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浩森李志惠 浙商基金李志惠:打造一家受人尊敬的基金公司
自1998年国内首家基金公司成立至今,公募基金行业在17年的变迁中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无数风雨。伴随着公募准入门槛的放开,传统的基金业态不断遭遇挑战甚至“颠覆”,一批次新公司规模排名靠后,在大资管时代的背景下面临着更复杂更严峻的生存环境。
浙商基金正是这批次新公司中的一员。然而随着年内市场热议的万向系将控股浙商基金、原公募大佬肖风回归并担任浙商基金董事长等话题,浙商基金未来的想象空间被无限打开。
作为浙商基金管理团队核心带头人的李志惠,在他把浙商基金作为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他将如何带领浙商基金走出一个崭新的未来?
⊙记者 王文清 张馨
十年老友再聚首从零开始再出发
据了解,浙商基金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核心高管团队的重新组建,其中包括董事长肖风,副总经理聂挺进和沈阳,他们均是曾经与李志惠在一起愉快共事过十年的老搭档,在资产管理行业经验丰富且对行业理解深刻,共同经历过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期和发展困难期,并且他们都深深明白,基金业早已不是老十家时代的游戏规则,单纯复制过去必不可行。此次,十年老友因相同的理念而再次凝聚在一起。
据李志惠介绍,公司核心团队的成员都已举家从深圳搬到上海,在浙商基金这一全新的平台上一起并肩奋战。除核心高管团队外,公司内部人才年龄结构也很健康,浙商基金现有同事总共约五十人,许多都是80后。
“我在浙商的这几个月,没有开过一次会,但是我却找公司里每一个员工谈了话,了解他们,认识他们,最短的谈了45分钟,最长的谈了一个上午,谈完公司里五十号人,花了两个星期,但我觉得这时间花的值!”李志惠说。
目前,公司内部结构扁平,沟通成本低,无论是思想的统一,战略目标的制定,还是业务的发展和执行落地均能最高效地完成。
“也许因为我们都是理想主义者,也许因为我们都还怀揣着那一个梦想——不在乎规模有多大,不为追逐盈利有多少,只为打造一家受人尊敬的基金公司”李志惠说。
在他看来,“尊敬”二字包含四重意义:首先是公司内部同事间相互尊重,不分工作等级和岗位差别;
其次是对客户的尊重,李志惠认为,所谓“受人所托,忠人之事”,基金公司必须要在投资、销售、专业以及各种服务细节上实现对客户的尊重;
第三重是对专业的尊重,对专业领域和对专业人员保持足够的尊重是有效合作、提高效率和留住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前提;
“尊敬”的第四重含义则涵盖了尊重竞争对手,资产管理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要学会尊重对手,并从对手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实现长足的进步。
打造公募资产管理激励机制的3.0版
李志惠坦言,在大资管时代,未来公募基金的牌照红利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才的力量,机制将远比资本更重要,未来浙商基金将致力于打造不输于大部分私募和公募基金激励机制的3.0版本。“我衷心希望,未来的浙商基金能像诸多中外成功企业一样,核心团队始终在一起经历风雨,全体同事们上班的步伐能和下班时的一样轻盈”李志惠说。
据李志惠介绍,未来浙商基金整个公司就是一个事业部,长效激励方面,将效仿他个人非常欣赏的惠灵顿资产管理公司所采取的合伙人制度。公司拿出相当部分的股权对公司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同事进行合伙人股权激励,其中每年较大部分的分红将与合伙人的绩效挂钩,其余部分再按照合伙人持股比例进行分配。
同时,为保证吸引和引入新的合伙人,必须设置合理适宜的新股定价机制,而新进合伙人必须由既有75%以上的合伙人同意方能通过。另一方面,为肯定退出的老合伙人的过往贡献,也为其保留一定年限按年递减的分红权,以此确保公司核心团队的顺利更替。
李志惠特别指出,与业内现有的事业部制不同的是,浙商基金将采取的激励机制必须长、中、短期并行。“核心高管团队之间或许可以谈情怀,谈梦想,但是落到公司中的每一个员工,我们也必须为他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让大家可以安顿好生活全情投入工作,避免因薪酬压力带来的业务动作变形,这是公司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李志惠称。
