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苓我的父亲母亲 赵冬苓谈《我的父亲母亲》:拒绝大团圆结局(图)

2017-09-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由陈小艺(饰张翠花).辛柏青(饰陈志).曾黎(饰叶秀萝).冯远征(饰演马庆生)主演的<我的父亲母亲>正在北京卫视热播.全剧以翠花和陈志这对"城乡结合"夫妻的特殊

由陈小艺(饰张翠花)、辛柏青(饰陈志)、曾黎(饰叶秀萝)、冯远征(饰演马庆生)主演的《我的父亲母亲》正在北京卫视热播。全剧以翠花和陈志这对“城乡结合”夫妻的特殊婚姻经历为主线,描绘了一出颇具代表性的悲剧婚姻缩影。

曾创作过《沂蒙》《母亲、母亲》《南下》等作品的编剧赵冬苓,这次把笔触放在婚姻生活中最可怕的窘境夫妻精神世界的不相通上。“特殊时代造就的境遇,让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走到了一起,但彼此的心灵却始终无法契合,只能在婚姻中苦苦挣扎,寻求出路,这其实是很多中国人婚姻的缩影。”

作品中有小人,但没有坏人

记者:剧中陈志一辈子休戚相关的两个女人,张翠花和叶秀萝,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您其实内心更偏爱哪种女性呢?

赵冬苓:我对翠花有一种特别的怜爱。在我下乡那两年,我在农村也见过一些这样的女孩子,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她们都是知识青年的牺牲品,就像早年间李春波那首歌里所唱的“小芳”一样,在那样一个时期,她们爱上的不光是一个男人,她们也是爱上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可能性。

她们只是单纯地想,一旦嫁这个人,就要把这个人牢牢捧在手里,所以你会看到她们这一路上很痛苦。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在这部戏里,全剧的最后,我让她们之中的一个代表翠花最终醒悟了。

剧中的叶秀萝是一个很自爱的知识女性的形象,但不幸嫁了一个钻营取巧的丈夫,际遇也很令人同情。其实这里面我对每个人都是悲悯的,包括冯远征饰演的马庆生。他当然不好,但是你会觉得他那种底层小人物的挣扎非常能够让人理解和同情。他是非常爱妻子的,但他在秀萝那里却得不到任何感情的回应。我作品当中有“小人”,但是没有“坏人”。

强扭的婚姻是对人性的泯灭

记者:您这部戏关注的是“城乡结合”的夫妻精神世界的不相通,您是否认为生活中这种婚姻状况有着很大比例,并且看到很多深受其害的例子,所以希望剖析这种婚姻类型。您认为这是否会让“50后”观众产生很大共鸣?

赵冬苓:其实,我关注的不光是“城乡结合”的夫妻精神世界的不相通,我们过去有很多因为家庭、出身、地位、境遇不一样的夫妻,生活中无法沟通而过得非常痛苦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社会有一个词叫“陈世美”,当一个男人地位发生了变化,想要离婚的时候,整个社会都用这个词谴责他。

我觉得不光是“50后”的观众看到这部戏会产生共鸣,“50后”的子女也会产生共鸣,因为他们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父母的婚姻状况,也能够引发他们的关切与思考。

记者:这部戏的最后并没有给出一个暖色调,而是翠花和陈志这对磕磕绊绊的夫妻还是以离婚收场,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

赵冬苓:在这部戏里,我最终让陈志和张翠花离婚了,我觉得这才是这部戏跟以往的婚姻家庭题材作品都不一样的地方。中国人总是说起婚姻就是和和睦睦一辈子,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对人性的泯灭和压抑。剧中,最后两个人的离婚,其实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正是社会的进步,使女性不再依附于男性,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曾有一位专家建议我改成“大团圆”结局,但我拒绝了。我觉得电视剧还是要有担当。既然要写婚姻家庭题材,就希望对中国的婚姻家庭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王雯淼)

感恩的婚姻

不长久

爱情可以写意,婚姻必定写实。所以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着重讲述农村姑娘招娣对下乡教书先生单纯的、执着的恋慕;片中父亲的角色几乎只是个“现代文明”的象征性符号,母亲存在的意义也只有向往知识、爱慕父亲,诗意而美好。与电影中招娣与教书先生之间被美化的爱情不同,电视剧作品中的这种恋慕关系,是现实的、粗鄙的、简化的。

电视剧版《我的父亲母亲》中,张翠花热情泼辣、勤劳能干,在感情上是主动而迅猛的“肉食女”,因为一次报告会爱上了有文化的知青陈志,大胆示爱,从此开始了情感上起起伏伏的婚姻生活。悲剧在母亲的一句话:“良心比爱情更重要”。这是陈志放弃心灵匹配的伴侣叶秀萝、忠贞不渝陪伴翠花三十年的婚姻基础。

与翠花相伴度过的近三十年,陈志经历了知青身份上大学、回村工作、入党走入仕途、中年事业发展受阻、夫妻失和等诸多人生大事件。他更像一个“草食男”,个性虽不张扬却一脉相承——一条很好的“错位婚姻”主线。近三十年的婚姻生活,翠花主要完成了从农村人到城市人的转变,承担了几乎电视剧中所有“狗血冲突”的功能——她“一根筋”式的执拗和粗暴,是“错位婚姻”不幸的主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