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高士奇 清朝高士奇到底有何本领令康熙帝称奇

2018-02-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高士奇是清代不可多得有名学者,康熙帝与高士奇的君臣交往,野史不少.对高士奇的评价,贬多褒少.清朝高士奇带着全家北迁有史可鉴反映高士奇早期生活的文章并不多.即使是

高士奇是清代不可多得有名学者,康熙帝与高士奇的君臣交往,野史不少。对高士奇的评价,贬多褒少。

清朝高士奇带着全家北迁

有史可鉴反映高士奇早期生活的文章并不多。即使是《清代七百名人传》、《清平湖县志》、《清史列传》、《清史稿》,还是高氏的家谱《渤海高氏家谱》都叙述得不清楚。

康熙三年,高士奇全家北迁。不幸的是,到京后不久其父故世,一家的生活重担无情地压在这个二十岁的文弱书生身上。直到二十六岁入太学时,生活才有所转机。

清朝高士奇"傍上"了康熙帝

康熙十年四月初三,康熙这位不满二十岁的年青皇帝,在果断巧妙地铲除专权谄佞的鳌拜等辅政大臣后,亲试太学生,高士奇荣登榜首,御试第一。因此,他入仕,不是如《清史稿》所述的为明珠所荐,而是凭他的书法才学。这年五月,康熙钦命高士奇为其抄写经筵讲义,高士奇兢兢业业,每夜书成后,与妻对读,常至半夜。由于高士奇工作出色,翌年七月二十五日,康熙皇帝在懋勤殿破格地接见了这位抄写员,且特赐内缎。

清朝高士奇中断的仕途

正当高士奇步步高升的时候,厄运降临。康熙二十七年,山东巡抚张汧以赉银赴京行贿事发,经审讯,狱辞涉及高土奇。康熙谕令勿滋蔓,高士奇才得置弗问。那么狱辞涉及高士奇,而康熙谕令勿滋蔓的原因是什么呢?

正如高士奇疏言所说:"臣等编摩纂辑,惟在直庐","非进讲,或数月不觐天颜,从未干涉政事,独是供奉日久,嫌疑日滋。张汧无端疑怨,含沙污蔑,伏乞赐归田里。"康熙心中十分明白,高士奇的疏言辞恳言衷,所以康熙同意高士奇解任。

清朝高士奇去世

1704年高士奇为康熙编纂《御制诗》,六月十五月完稿并写了跋。可是,才过了半个月,三十天,高士奇就病逝了。准确的说是,高士奇带着康熙对他的信任与他对康熙的忠诚离开了这个世界的。

更多有关"清朝高士奇"的信息,请登录历史秘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