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然的读音 张然:排球比赛中的“三分钟”与“十年功”
实施每球得分制,一场排球赛通常耗时60分钟(3局)至100分钟(5局)左右,比赛过程比以前的发球权得分制缩短了,并具有可控性。由此有人认为,专业队的训练量可以随着比赛时间的缩短而相应减少。比赛时间的长短与训练量的大小,能不能简单机械地等同递减,应当进行具体分析。
实验表明,高水平的排球赛属于无氧代谢与有氧代谢相结合、而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每球得分制虽然赛程缩短,但其竞争加剧,对抗升级,紧张程度提高,心理压力加大,对运动员的机体能力、技术难度和心理素质的要求,不是减弱而是加强了。
如果平时训练缺乏高数量、高强度、高质量的刺激,就不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技术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能适应剧烈比赛的需要。常言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是杂技等表演艺术家虽在台上只有几分钟的精彩展示,但却是经历了长年累月的久久为功和千锤百炼,才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境地的。
同样,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瞬间完成各项技术的成败,也同日常训练效果的优劣息息相关,只有平时训练的量和强度大大超过比赛的量和强度,才能练出过硬功夫,应对实战需要。
排球属于技巧类的运动项群,其技术繁多,动作精细,技巧性强。要想达到全面、熟练、精确、有效的自动化技术境界,不花大气力、多时间去操练,是不可能实现的。排球运动的某些特点,诸如瞬间击球、球不落地、不能连击、三次过网等,不但要求个人技术娴熟,运用自如,而且队员之间要行动协调,配合精密。
但从联赛中反映出的不少运动员技术片面、动作粗糙、球感较差、失误频繁、基本功不扎实、互相配合不默契等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恐怕就是训练不足、火候未到所使然。须知,熟能生巧,久练必精,只有通过反复磨练,精雕细刻,才有可能获取技术真知,达到理想境界。
培养一个世界级优秀排球选手的过程,日本女排著名教练山田重雄在20世纪70年代称霸排坛时说:要经过1万小时左右的训练。中国排球在80年代鼎盛时期的经验是:“三年成型,五年成材,八年成器”,或称“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绩,八年攀高峰”;五连冠和21世纪中国女排这批选手,大都是经历了8至10年左右的训练,才达到世界顶峰的。
国际排联专家们经过调研认为,“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的冠军队,一般超过26岁(男排)或23岁(女排)。
”(译自FIVB《 COACHES DIGEST》)也要经过8到10年左右的系统训练。 以每年280个训练日、每天练5小时计算,8年大概也是1万小时上下。可见,中外观点不谋而合,天下英雄所见略同。
这些都是培养优秀排球人才的成功体验。当然,随着科技的昌盛,经验的积累,选材的优化,训练的改进,未来可能会缩短运动员的成材过程;但是,运动员的成材规律是不可以违背的,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总要通过不平凡的系统训练才能成材。减少日常的训练量,无异于将延长运动员的成材过程。
目前,我国男排在世界排坛属二、三流水平,女排虽又夺世界冠军,但尚未占有绝对优势。而欧美诸强拥有人种和体能的先天优势,他(她)们勤奋的职业道德和专致的敬业精神,当令头脑清醒的业内人士脸红耳热,慨叹不如,并引发危机感和紧迫感。
排球兴衰,匹夫有责。据国际排联教练员文摘介绍:“高水平运动员每天必须练习4—6小时;世界一些名列前茅的队一天的训练量高达8小时,每周40多小时。”(FIVB《COACHES DIGEST》)具有先天优势的老外尚且如此苦练,而我们现在有些专业队一天平均不到4小时的低水平训练还要减量,这怎能赶超世界水平或保持领先地位呢?
综上所述,有理由认为,实行每球得分制,不但不能减少训练量,而且要理直气壮地重新叫响并实行“三从一大”的科学训练原则,因为它符合“条件反射”建立规律和“超量补偿”科学原理,是包括排球在内的我国许多运动项目登上世界技术巅峰的宝贵财富,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是不可以随意曲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