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震林杀林野 张灵甫哪次胜利被谭震林怒称为华野的耻辱?

2017-06-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数月后,井冈山上,毛泽东心生感慨:"第一个赞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人是谭震林."谭震林,原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数月后,井冈山上,毛泽东心生感慨:“第一个赞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人是谭震林。”

谭震林,原名谭喜起,入党时本欲改名“谭虎”以明志,介绍人余来觉得欠妥,即言:“云从龙,风从虎,虎啸生风撼山林”,以为“震林”好。谭震林大喜,遂用一生。时为1926年10月12日。一年后,秋收起义部队攻克湖南省茶陵县城,谭震林当选该县主席,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位县级政权领导人,时年25岁。

井冈山上,龙江书院,谭震林受训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习文习武,孜孜不倦;毛泽东亲自授课,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一日,谭震林奉毛泽东之命,赴宁冈、永新交界之九陇山区开展工作。

请示怎样干,毛泽东答道:“你看着干。”要求带上武器,毛泽东笑言:“你去了,就会有梭镖,就会有武器。”反“围剿”战争时期,周恩来曾撰文夸赞谭震林:“铁一般的坚固、火一般的声威。

”反“罗明路线”斗争中,毛泽东被撤销党、军职务,谭震林遭受打击,亦被解职。中共福建军区《斗争》杂志第十八期上,一篇文章以“最猛的火力”“批判”道:“震林同志熟读《三国志》,不仅学会了诸葛亮的谋略,同时亦学会关公拖刀计的谋术呢!”不仅善于打军事仗,更善于打政治仗谭震林用兵,智勇双全,不仅善于以弱胜强,还善于从困难中打出新局面,不仅善于打好军事仗,更善于打好政治仗。

一次,蒋介石重兵大举“围剿”,毛泽东以“声东击西”应战。谭震林、罗炳辉率红十二军诱敌、惑敌。谭、罗命令部队,遍布标语,遍插红旗,尘土飞扬,人仰马嘶,似有千军万马行进,与敌既不离、又不弃,在崇山峻岭之间处处周旋。蒋军参谋长坦言:“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哪里还有力量进攻?”自此,“牵住敌人牛鼻子”战法享誉党史与军史。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留守部队掩护,并被迫转入游击作战。谭震林随陈潭秋率领红24师71团第2营突围闽西。一日,军行汀江,急流险滩,深山峡谷,沿岸敌宋希濂36师密布严防。一场遭遇战,营长牺牲,战士伤亡数十。

谭震林见状,连连摇头,遂主动请缨,曾经的福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降职”前卫班“班长”,做开路先锋。过旧县河,谭震林效法孙膑减灶、虞诩增灶之兵法典故,下令每排背一大铁锅,进山后立刻埋藏,旋即抄山路折返。

于是,“他打他的枪,我走我的路”,不费一枪一弹巧渡旧县河。进发双髻山,谭震林分兵乔装,“瞒天过海”。与廖海涛部会师山前,随行的邓子恢依然被俘土豪状,众人大笑不已。三年后,谭震林领导闽西南革命根据地人口十万,与张鼎丞、邓子恢并称中共党史上“南方三杰”。

抗战烽火起,大片国土沦丧,上海、南京相继失守。赴国难,新四军,捐弃前嫌,奔赴抗敌战场。保繁昌,谭司令,三支队,五战五捷,日军胆寒。入苏南,“谭老板”,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大振军威。

繁昌,位于安徽芜湖至铜陵一段长江突出部,是日军确保长江航运、进逼皖南的必争之地。1938年秋,川军第114师守战不力,谭震林率新改编的新四军第三支队驻防。一年多时间,三支队,或机动钳制,或侧后袭击,或正面狙击,机动灵活,阵仗百余,歼敌近千,击毙敌酋川岛中佐,尤以五次繁昌保卫战规模为最。一役,谭司令阵前指挥,敌炮袭来,滚进式动作躲避,往复数次。大捷,谭司令军装已成褴褛,鞋面仅及脚趾。

1940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致电中共江苏省委:“现为加强东路工作,已调谭震林同志去组织军政会,以统一党军指挥,不日出发。”赴任途中,为了安全,谭震林脱下旧军装,换上雪白衬衣、毛料背带西裤,外穿哔叽长衫,头顶黑色礼帽,俨然一副大老板派头。

