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婷儿子 梅婷的女儿为何有暴力倾向?带孩子真是门技术活啊
《妈妈是超人》已经播到第九期了,我想许多人都是抱着瞧瞧“明星妈妈和咱们普通妈妈有啥不一样”的心态在看,不负所望,节目中,孩子该熊的熊,妈妈该疯的疯。这不,最近的一期里,梅婷两岁的女儿快快就因打小朋友、攻击弟弟,被观众评价说有“暴力倾向”了……
事情是这样的,超市里,一个小朋友跟着快快,梅婷善意提醒女儿“她来找你玩的”,但快快却说:
正当妈妈试着给快快解释时,小朋友好奇地拿起了梅婷手里的气球,快快眼看自己的东西被夺走,便说“这是我的气球”,对方却没反应,快快急了,迅速一把抢过,再次大声强调“这是我的!”
爸妈立即抓住女儿,但仍没能阻止住快快进一步的气球保卫行动,她举起气球就打到了
这一打并不重,孩子没哭,但却把两个大人吓到了,梅婷伸手摸摸被打孩子的头,很抱歉地说着对不起,丈夫则立即将女儿拉远,斥责孩子“怎么回事?”
接着,两人便开始用各种方式对快快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与引导:
但爸妈的坚持依然没能让女儿认识到错误所在,折腾半天,最终,快快也只是敷衍地用“对不哇”进行了道歉,这让夫妻二人十分头疼……
看到这里我只想感叹一句:“教育孩子真不易啊”~ 今天丹妈就来和你们一起聊聊如何处理“两三岁孩子打人”这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01 先来说说“分享”这件事
和快快一样,小宝宝打人,大部分都是一个原因:“为守护自己的东西而战!”——这种偏执并不是由于自私,而是来源于儿童自我意识的萌发。
孩子大概在两岁左右产生自我意识,伴随而来的就是物权意识——“这是我的,你不能碰!”,儿童通过占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来区分“自我”与“他人”。
什么是“占有”?就是当他能像大人一样决定他的东西,到底给不给别人,给谁不给谁。这种“对物品全权做主”的感觉让孩子体验到“拥有”。
在“拥有”中,他才感受到“我”的存在,这是儿童自我的诞生标志,而有了“自我”之后,才有“分享”。
很多5岁以下的孩子,会像快快一样,对“别人拿走自己的东西”极其敏感,家长切勿强迫孩子分享,在生活中也要尽量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
强迫孩子分享以及随意允许他人拿走孩子的东西,无疑是在告诉孩子“你的东西别人可以随便拿,你也可以随便拿别人的”。
“别人的东西不能动”才是5岁以下孩子更需要学到的人际规则,有关“孩子的分享”我曾经有写过更详细的专题文章 ☞ 孩子交友困难?这事你还千万别教
02 3岁以内孩子打人,千万别乱贴“暴力”标签
因此,在快快这个事件里,她要回自己的气球并没什么不对,错的只是保护自己气球与发泄愤怒情绪的方式不当,但我也和梅婷一样相信孩子并不是故意的。
因为,从孩子心智发展的角度来说,两三岁的孩子出现打人行为非常正常,孩子并没有大人般成熟的情绪控制与语言表达能力,当他们有了情绪却又无法很好的表达与宣泄时,第一反应就是使用他们更熟悉的方式——动手动口。
于是就出现了大人眼中所谓的“暴力”,而由于手脑发育的不足,孩子又无法很好的控制力度,这才显得特别“大力”。
节目中,我非常欣赏快快爸爸对孩子礼貌教养的重视,却也感觉他的某些教育方式不太恰当,比如用自己的爱威胁孩子,或是给孩子贴上“不善良”“不懂事”“孩子今后要上变形记”的标签:
贴标签,反而会强化孩子打人的概念,并引发自卑、逆反等其他负面心理,虽然梅婷在带娃过程中确实稍显软弱,但她在这次事件中的这个看法我还是比较赞同的:
此时孩子需要的并不是评价与指责,更不是打骂。
记住,儿童天生就爱尝试重复那些能产生刺激后果、引起成人注意的行为。
而家长打骂的教育方式,无疑是给孩子示范“欺负别人才是唯一的问题解决方式”。
那么,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处理呢?咱们要做的应该是以下几个步骤:
03 如何处理:大人先冷静!
