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绍棣与孙多慈 孙多慈与许绍棣的尘烟往事
从中央大学美术系毕业以后,孙多慈因和徐悲鸿的师生恋闹得沸沸扬扬,于1937年底和她的父亲随省教育厅来到丽水。此时,她的父亲因遭国民党南京政府的通缉而判刑入狱,刑满之后,承蒙省教育厅长许绍棣的关照,在省教育厅当书记员。
孙多慈到丽水之后,在丽水县碧湖镇的浙江省立联合高中担任美术教师。在联高的日子里,孙多慈教学之余,背个画夹,穿梭于碧湖的乡村田野,拼命作画,以此排解心中的郁闷和对徐悲鸿的思念之情。在这里,她独自吞咽各种苦涩,以画解忧,以画消愁。
1937年,杭州沦陷后,郁达夫的美貌妻子王映霞也带着几个孩子逃难来到丽水。由于教育厅长许绍棣的关照,她租下了县城燧昌火柴公司的两间房子,和许绍棣比邻而居。
许绍棣是浙江临海人,生于1900年。自幼父母双亡,靠伯母抚养成人。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到富绅方家当家庭教师,方家大人看重他,遂把女儿方志培嫁给他。1936年,方志培患病去世,留下3个女儿,许绍棣辗转千里,来到丽水。
许绍棣对王映霞关爱有加,时常登门看望,送些水果等礼物。这给王映霞带来了麻烦,引来了人们的风言风语。但王映霞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斜,未加理睬,我行我素,她对许绍棣印象尚好,更多地看到的是许绍棣的儒雅谦和和乐于助人。
1938年元旦,王映霞与浙江省政府秘书李立民的女儿李家应相遇。李家应便托王映霞为孙多慈找个对象。李家应还告诉王映霞,曾闹得沸沸扬扬的孙多慈与徐悲鸿的恋情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徐悲鸿是有妇之夫。经李家应这么一提醒,王映霞这才想起在丽水时曾多次见过的这位风姿优雅、气质不俗的“相门闺秀”,遂不顾郁达夫的反对,为许绍棣做起媒来。
孙多慈也对父亲的这位上司有些许的好感,也想在乱世飘零中找到一个依靠。更令孙多慈感动的是许绍棣对她父亲的处处关照。每当日机空袭丽水城,许绍棣总是安排孙传瑗夫妇住到建有防空洞的丽水中学宿舍。当孙传瑗提出辞呈,要到长沙去,许绍棣立即批准,除命令财政处支付3个月薪水外,又特批大洋80元,作为补助金。这一切都令孙多慈深为感动。于是,孙多慈答应和许绍棣先通信,增进了解。
恋爱的生活是缠绵的。在王映霞的引见下,孙多慈和许绍棣在碧湖见面了。从孙多慈晚年的回忆录中可以知道,在碧湖联高的4年,是她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日子。她和许绍棣风尘仆仆地奔波于景宁、庆元、云和,致力于抗战模范教育县的建设。工作之余,两人流连于浙西南名山大川。许绍棣忙着题字,孙多慈带着画夹潜心画画,两人相依相偎,湖光山色,诗情画意。这对离难的男女沉浸在幸福的意境之中,暂时忘却了乱世的烦恼、离乡的忧愁。
孙多慈是个多情的人。即使在热恋之中,她也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内心秘密告诉远在长沙的徐悲鸿。1938年4月,孙多慈向学校请假,只身往长沙会见徐悲鸿。在岳麓书院外的古山亭上,孙多慈说出了王映霞为她与许绍棣做媒一事。
徐悲鸿提醒孙多慈说:“许绍棣这个人我在上海见过,人并不很讨嫌,有些文人风度,在北伐战争中还立过功。不过,他因曾行文通缉鲁迅而为世人所诟病。你没读过鲁迅、曹聚仁、郭沫若等人批判他的杂文与时评吗?”此时的孙多慈的内心已多少被许绍棣所占领,便竭力为许绍棣作了些辩解。
平心而论,孙多慈对许绍棣的感情是复杂的,这从她晚年回忆录中可略见一斑。“急雨狂风避不禁,孤舟一叶独沉沉”,这是她心境的真实写照。一方面,许绍棣有恩于她的全家,对她也疼爱有加,在这离乱之世,找一个疼人爱人的依靠也不容易;另一方面,徐悲鸿给她心灵的撞击实在太深刻了,她永远忘不了她和徐悲鸿那种超脱世俗观念的纯洁而热烈的恋情。
另外,许绍棣此时已有3个女儿的现实也使她感到难以接受。正由于这些原因,许绍棣苦苦追求了4年之后,孙多慈才和他成婚。
在孙多慈晚年的回忆录中还有这样一件事情:1942年,日寇为了避免本土被炸,发动浙赣战役。日本频频出动飞机轰炸衢州、丽水飞机场,丽水城内和碧湖经常遭受日机轰炸。8月,联高迁到温州文成,孙多慈也结束了在丽水碧湖4年的联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