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的传奇

2017-1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的传奇穆丽娟是戴望舒的第二个女人,1935年,戴望舒从法国归来,他的初恋施绛年移情别恋,这让他承受了莫大的痛苦.为了能够让他从痛苦中走出来,好友穆时英将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了戴望舒,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不久成婚.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合影1935年4月,春暖花开,回到上海的戴望舒再也没法住在施蛰存家里了,他搬到了穆时英附近的公寓.对于戴望舒的感情遭遇,好友深表同情,为了能够让这个诗人从绝境中走出,穆时英很仗义的说:"你不要这样气馁,施蛰存有个妹妹,我也有啊,而且我妹妹穆丽娟比她还漂

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的传奇

穆丽娟是戴望舒的第二个女人,1935年,戴望舒从法国归来,他的初恋施绛年移情别恋,这让他承受了莫大的痛苦。为了能够让他从痛苦中走出来,好友穆时英将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了戴望舒,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不久成婚。

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合影

1935年4月,春暖花开,回到上海的戴望舒再也没法住在施蛰存家里了,他搬到了穆时英附近的公寓。对于戴望舒的感情遭遇,好友深表同情,为了能够让这个诗人从绝境中走出,穆时英很仗义的说:“你不要这样气馁,施蛰存有个妹妹,我也有啊,而且我妹妹穆丽娟比她还漂亮。”有了穆时英的牵线搭桥,戴望舒见到了穆丽娟。第一眼见到穆丽娟,他以为自己遇到了《雨巷》中的女子,像柔弱的丁香花。

当年冬季,两人在上海成婚,虽然戴望舒比穆丽娟大了十三岁,但是穆丽娟仍然爱上了戴望舒,并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由于时局变化,两人不得不到了香港避难。

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在香港住在林泉居,依山而建,鸟语花香,恩爱的一家人本应惬意栖息。戴望舒请了两个保姆,一个带孩子,一个做饭,他和穆丽娟学学英语,看看电影,办办沙龙,让林泉居成为当时香港文人的聚集地。但是这个让人羡慕的三口之家却没有继续走下去,根源就是戴望舒是一个沉浸在诗文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过问家中事,与穆丽娟的交流也很少。因为戴望舒扣了穆时英的奔丧电报,穆丽娟一气之下回上海,带着女儿,离开了性格不合适的丈夫,戴望舒和妻子穆丽娟最终离婚。

戴望舒到底是怎么死的

1950年戴望舒因为治疗哮喘病增大药剂,死于北京。戴望舒死的时候才四十五岁,社会的动荡和感情的波折让这个诗人的一生都在风雨飘摇。他是一个爱国主义战士,戴望舒被日本人抓住之后,日本人为了能够从他口里得到有用信息,对他是严刑拷打,让他患上很严重的哮喘病,那么戴望舒是怎么死的呢?是否是由于哮喘病发作呢?

戴望舒照

1949年初,战争到了最后时期,戴望舒人在香港,总是听到人民解放军即将胜利的消息。由于他曾经蒙受了侵日的不白之冤,他决定回到北方,洗清自己的嫌疑。当时好友卞之琳也由英国返回国内,在香港下机,戴望舒知道之后,约他一起回北京,当时香港的朋友担心他的安全,劝他不要去,但是戴望舒说:“我思念故土的心一刻都没法停留,我要回到北方,死的时候也能光荣一点。”于是友人不再相劝,戴望舒拖着病体和卞之琳回到了北京,回到北京没多久的戴望舒便死了,那么戴望舒是怎么死的呢?

回到北京之后戴望舒,因为他诗人的名气和才华,他被安排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工作,主要干的也是戴望舒对口的法文翻译。能够获得这个工作,戴望舒很是欣慰,他决定改变以前的生活和写作方式。但是生活出现转机,身体却每况愈下。北方寒冷的天气让他的哮喘越发严重,上个楼梯都要不断地喘气。他的医生建议他做手术,他也听从了,但是并未见好转。由于手中忙着《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法文翻译工作,他提前出院,自己给自己注射麻黄素。为了能够早日好转,他加大了剂量,1950年2月28日上午,戴望舒因药物中毒离开人世。

戴望舒杨静的故事

战争的硝烟蔓延到了香港之后,戴望舒作为一个抗日爱国人士,被捕入狱,在狱中经历了老虎凳辣椒水的酷刑。戴望舒在好友的营救下出狱,但是此时一身病,为了养病他住在叶灵凤家,在休养期间,认识了做印务员的杨静,这是戴望舒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

戴望舒杨静合家福

戴望舒和杨静之间的年龄相差20岁,杨静是一个特别有主意的人,她喜欢上了戴望舒,不管自己才16岁的幼小年纪和父母的强力反对,两人冲破层层阻力结婚了。

新婚初期,戴望舒和杨静的感情还是很稳定的,这个小巧的江南女子给了戴望舒生命中的另一种灵动。但是杨静毕竟年轻,她是一个任性好动的女子,但是戴望舒已经不是激情四射的年轻人了,他更希望有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就像林泉居一样。婚前的缺乏了解还是让戴望舒个杨静产生了裂痕。