为啥要冷静,因为如果你也火了,肯定是无法完成以下步骤的:
(1) 抱走:
马上阻止,不要等,最好是可以提前。快快在打人之后,妈妈立马安抚小朋友并向她道歉,以及爸爸牢牢抱住她的做法非常正确。
两岁孩子的动作并不快,只要细心观察,咱们其实很容易发现孩子打人的冲动,甚至可在孩子动手之前就给制止了。
抱开之后,让孩子站在旁边冷静两分钟。对于两岁的孩子,两分钟足够了。
而对于那些在玩耍中发生冲突的孩子来说,离开现场除了让他冷静,另外一个用意则是让孩子承担打人所造成的自然后果——“妈妈不指责你,但是打人就不能玩了,当你愿意控制你的行为时再玩”。
(2) 明确立场:
梅婷与丈夫在快快打人后立即向孩子明确了“不许打人”的立场,但不足的是梅婷见快快哭了便心软抱哄了孩子,而爸爸则因为过于愤怒而开始指责。
其实这种情况,我们只需马上将宝宝移到一旁,平静且坚定地看着孩子的眼睛和他说,“不打人,打人会让那个小朋友受伤,会很痛的”,来进行制止。
千万别带着玩笑的语气,顺势和孩子继续打闹,“呀,你敢打妈妈,小坏蛋!”,这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打人”的行为可以得到关注,是和父母进行互动的方式。
(3) 心理疏导:
节目中,快快的不道歉与爸爸的坚持让局面陷入僵持:
我想此时爸爸与快快的心也都是僵持的,谁都不愿让步。
很多家长在孩子做错事且情绪激动时,都省略了情绪疏导这一步,太快进入说教。
先别说两岁的孩子是否能听懂父母长串的道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强迫孩子道歉,并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所在,反而会加重孩子对“道歉”的反感,多少孩子不就是嘴上道歉了,心里倔得很,下次该怎样还怎样。
对于还在气头上的孩子,我们可以帮助他说出或询问他的感受,“你的东西被拿走让你很生气是吗?超级超级生气是吗?”边说边比个大圈,对于小孩来说,生气程度用大小或数字来表示会更易他们理解。
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慢慢认清自己打人背后的情绪是什么,只有先看到情绪,才能控制情绪。
(4) 耐心!——引导道歉/教授替代方法
待孩子平静之后,我们需要不带夸张的向孩子陈述事实,“因为你刚刚用气球砸了小妹妹的头,小妹妹被你吓到了”,如果还是不愿道歉,我们也可试着引导孩子与对方握手或者拥抱,然后再次代替孩子向对方道歉。
“对不起”三个字必须是发自内心,如若是被逼迫,说出来也毫无意义。
对于太容易生气的孩子,我们可在私下用绘本或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孩子如何正确发泄愤怒,小一点的孩子可以教她跺脚,锤枕头,大声地向对方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而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教深呼吸等等,这是一个需要反复耐心教授的过程。
04 3岁以上孩子爱打人,家长要反思
一般来说,孩子的打人行为会在三岁后,随着心智发育逐渐减少,而那些还是很爱打人的孩子,爸妈也许就要开始反思下更深层的原因了,大部分“暴力”的大孩子基本源于缺乏父母关注,或是模仿父母与外界的暴力行为。
比如快快,如果3岁之后还这么爱打,我们也许就真的要怀疑一下是否是梅婷在二胎相处问题上处理不当,导致快快缺乏关注了:
但我觉着也不能全怪梅婷,快快的弟弟刚满4个月,而快快又恰好是terrible two,两个孩子只差两岁不到,本身互相之间的竞争就比较大,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说到这,又引出了个新话题,二胎如何相处?这次写得累死了,下次我们再说这个话题如何?