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知建祖父 陈知建忆父亲大将陈赓:为人幽默 救过蒋介石
1950年越南反法战争的时候,当时的“印度支那共产党”(今“越南共产党”)向中共求援。“印度支那共产党”主席是胡志明。“我爸的部队打过长江以后,中央来电报说所有的缴获都不许扔。我爸当时不理解,说带这么多东西怎么打仗啊。到了广州才知道,胡老在等着接收呢。我爸把云南打下来以后,把胡的游击队都集中起来,组建了正规军。”由于越南部队缺乏正规军作战经验,“我爸在越南打了半年”。
抗美援朝时期,陈赓曾任志愿军副司令员,上甘岭战役打得天下闻名。“我爸在这方面有历史的经验教训。解放战争时,他的一个营在山西被打掉了,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工兵作业,指挥员选择地形有点问题。”后来,陈赓所属部队除了背枪背干粮背弹药等之外,每人腰上都别—把锹或一个镐。“在朝鲜战场他用这个经验打坑道战,别人不理解,说这叫自掘坟墓,我爸反驳说敌人火力这么强,不打坑道战就站不住脚。”
“坑道那里面有吃饭的,有睡觉的,有养伤员的,有厕所,还有囤积弹药囤积粮食的地方,简直是另一个小天地,比民兵地道战要高级多了。敌人用小部队来封锁我们的坑道口,可我们坑道口很多,从另一边出来架上枪一通打,就把敌人打跑了。什么扔毒气啊,炸药炸啊,招儿都使遍了,战士们都有办法来对付。很短时间内美国人就没办法了,打不动了。这才把上甘岭守住。”
陈知建眼中的父亲
我爸的性格招人喜欢,而且很谨慎,不是脑袋一热什么事情都敢做的人。他不喜欢的最多就是不说话。同时,我爸又是个聪明人,幽默,搞恶作剧时能逗得人哈哈大笑。
郭沫若曾写了个《武则天》的戏,叫大家去中南海怀仁堂看。大家都觉得这个戏拍得有点过,把一个封建皇帝写得什么都懂,还懂民主。郭沫若让大家发表评论,大家都不说话。恰好那时郭沫若刚刚入党,我爸就说:“咱俩介绍她入党吧。”大家会意地哄堂大笑。
还有一次是针对军衔制,有人要搞民族风格。我爸就说:“咱们要不就在背后插大旗,不一样的级别就插不同数目的大旗,这样就有民族风格了。”这个玩笑让叶剑英元帅笑得喘不过气来。后来就没人再提搞民族风格军衔的事了。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勋之日,我们几个孩子问父亲封了什么将?他回答说,不是什么上将、中将,是个“辣椒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