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生铜佛 陈巧生儿子陈冠丞:将古韵铜炉创新进行到底

2017-08-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小跟着父亲陈巧生以厂为家,对铜炉制作技艺耳濡目染的陈冠丞,16岁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一心跟着父亲学习家传铜艺.在学徒.管理者.经营者等多重身份切换的几年中

从小跟着父亲陈巧生以厂为家,对铜炉制作技艺耳濡目染的陈冠丞,16岁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一心跟着父亲学习家传铜艺。在学徒、管理者、经营者等多重身份切换的几年中,他快速成长。作为陈氏铜器第四代继承人,陈冠丞说:“父辈们的成就在当下还难以超越,我所能做的就是将创新进行到底。”

掐丝珐琅、石鼓文做到铜炉上

从业以来,陈巧生共制作了1500多款香炉。陈冠丞说,这么多年来,他只学得了父亲技艺的皮毛。在对制作蜡模、挂料、消蜡、开炉炼铜、浇铸、打磨、做皮色等铜炉制作工序烂熟于心后,陈冠丞研发了一款掐丝珐琅铜炉,即在成形的铜炉上,附着掐丝珐琅工艺。第一件炉子出来后,父亲对他的评价是“大体不错,但对器形、比例的把握还不到位,掐丝的线条还不够流畅”。

之后,更加注重形制的陈冠丞又做了30多款掐丝珐琅铜炉,纹饰与色彩都不同。原本就别致的铜炉“穿上”五彩外套,有一种说不出的古朴敦厚,一经面世便赢得无数赞誉。

“看多了好东西自然会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并且在日后的创作中会有所帮助。”陈冠丞每次出差到一个城市,一定要去当地博物馆学习。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他看到了石鼓文,便萌生了将这些石鼓文浇铸在铜炉表面的想法。为此,他找来了宋代的拓片,还原石鼓文较早的面貌。

而之后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如何让细微的石鼓文在面积不大、带有弧形的炉壁上依旧清晰可见。陈冠丞说,将石鼓文与铜炉结合是他最近的心愿,不仅要以他最为热爱的铜艺来实现,更将以文献方式作记录创作。

成功复制“大红袍”皮色炉

最初的形制是铜炉之本,最后的皮色画龙点睛。“巧生炉”的皮色众多,寓意丰富,有黄色、红黄色、栗壳色、藏经纸色、蟹壳色、枣红色、甘蔗色、石榴皮色等,陈家的独门技巧已大大领先于同行,但陈冠丞并不满足。去年年初,他与父亲一同着手学习和研制“大红袍”皮色,因为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该款皮色的铜炉流传。

据陈冠丞介绍,此类皮色的形成实属不易,一是靠时间累积自然氧化,二是凭精心养制才会偶然得之,两种方式的等待周期都太过漫长,而且不一定能等来预期的效果,目前只能在国家博物馆看到“大红袍”皮色的炉子,其余的仅在文献中有记载。

陈冠丞与父亲一起将朱砂、绿砂、雪蛤等几十种名贵中药材料一遍又一遍地上色及擦拭后,炉体的色泽开始呈现出非凡的魅力,曾经魂牵梦绕的“大红袍”色泽终于呈现在他的面前。

著书立说,传播铜炉文化

在父辈的观念中,“酒香不怕巷子深”。1994年出生的陈冠丞却不这么认为。

2009年,陈冠丞开始搭建网络平台,从摄影、包装到宣传,一步步改进,展现巧生炉。作为网店管理员,陈冠丞在发货时也会选择品质优良的铜炉给客户,有沙眼及瑕疵的一概不外发,一步步搭建“巧生炉”的信誉体系。如今,网店对于“巧生炉”来说,不仅是交易平台、宣传平台,更是一个行业标准。

2013年5月18日,苏州巧生炉博物馆开张,陈冠丞将馆长一职扛在了自己肩上。苏州的大小博物馆林林总总,而铜炉博物馆却仅此一家。陈冠丞说,建立这座2300多平方米展馆的初衷是让更多人走进传统文化,走出“铜炉只用于烧香拜佛”的误区,让更多人接受炉文化的熏陶。

目前关于铜炉的书少之又少,藏友手中也仅有《金玉青烟》《大明宣德炉总论》可以赏读。“父亲是手艺人,不善言辞,只是踏实地做手艺”,陈冠丞说,“所以我要著书立说,让铜炉文化以贴切的方式传播出去。”自小熟读唐诗、宋词、《中国通史》的陈冠丞对于文字有着莫名的偏爱。至今,他已结集出版了《巧生炉文化赏析》《巧生说炉》《玄龙文萃》《玄龙炉道》四本书籍。

在陈冠丞与父亲的共同努力下,苏工文化品牌“巧生炉”开始闻名于中国铜炉界和中外文物收藏界。从2015年开始,陈冠丞在自己设计制作的铜炉上落以“陈冠丞制”四字底款。(姚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