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鸾四次回归家乡 撰写《归乡记》表乡土情

2017-05-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生沉浮俯仰 四次回归家乡 张季鸾回乡受礼遇 撰写<归乡记>表乡土情由于张季鸾的父亲张楚林考取进士后在山东任职(曾任山东邹平县知县)居住,所以张季鸾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异乡.他一生只回过榆林四次,最后一次著有<归乡记>,关于这次归乡经历文中有详细记述.张季鸾第一次回榆林是1901年,其父楚林公病殁后,其母王氏带张季鸾(时年14岁)和两个妹妹千里迢迢扶灵回籍.对张季鸾来说,这一次的回乡之旅并不愉快,丧父之痛不说,还因为商业纠纷和人打了官司.张季鸾曾在<归乡记>中回忆:

一生沉浮俯仰 四次回归家乡 张季鸾回乡受礼遇 撰写《归乡记》表乡土情

由于张季鸾的父亲张楚林考取进士后在山东任职(曾任山东邹平县知县)居住,所以张季鸾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异乡。他一生只回过榆林四次,最后一次著有《归乡记》,关于这次归乡经历文中有详细记述。

张季鸾第一次回榆林是1901年,其父楚林公病殁后,其母王氏带张季鸾(时年14岁)和两个妹妹千里迢迢扶灵回籍。对张季鸾来说,这一次的回乡之旅并不愉快,丧父之痛不说,还因为商业纠纷和人打了官司。张季鸾曾在《归乡记》中回忆:“ 辛丑东,带全家回榆林,一路的困难,不必说了,到家即发生生活问题。

全家箱箧中,只有几只元宝,有一处伙开的商业,被人乾没,成了讼案,先母自己上堂,而命我早出就学,艰难家计一身承当。”

1902年初,张季鸾师从名儒田善堂学习《四书》《五经》等传统国学。秋天,又奉母命,前往礼泉,在关学大师刘光蕡主持的烟霞草堂就学,告别了首次故乡之旅。

第二次归乡是1904年,张季鸾(时年17岁)的母王氏病逝(享年37岁),他接讣闻遂由三原宏道学堂回来奔丧。料理完母亲丧事后,张季鸾强忍悲恸之情,继续刻苦求学。第三次是1908年(时年21岁),张季鸾在日本留学期间短暂回国,与高芸轩结婚。在榆林逗留期间,他曾应邀在榆林中学讲学。

第四次是1934年9月底,张季鸾(时年47岁)为纪念其父楚林公冥诞100年,其母王氏忌辰30周年,携家眷专程自天津回榆林谒墓、立碑。这一次,可以用荣归故里来形容。

作家何志刚在《张季鸾四次回榆林纪行》一文中这样描写:“1934年10月10日傍晚,张季鸾回到阔别26年的故乡——榆林。当行至距城20里的三岔湾时,榆林驻军八十六师师长井岳秀等恭候相迎,并牵马坠蹬,扶张季鸾上马。”

张季鸾外孙女李赋英则回忆当时情景称:张季鸾快到榆林城的时候,他的亲友,还有地方上的官员已在城外迎候。榆林地方军阀井岳秀,平时作威作福,但当张季鸾下马的时候,他就单膝跪地,让张季鸾踩着他的另一条腿下马。“ 那是毕恭毕敬的。进城以后,榆林城里的市民夹道欢迎,把那个道路堵得啊,人都不能通过了。”李赋英说道。

张季鸾在这1个半月的时间里,拜访了一些亲戚故友,浏览之事不多,只登临过镇北台。不过,这段故乡时光让张季鸾感思不少,此时他著作的《归乡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国庆日傍晚,我们全家到了多年不见的榆林城。榆林城附近,是一片沙漠,我看见多年不见的沙丘,反感到一种爱慕。

夕阳将下之时,隔着榆溪河,远望沙丘起伏,一片通明。目力所及,又看不尽的烽墩,沙随风舞,犹如海中的波浪一般,这是怎样雄伟的风景啊!”可见久居他乡的张季鸾对故土有着深深的眷恋。

在《归乡记》中,张季鸾还表达了对榆林农村百姓生活苦难的同情和对榆林青年的期望。同时,抒发了自己的处世哲学“报恩主义”, 这成为日后人们研究其思想的重要文献。

寻访张季鸾故居

老宅不复存在 原地基建家属楼

张季鸾当年的居所已被高楼所取代。记者杨彬摄

在参加完张季鸾之墓回迁公祭活动之后,昨日下午,张季鸾家属在榆林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寻访了张季鸾的故居——吕二师巷5号院。

