人一直是我国棋坛上的竞争对手,看来这两位名誉教练在培养小棋手方面也是竞争对手,对此我绝对保持中立,这两所学校不论谁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棋手,我们都把他们吸引到国家围棋队里来。

”马晓春说:“两年后鹿山小学要有70%的学生会下围棋。”钱宇平说:“我太高兴了、太激动了。我从小就常听父亲说过嵊县的事,很想回故乡看看,这次终于实现了这一愿望。剡山小学是嵊州的百年老校也是我父亲的母校,同学们都很聪明活泼,不管怎样,一定要想办法把我们的围棋水平搞上去。”

因为钱宇平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他是一名上海棋手。国家围棋队副总教练罗建文说:“钱宇平虽然生长在上海,但祖籍在嵊州,围棋又受父亲的启蒙,没有嵊州,钱宇平也很难成为围棋国手。按照我国的风俗习惯,钱宇平也是嵊州籍人。”的确钱宇平的围棋之路和发愤学棋的精神都来自他父亲的启蒙和教诲,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宇平成为品学兼优的强大动力。

钱宇平的父亲钱得胜,浙江嵊州竹溪乡苦竹溪人,这是一个吴越国武肃王钱镠后代聚居的大村落,虽地处会稽山脉的腹地,却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钱得胜的父亲钱绍元行医又喜围棋,他的一生深受其父的影响。1952年钱得胜从部队转业后插入嵊中初二(2)班学习,和我同班,思想品德、政治觉悟不愧为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战士,学习成绩又在全校名列前茅,并被选为班长。

他爱好围棋,下起棋来,如同其名,处处得胜,是当时嵊县围棋高手之一。

曾记得当年我和他下过几盘围棋,他让我4子还不是他的对手。1956年钱得胜在嵊中高中毕业,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继承父亲钱绍元的医学和围棋,曾获上海市高校围棋冠军,并在上海《围棋》月刊经常发表围棋死活题等技术性文章。

六十年代初,钱得胜即将高校毕业,正遇中日围棋首次交锋。当时他目睹日本一位五十岁的五段女棋手伊藤友惠竟以八比0的战绩击败了我国所有的国手。钱得胜永远忘不了这一“国耻”。他在上海成家立业后,生有宇光、宇平二子,他决心要培养他们成为祖国围棋事业的接班人,为赶超日本、为国争光立下宏愿。

钱宇平1966年10月6日出生于上海,五岁起就随父学棋,生得聪明活泼,在父亲的启蒙下,很快掌握了围棋的初级技巧,6岁时就能背出300多道各类手筋的围棋死活题。钱得胜为使孩子能在棋坛上有所作为,他把业余时间全放在孩子身上,当时社会上的围棋资料很少,只在上海图书馆才能找到,他一有空就钻进了上海图书馆,把“金鸡独立”、“胀牯牛”、“倒脱靴”、“弃子技巧”、“倒扑”、“滚打包收”……等各种妙手编成习题汇编成册,让宇平一道道地解答。

宇平每次下棋,他都在旁观看,下得好就表扬鼓励,并给予物质奖励。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宇平七岁入上海体育宫围棋班,八岁就和曹大元一起代表上海参加全国少年围棋比赛,为上海队夺得了全国少年围棋团体冠军;1979年十三岁入选国家少年国棋队集训并首次东渡日本,是我国第一批少年访日围棋代表团成员之一。

8月24日,宇平授2子以13目的优势战胜日本九段棋手关山利夫,被日本棋圣藤泽秀行赞为“天才少年”,并断言:“钱宇平是仅次于马晓春的最有希望的棋手。”同年他在上海市成年组围棋赛中荣获冠军,这是历届上海市围棋冠军中年龄最小的一个;1982年第二届“国手战”仅次于马晓春、聂卫平获第三名;1983年钱宇平又取得向连获五届“新体育杯”赛冠军聂卫平的挑战权。

这一年又在中日对抗赛中3战3捷,连胜三位日本八段高手。

钱宇平在他父亲的严格教育下,是国内最为刻苦用功的棋手之一,在多次的国内外围棋大赛中,成绩逐年上升,离冠军宝座近在咫尺,然而又似乎还是那么遥远。

1985年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钱宇平第一次迎战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九段,在紧张的读秒声中,他可以趁小林光一的一步漏着,一举获胜,却未能发现这一“千载难逢”的胜机,就推枰认输了。事后江铸久九段遗憾地告诉他:“你是胜局认输”。

宇平听后顿时脸涨得通红,最后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啊”了一声,惊呆不已,这不仅失去了为国争光的机会,还为小林光一创造六连胜的奇迹。为了铭记这一“吴越之辱”,他决心卧薪尝胆,削发为“僧”,一心投入棋道的探索,放弃了其他一切爱好,每天化十几小时潜心打谱。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宇平再次入选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并在1986年5月的擂战中击败今村俊也七段;在6月的“飞翔杯”快棋战中淘汰了聂卫平、曹大元两位九段;在全国围棋团体赛中为上海队第十次夺冠立下汗马战功。

1987年他在第十五届中日围棋对抗赛中战胜淡路修三九段,又在三番棋中以2:1挫败彦坂直人七段;在全运会围棋赛中再次以十战全胜的记录为上海队夺冠立功。

6月钱宇平在全国围棋段位赛上,力克芮乃伟、江铸久、杨晖、邰震中等名将,以十连胜的战绩,荣升九段,成为我国继陈祖德、吴淞苼、聂卫平、马晓春、曹大元之后第六位九段棋手。