同行人等,皆以“老板”相称。到达驻地不久,军中即流传“上级派来了个老板!”由此,“谭老板”的称呼渐渐传开,毛泽东闻之亦称唤“谭老板”,部属更是“老板”挂嘴边,常言“遵照老板的意见……”

那时所谓“东路”,是指京沪铁路东段苏太常、澄锡虞地区(苏州、太仓、常熟、江阴、无锡一带的简称)。此地,西有日本侵华派遣军司令部及汪伪政府所在地南京,东临沦陷的中国经济中心上海,中间是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所在地苏州,“是长江的咽喉,是沪宁路、沪杭路的枢纽。它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交通上、人口上,任何一个游击区是不能与它比赛的”。

谭震林一到“东路”,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武装,高高举起共产党领导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大旗。5月底,动员常熟、苏州万余群众,一夜间彻底破坏锡沪公路30余公里,拆毁桥梁9座,致使日军公路运输陷于瘫痪。

随即命令抗日游击武装,以苏常地区为基地,东出昆(昆山)、嘉(嘉定)、太(太仓),西入澄(江阴)、锡(无锡)、虞(常熟西部)。6月5日,战于茜泾、牌楼市、老闸,毙敌60余人。7日,大败日伪于昆山吴港。

11日,夜袭湘城日军据点。18日,与400余日军血战大风湾。之后,于无锡北消灭保安六纵队一部数十人,在无锡任港、港下击溃进犯的顽军马乐鸣、赵北部……日、伪、顽三军,为之震动。

一日,一国民党首领宴请谭震林。设宴者杨筱南素来见风使舵、反复无常。抗战初期,他拉起队伍抗日卫国,打死过日本兵,救护过“国军”伤员,曾投奔叶飞“江抗”麾下,待叶飞西撤,旋即投靠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冷欣,盘踞在无锡甘露镇,誓与共产党不两立。

此人宴请,众人皆以为是“鸿门宴”。谭震林,内安众将,外设伏兵,率夏光(现代戏剧《沙家浜》中新四军指挥员郭建光的原型)等毅然前往。席间,杨筱南突然放下酒杯,厉声道:“贵军以合作抗日之名,行吞并收编之实;言而无信,我等难以心服。

”言罢,猛然拔出手枪,“啪”的一声,重重拍在八仙桌上。谭震林大怒:“杨司令,请你听明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如果杨司令敢先发一枪,‘江抗’就有来有往,奉陪到底。

”对峙片刻后,谭震林不慌不忙问道:“杨司令,你本是地方商贾,拉起武装,是为哪般?”“打鬼子,保家乡!”杨筱南脱口而出。“难道我们要做自相残杀的蠢事?!”

谭震林,入情入理;杨筱南,沉思不语。此宴后,两军共抗日敌。昆山一地主,名为陶一球,曾任国民党政府区长,颇为正义与爱国,为“江抗”谭司令威名震撼,率部入编“江抗”三支队,谭震林亲批之为中共特别党员,并任命为抗日民主政权昆山县长。

1941年夏,日伪出动万余,大举残酷“清乡”。谭震林调兵遣将,先将18旅主力从苏常太中心区调往外线,后命令16旅在丹阳、延陵一带拔除日军据点,18旅余部横扫太湖之敌,直逼苏州城下。谭震林日夜关注事态,亲自掌握电台,辗转腾挪间,屡屡突出重围,从容遣将,内、外线配合,集中歼敌。经过反“清乡 ”斗争,开辟了新区,恢复了失地,锻炼了自己,增强了信心,为陈毅所赞誉。

1941年11月,16旅部驻溧阳塘马村突遭日军袭击,部队损失惨重,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战死阵前。谭震林闻讯,嚎啕大哭,随即星夜乔装渡江,重整旧部去;仅两名警卫员随行,个人安危早已置之度外。

1945年8月,遵照朱德总司令的命令,谭震林、罗炳辉指挥新四军第2师沿津浦、淮南铁路发起反击,歼灭顽敌,收复盱眙、嘉山、来安、天长、六合、定远等六座县城,兵临南京城下,成功争取汪伪南京警卫第3师钟健魂部3000余人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