短期激励方面,李志惠透露,当运作重大项目时,公司内部将成立跨部门联合行动小组,最大限度降低内部沟通成本,针对突出贡献者实现项目激励。中长期也将持续对各职能部门提供市场上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管理费收入计提比例。
大数据开启互联网资产管理3.0版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大数据的合理利用将成为企业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制胜的关键因素。相较于其他行业,资产管理行业对大数据的敏感程度更高,对投资效率的改善和投资业绩的提升也更为明显。李志惠坚定地相信,未来资产管理行业的鸿沟,除了来自于制度、人才等传统要素之外,大数据的获取和应用能力也同样将是重中之重。
他特别指出,投研向来是资产管理行业的重中之重,大数据在投研的应用不仅能提升投研效率,还能进一步改善投研绩效,实现对中国资本市场多维度的重新刻画。
李志惠向记者介绍道,大数据的出现,不仅会彻底颠覆研究员的工作模式,而且会改变各个领域研究的逻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浙商基金内部将创新性地设置“首席数据官”一职,属业内首次,首席数据官将成为投研与大数据之间的桥梁,促进投研与大数据更好的协作、融合。
未来,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研究员对投资标的数据真实性的判断力、对数据背后价值的分析能力、以及利用大数据形成投资逻辑的能力将成为考验研究员功力的标准,并将进一步影响到资产管理公司对研究员的布局。大数据时代,基金公司在产品规划上也能做到更好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做”,精准出击。
除此之外,浙商基金董事长肖风,由于其同时兼任万向控股旗下通联数据董事长、以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主席,目前浙商基金已与通联数据成立了多个联合开发小组,在大数据智能研报、投研绩效归因和进一步优化,以及基于大数据的产品开发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
由浙商基金和通联数据编制的大数据量化指数已进入实盘模拟和最后优化阶段,未来浙商基金还与通联数据联合开发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系列特色指数产品。
创造“简单 分享”的企业文化
在这个时代,要把一家小型公募做强,难度不言而喻。公司在实际运作中,除了不断完善的激励和鼓励创新的机制外,企业文化和平台的价值同样不容忽视。
李志惠说,“我希望为我的同事们打造一种‘简单’的企业文化,大家在一起,踏踏实实地做该做的事”。
在李志惠眼中,无论时代怎么变,究其根本,资产管理机构秉持的宗旨是持有人的利益至上,以及为持有人实现财富保值增值,“这一原则是任何时期都不会改变的”。
纵观国内外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历史,行业内向来不乏优秀杰出的个人,但是如何将诸多优秀的个人凝聚成一支优秀高效的团队,进而形成一家有竞争力的公司,是公募基金发展道路上必须直面的问题。
对此,李志惠表示,浙商基金将会以一个整体迎接挑战,未来的2-3年内,将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主培养并引进与公司理念一致的人才,只有拥有了这样的骨干团队,公司的事业才能持续发展。公司里前、中、后台的员工缺一不可,同事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应分工协作,互相学习,共同分享——分享的不仅仅是财富,更重要的是知识与信息,态度与信念。
在公募基金行业摸爬滚打了十逾年的李志惠相信,公募基金的公司架构和平台价值是不可取代的。过去一年间,虽然遗憾地见到了许多优秀的公募基金管理人转身离去,但是凭借着体制的突破和创新,公募基金依然能够探索出一条契合新时代的发展道路。
“来到浙商这一全新的平台,我就是希望和大家一起做一点不一样的事,我李志惠不是公司里最重要的人,我更不是领导,我只是一个组织者,为同事们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