钱宇平晋升九段后,整天闭门不出,完全痴迷于棋的海洋,那双藏在700度镜片下的眼睛总是在不知疲倦地寻求着“黑白世界的奥秘”。

正当钱宇平棋艺如日中天的时候,患上了严重的头痛症,每天头痛难忍,烦躁不安,不得不离开朝夕相伴的围棋。遵照医嘱,他再不能看围棋书,也不能摸黑白子,他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1988年6月经医生批准,钱宇平重新投入全国CCTV杯快棋赛的战斗,战胜陈临新、马晓春、曹大元,夺得冠军,结束了无冕九段的历史。两个月后又在中日快棋赛中战胜日本加藤正夫九段。

中日快棋战后,不到一个月,一年一度的全国围棋个人大赛于9月1日在北京空军第一招待所礼堂拉开战幕,据赛程规定,获男子冠亚军者将获得参加第二届“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的入场券。经过11轮连续作战的马拉松式的棋赛,钱宇平在六连胜的基础上又连胜曹大元、刘小光、江铸久三位九段硬汉,最后以11连胜的不败纪录第一次夺得全国大赛的冠军,实现了他多年来的夙愿。

经过全国个人赛的考验,紧接着宇平又投入了全国围棋十强赛和首届全国棋王赛等赛事,尤其在棋王赛中,首先连过车泽武、张文东、郑弘三关,进入半决赛后,首先以2:0战胜邰震中进入了最后的棋王决赛。

1989年3月五战三胜的棋王决赛在香港举行,钱宇平再次以3:0完胜对手俞斌,登上了棋王宝座。

1990年更是钱宇平战果辉煌的一年,在国内分别战胜过聂卫平、马晓春、刘小光三大名将,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连续击倒日方副帅坂田荣男、主帅武宫正树两位超一流九段,赢得了第五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胜利。

1991年7月6日,第四届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半决赛在日本大阪举行,钱宇平在击败林海峰、石田芳夫后,终于与小林光一面对面坐了下来。其时小林光一已是日本第一高手,日本最大棋战“棋圣”赛六连霸,第二大棋战“名人”赛三连冠,并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创造了六连胜的佳绩。

这场比赛钱宇平下得精确细致,采取了避其锋芒的弃子战术,不但成功地将自己的孤子走畅,化险为夷,还先手抢到大官子,最后中盘战胜小林光一,报了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一箭之仇”,取得了富士通杯最后决赛权。

1991年8月3日,东京王子饭店,第四届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的最后决赛在这里举行,然而赛场内冷冷清清,鸦雀无声,赵治勋九段在这里安静地坐等了三十分钟后捧走了第四届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冠军奖杯。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罕见的围棋决战场。

原来钱宇平战胜小林光一后,取得了与赵治勋争夺世界冠军的决赛权,然而,就在决赛前夕钱宇平因头痛病复发,不得不住进医院治疗,放弃了争夺世界冠军的决赛,成为中国围棋界罕见的遗憾事。

1992年底,经过一年多的治疗休养,钱宇平再次复出,在首届大国手围棋赛中,发挥出色,连克金渭斌七段、刘小光九段、吴肇毅八段,取得了与马晓春九段争夺首位大国手的决赛权。这是两位嵊州同乡的第一次高端决战。1993年10月,决赛在香港开赛,钱宇平功亏一篑。

1994年5月,钱九段在CCTV杯电视快棋赛中连续击败吴肇毅、常昊等名将,夺得亚军,取得了参加第六届亚洲杯快棋赛的资格。7月22日在韩国釜山举行的半决赛中,钱宇平迎战上届冠军依田纪基九段,伊田猜得黑,布下了他擅长的“中国流”阵势。宇平巧妙地施展他高超的战术,最终突出重围,大功告成,最后以3目半的优势夺得该赛亚军。这是钱宇平二次复出后的最佳战绩。

1994年底至1995年初,钱宇平在首届中国围棋霸王赛和第九届“天元赛”中被淘汰后,一再遭受头痛病的困扰,病情比以前更为严重,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疗。作为神经科医生的父亲也是束手无策。

现在,钱宇平的身体已基本康复,与父母住在一起,并与兄长钱宇光在一起搞围棋教育。哥哥钱宇光是上海市长宁区围棋总教练,是长宁区西部业余棋艺学校校长,也是长宁区教育局导师团导师。除了传带长宁区的少年儿童的围棋外,也有国外的围棋爱好者慕名来此请教宇平的。

前些年钱宇平还曾写信给中国棋院围棋部主任华以刚八段,希望能参加一些比赛,宇平说:“我如果离开了围棋,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的确,宇平从5岁开始学棋,一直视围棋为生命,几乎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围棋,由于病魔缠身,才不得不中断了棋士生涯。

宇平已是46岁了,今后的路还很长,看来,还是应以身体为重,量力而行,重点放到培育少年儿童的方向上来,还可以为围棋事业贡献余力。

我和钱得胜是五十年前的嵊县中学同学,又都是围棋爱好者,回忆起半个世纪前的往事,正是感慨万千。前几年,他还特地寄给我他们父子俩合写的《围棋手筋》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