这条巷子位于大街凯歌路附近,乍一看,与榆林街上普通的居民小巷并无区别,但细览之后又有所不同。巷口门楼上写着“榆林吕二师下巷,毛泽东”几个大字,据说这取自毛泽东给当年居住于此的《大公报》记者杨令德的回信,后来的人们依据信封上的字迹将其刻成牌匾悬挂于此。

记者观察到,除了巷口门匾让人大开眼界外,巷子中一所看上去古色古香的的宅子也非常吸人眼球。这座宅子大门两侧各竖立着两个斗状旗杆,门牌和两侧门柱都留有字迹,院内竖立着的一座石碑更是恢弘大气。不少人以为这就是张季鸾的老宅,然而从碑文极易看出,这是吕家4号院,而非张家的5号院。

经过4号院落的吕向正老先生的指点,人们终于见到了如今已经面目全非的张季鸾老宅。原来的老宅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家属楼。

据吕老先生讲,该巷子原来只有吕家一家名门大户,光绪年间,吕氏族人将大概有七八间房子的吕二师巷5号院卖给了张季鸾的父亲张楚林,张家两兄弟张楚林和张翘林联袂同中进士及第,誉满全陕西。由于他们同中进士,人们就将原来的梨儿市巷按谐音改为吕二师巷,意则吕家之巷又出了张家两个进士。

张楚林中了进士被派往山东任职后,这个四合院一直被其亲属居住。1901年初,张楚林在宁阳济南府病故,张季鸾和母亲回到榆林时,家里的房子已被亲友占据,成了讼案。

后来张母诉讼要回部分房产,母子才得以安居。直到1934年,张季鸾第四次回榆林,还在其中居住。“ 文革”期间,张宅被军分区占领,“ 文革”后又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后被外经贸会购去,在原有的地基上建了家属楼。

先生的“报恩主义”

为父刻制“三绝碑” 一片孝心报亲恩

“三绝碑”是我国碑刻文化中鲜见的一种形式,因碑文撰写、书写、镌刻(或题跋)均出自名家之手,堪称文、书、刻“三绝”故而得名。而张季鸾祭奠父亲所制作的《清故宁阳县知县张君墓表》碑刻,正是由章太炎撰文、于右任手书、苏州集宝斋刻石,故得名“三绝碑”。昨日,记者在榆阳区文管办有幸见到了这座碑的真容。

在保管碑文的库房里,一座长方形的石碑平放在地上。据文管办工作人员介绍,“ 三绝碑”通体为花岗岩质,高133厘米,宽67厘米,厚10厘米。碑文为行草书,共18行,每行37字。左上角、右下角残缺、剥蚀严重,很多字漫漶不清。

据史料记载,这座碑是1934年张季鸾为父亲诞辰100周年,母亲病逝30周年所制作。从苏州起运到包头,当时傅作义派手下的一名副官,冒险从黄河上运了下来。历经近一个月才到达榆林城。

《归乡记》中,张季鸾说自己的人生观是“报恩主义”。报亲恩、报国恩、报一切恩。而现存能够最直观体现他报亲恩的就是这座“三绝碑”。

文人话张季鸾

“百年第一国士” 后人高山仰止

1941年张季鸾逝世之时,毛泽东曾在唁电中赞誉其“功在国家”,而周恩来唁电中用“国士”誉之。蒋介石不仅以政府名义发布“国民政府褒奖令”,还亲临张季鸾的追悼会和葬礼现场祭奠。这次榆林迁回张季鸾墓,也赢得文人界的一片赞誉之声。

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榆林作协主席龙云说:“ 张季鸾是从榆林走出去的文化名人,是榆林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把张先生之墓迎归故里,是对其本人的尊重,更是对文人阶层的尊重。”

著名导演何志铭说:“ 我是张公的粉丝,他仅仅活了50多岁,但是对国家和民族所做的贡献,让后来的文人高山仰止。由于各种原因,张公墓曾被撂荒,最后被猪圈、砖厂围困,这让我们这些后人蒙羞,如今迁回榆林,是张公的最好归宿。但榆林还应该大力挖掘张季鸾精神,他代表了榆林人的朴实勤奋和后发制人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