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主张有哪些

2017-06-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唐太宗主张有哪些唐太宗主张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和外交方面.<贞观之治>唐太宗剧照在政治方面,唐太宗主张任用人才,唐太宗不关心官员的出生环境,只要优秀他

唐太宗主张有哪些

唐太宗主张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和外交方面。

《贞观之治》唐太宗剧照

在政治方面,唐太宗主张任用人才,唐太宗不关心官员的出生环境,只要优秀他一概任用,而且前朝遗留下来的优秀人才他也会任用。科举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化,使得即使出生贫穷,但只要有能力,均有很大的机会进入朝廷做官。唐太宗为普通农民提供了一个可以改变家庭现状的机会。唐太宗广纳人才,使得朝廷有了新的面貌。唐太宗对谏官给他的建议,都会虚心接受。在朝廷制度建设上,唐太宗也有所完善,三省六部制以及郡县制都有所发展。

在经济方面,唐太宗主张实施均田制,对农民的耕作进一步规范化,使得农民可以有比较稳定的生产环境,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减轻了对农民的劳役。同时,唐太宗还鼓励商人发展商业,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条件。商业的大力发展,在当时就出现了许多大型商业化城市。

在军事方面,唐太宗首先将反唐的残余势力清除,统一全国。派将领前往塞北,和东突厥进行调遣,最后成功将东突厥灭亡。在塞北,唐太宗继续扩大疆域。

在文化方面,唐太宗主张扩充国家图书资源,派专业学者进行管理,书籍总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最大值。对外民族上,唐太宗主张要用亲和的态度来管理,怀柔制度使得唐太宗时期与少数民族的发展关系十分和谐。

唐太宗李世民吞蝗的故事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唐朝民风开化,经济繁荣,一派祥和,直到今天,我们提及他的“贞观之治”都不免感叹当时的盛况。而唐朝之所以能如此昌盛,与李世民爱民如子息息相关。其中唐太宗吞蝗讲的就是他爱民的一个典故。

唐太宗图片

有史料记载,贞观二年,长安城里大旱,长时间的大旱必然引发虫灾,果然不久四处便开始闹蝗虫。李世民进入百姓的庄园看粮食的受灾情况,看到蝗虫遍地,便捉了几只放在手心,对着手心的小虫子说道:“粮食是百姓的根本所在,你吃了粮食,百姓就会挨饿。百姓如果有什么罪过,应当是我这个一国之君没有做好,应该由我来承担,如果你能显灵的话,就吃我的心吧,把粮食还给百姓!”说罢,就要吞下蝗虫,群臣阻拦,说万一吃了生病呢!唐太宗说:“我愿意承担百姓的所有灾难,小小的疾病怕什么?”说罢不等群臣开口,就将蝗虫吞了下去。说来也算离奇,自此蝗虫不再成灾,而唐太宗吞蝗的事迹却流芳百世。虽然这个故事可能有一点夸张,但是也从侧面表示了唐太宗爱民的形象。

唐太宗吞蝗事件中唐太宗对蝗虫说的那些话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将一个国家的君王的形象烘托的高大伟岸。在国家有难之际,唐太宗首先想到的是人民,担忧的是民生,无怪乎当时的百姓对唐太宗如此的爱戴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钙素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有很多,都是一些很经典的故事,对于现代人的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之道。

玄武门之变图片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明君,提到他就会想起魏征,这两人真是绝配,魏征能成为良相,也是多亏了李世民,唐太宗当时就明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所以广开言路,大臣们就敢说,说的多了,太宗自然能从中悟出道理来,很多人的意见,集思广益,肯定做出的决定更加有利于江山社稷。

据说有一次,李世民得了一个鹞,很开心的把玩,魏征进来了,他赶紧收起来,魏征知道了,不过一直不说,就故意拖延时间汇报事情,直到最后,这个鹞闷死了,李世民也没责怪魏征,他心里清楚,魏征是为了国家,为了他能成为一代明君,时时刻刻在鞭策他。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不甚枚举。“玄武门之变”也是李世民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比较血腥了,他杀了哥哥和弟弟,自己成功的登上太子之位。这种行为跟杨广差不多,但是他当上皇帝之后是为天下计,为百姓考虑,而不像杨广只为贪图享乐。虽然唐太宗手段残忍了一点,不过他也开创了大唐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还有很多,他和大臣们的故事,和皇后妃嫔的故事,带兵打仗的故事,都是太宗人生的点点滴滴,大部分故事为后人称道,也是通过这些故事让后人更确切的认识了这位皇帝