杨静是一个不能共患难的人,当时在香港的戴望舒写诗做编辑,有着不菲的收入,家中丰衣足食,有房有车,这给了杨静很大的满足。两个女儿相继出世,两人却总是因为琐事吵架。1946年,杨静和戴望舒回了上海,这时候戴望舒的收入急剧下降,戴望舒在狱中落下的病情加重,他宁死不屈的名节还被别人误会。这个时候杨静不仅没有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和义务,她居然红杏出墙,和一个年轻男子混迹在一起。杨静最终绝情而去,两人离婚,两个女儿一人一个。

戴望舒有什么感情经历

戴望舒一生有三个女人,施绛年、穆丽娟、杨静。但是在这三段感情经历当中,戴望舒都失败了,他的文学成就有多高,情感失败就有多深。他没有学会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差别,这让他命运多舛的一生看见曙光又急剧陨落。

戴望舒照

诗人卞之琳曾经说:“戴望舒年纪轻轻便悍然离世,旧的社会制度让他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才能发挥最大,眼见着新社会要出现了,戴望舒却走了。”戴望舒的感情经历不也是这个样子么,时机到了人未到,人到了,时机已过。

一场本来就不对等的初恋让戴望舒错误地以为自己的执念就是爱情,爱情是双方相互的,性格不合适就不要强求,他用自杀换来的爱情不是真的,只是自我的心理安慰。但是戴望舒的诗人心是无比脆弱的,初恋的感情经历让戴望舒如坠深渊,他遇到穆丽娟的时候,心里何尝不是抱着用新的感情忘记旧的感情的想法。这种想法一开始就是错的,戴望舒和穆丽娟之间的年纪差异是导致感情失败的很大因素,但是戴望舒没有吸取教训,仍然选择了和杨静在一起。于是戴望舒和施绛年结束了,和穆丽娟结束了,和杨静结束了。

戴望舒是一个性格柔软,多愁善感的人,他对感情的要求是完美,常常沉浸在意淫出来的世界,从他的诗文能够看出他是一个浪漫的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浪漫的人,让三个女人都离他而去,也许正是因为他对爱执着,才会让戴望舒的感情经历无比坎坷。

戴望舒生平简介

戴望舒,汉族,又叫海山,生于1905,死于1950,卒45岁,生日11月15日。浙江杭州人,名承,又有笔名,信芳,思江等。他是近代诗人,象征主义代表家。

戴望舒照

戴望舒是职业诗人,也是著名的翻译家。毕业于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戴望舒一生发表诗文无数,与鸳鸯蝴蝶派结下不解之缘,因为在刊物上刊登了《债》、《卖艺童子》、《母爱》三篇小说,结实了杜衡、张天翼等意气相投,几人年轻气盛,风华正茂,希望成立一个以文会友的圣地,那就是后来的《兰友》三月刊,这个文学小团体就是“兰社”。

戴望舒的代表作有《雨巷》《我的记忆》等。戴望舒从小就喜欢古典文化,他入学开始便喜欢阅读古典说部和中外童话故事,1919年考入宗文中学。1923年考到了上海大学,主修中文。他的老师是著名文学家田汉,在田汉的教导下参加革命斗争。但是随着战争的来临,上海大学被封之后,他转到了复旦大学学习法语。1927年发表《雨巷》,这一年,他和施蛰存、杜衡、冯雪峰等人创办了《文学工厂》并在1932年担任《现代》杂志编辑一职。

戴望舒曾经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读书。但是由于戴望舒在中法大学学习期间,经常不交作业,不按时上课,年终考试缺席,校方查问之后才知道他跑到了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游行,后来被西班牙警方逮捕移交法国警方,法国警方通知中法大学,当即被开除学籍,回国之后继续从事杂志月刊编辑。

戴望舒施绛年的爱情

戴望舒遇到施绛年的时候,施绛年十八岁,施绛年是施蛰存的妹妹,施蛰存又是戴望舒好友。戴望舒在上海的时候寄居在施绛年家里,两人日夜相见,戴望舒爱上了施绛年,施绛年成了戴望舒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

戴望舒照

戴望舒喜欢施绛年,一首接着一首的写表白诗歌,这样火热急切地追求让施绛年很是尴尬,她是一个从小被灌输淑女观念的女子,戴望舒对她的好感她只能笑而不答。正值火热期的戴望舒处处感觉撞上冰山,他有着一腔的爱意,奈何佳人无意。戴望舒在面对感情的时候,一样的冲动决绝,他选择了自杀。

施绛年懵了,她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女孩,虽然经历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她的教科书里从来没有关于遇到这种情况的解答方案。无论是基于同情还是被逼无奈,施绛年最终答应了戴望舒的求爱。戴望舒赶紧给在杭州的父母拍电报,让他们来上海提亲。施绛年的的父母起初极力反对,奈何局势已经无法掌控,勉强同意。

1931年,戴望舒和施绛年订婚了,施绛年心里还是没法接受,于是她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让戴望舒出国留学,并有稳定收入。这个要求并不过分,戴望舒去了法国,但是在法国的日子并不好过,他贫困,他给别人当翻译。但是只有一年,他便听见了施绛年移情别恋的传闻,他发了疯似的回国。施绛年承认了,戴望舒如坠冰湖,他看见施绛年的决绝,知道这段感情他没有挽回的余地了,甩了施绛年一个耳光,结束这一段本不该开始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