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李政道: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

2017-08-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简介: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安徽省肥西县人.在统计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量子场论.数学物理学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李政道(1926年11月

简介: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安徽省肥西县人。在统计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量子场论、数学物理学等领域做出多项卓越的重大贡献。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江苏苏州人。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物理、和非拓朴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1957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名言:李政道: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创新的第一步。杨振宁:科学的极致是哲学,哲学的极致是宗教。

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们特别钟爱各种守恒定律。因为守恒定律会对物质运动的范围加上严格的限制,从而可以轻松地对运动做出许多重要的判断。物理学家们总是陶醉于物质世界的和谐与完美,所以当宇宙不守恒的种种迹象已有所显现时,许多人还是墨守成规,不愿意打破旧框框。

最初的时候,杨振宁和李政道也是认为宇称守恒定律是正确的。但当他们查阅了大量有关基本粒子的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企图严格地寻找支持宇称守恒的证据。却发现在弱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并没有任何迹象能证明宇称是守恒的。这个发现是非常不可思议的,难道是自己研究有错吗?他们并没有急于否定自己,他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抓住这个问题不放。

当杨振宁与李政道的在弱作用中,宇称是否宁恒?的文章以预印本形式刚刚出现时,就受到了不少物理学界权威的强烈反对。当时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佩尔斯斩钉截铁地说:我根本不相信在弱作用中左右对称性会遭到破坏,我不愿谈论这种想法。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泡利对这种想法也是嗤之以鼻,他认为,弱作用中宇称可能不守恒这种想法毫无意义。同时,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郎道(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也强烈反对预印本中的观点。

泡利在1957年1月17日给V Weiskopf的信中再次反对弱作用中宇称不宁恒这一观点。他说:我不相信上帝竟然是一个无能的左撇子。我敢出大钱打赌,实验将会给出对称的电子角分布。我看不出互作用的强度与它的镜象不变性有任何逻辑上的关系。虽然杨振宁与李政道在文章中也讨论了当时所知道的一切可能的实验检验方案,但许多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却提出质疑:这是否值得做一个实验去检验弱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杨振宁与李政道并未因权威人物的否定而动摇信心,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1957年1月,时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的吴健雄成功通过实验表明,一直备受物理界推崇的宇称守恒定律不是一条普遍的自然定律,在弱互作用中它并不成立。所有的这些弱相互作用不是一种,而是很多种,都是宇称不守恒。

吴健雄这项实验的成功,验证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观点。杨振宁和李政道由于指正了过去科学家所犯的严重错误,同时开启了基本粒子弱交换作用一些规则的研究,于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同年,还获得了爱因斯坦物理学奖。

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墨守成规,自我限制,没有丝毫的价值。只有敢于挑战权威,才能够实现创新。伽利略敢于挑战亚里士多德,才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哥白尼敢于挑战托勒密,才提出了日心说;爱因斯坦敢于挑战牛顿,才找到了解决空间与时间问题的奥秘。当我们发现新事物时,不应该因为权威的否定而自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