唐太宗百字箴全文

《唐太宗百字箴》是唐太宗写给大臣们的一篇劝诫,全文百字,后世很多人会用这百字箴写书法作品。《唐太宗百字箴》全文主要意思是写百姓很辛苦。种地的农民忙了很久,却不能有多余粮食;织布的人一直很辛苦,自己却没衣服御寒。

唐太宗百字箴书法作品

咱们这些人一天吃三顿饭都要想到这些种地的人,穿衣服的时候要理解织女的辛苦。衣服里的一针一线,碗里的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像我们这些人,不耕作,不织布还享受这些劳动成果,应当寝食难安,不要觉得理所当然。要跟有德行的人交往,不要跟那些于自认毫无益处的人做朋友。只能拿自己应该拿的钱,绝不可贪,不要贪杯。不要随意搬弄是非,克己勤俭。若是你们各位大臣能做到,那就能保证自己的功名利禄可以长长久久。

其实唐太宗百字箴主要是劝诫大臣,要知道百姓辛苦,不可以骄奢淫逸,要自律,主要意思也在最后“若能依朕斯言,富贵功名可久”,你们这些臣子要记住这些训诫,否则在李世民的眼皮底下是混不下去的。也正是太宗自己带头做出榜样,并且设立完善的制度纠察官员,使得当时的政治非常清明,百姓能够从大隋朝的重压下缓过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现在存下的一些《李世民百字箴》,大多是后世书法家的一些作品,书法作品广为流传,说明李世民留下的不仅仅是当时的为官做人之道,也为后世所用。

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叫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中,记载比较明确的也就七八位。文德皇后可以算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贤后,他的一生都是帮助自己的丈夫,该温柔的时候温柔,该狠心的时候狠心,以至于她去世的时候,李世民非常伤心,建了座高台日日眺望,结果被魏征啰嗦了才拆掉,这位皇后是大唐当之无愧的国母,可惜36岁就死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武则天剧照

李世民晋封秦王后第一个妃子就是大杨妃,这个杨妃是前朝公主,属于李世民表妹,这位大杨妃就是李恪的母亲,李恪是个文武全才,可惜死在了长孙无忌的手上,太过悲凉。后来的另一个杨妃就是杨广的女儿。

下面这一位是阴妃,这个算是个奇迹,这位阴妃的爷爷刨了李世民家祖坟,杀过他弟弟,阴妃的爷爷被杀了,父亲因为年幼没被杀,而李世民居然娶了这位阴妃,不知道是糊涂了,还是想收买人心,不过下场也不好,因儿子造反也死了。

接着是韦妃,这位韦妃原是有妇之夫,丈夫涉及谋反被杀,她就被收入官府之中,直到遇到李世民,两人曾经非常恩爱。还有历史上一笔带过的燕妃,生过两个皇子,其他不详。

接下来的这一位一直备受争议,杨氏,虽然没被立为妃,却备受宠爱,杨氏本是李元吉的夫人,有倾城之貌,玄武门之变之前就已经相识,后来李世民娶了这个女人进宫,无人表示反对,大家其实早就心知肚明,而这一点是很多人认为李世民的污点。

最后两位,一位是贤妃徐惠,她很有才,善于劝谏,为了李世民可以豁出性命,李世民去世之后不久她就随着去了。另一位是女皇武则天,可以说配得上武则天一生的男人大约只有李世民了。这些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

唐太宗李世民论止盗简介

《唐太宗论止盗》一文出自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传当时的唐朝鸡鸣狗盗之徒甚多,百姓家家户户都担心夜里有小偷来偷东西,为了治理这一社会问题,唐太宗李世民与群臣商讨“止盗”的方法。

唐太宗图片

唐太宗问群臣要如何解决盗贼猖獗这个问题,有的大臣主张用严厉的刑罚来处罚被抓住的盗贼。唐太宗认为:百姓中之所以会有人去做盗贼,是生活所迫,是因为国家不够富裕,是因为贪官污吏太多。如果我们的国家没有贪官,没有繁重的苛捐杂税,百姓人人都有余粮,吃得饱,穿得暖,那么鸡鸣狗盗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自此,唐太宗开始自上而下的解决这一问题,对上,开始节俭以减少开支,惩治贪官,君主不骄奢淫逸,做官的清廉,百姓自然不用多交赋税来供养这些人;对下减轻百姓的赋税及劳役,兵役,百姓生活富足,自然不用以偷盗为生。推行这些政策几年后,唐朝社会治安秩序井然,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可见唐太宗推行的这些政策是从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

后来唐太宗常对身边的侍卫说:自己不敢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因为君主的欲望通常都要百姓来承担,国以民为本,剥削百姓供养君主,国家也会随之衰弱的呀!后人将唐太宗止盗的理论记录下来,《唐太宗论止盗》成为了历代君王拜读的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